《大明王朝1566》一开场,就是东厂太监冯保在质问钦天监周云逸,为什么一冬不下雪?
那个表情无比的傲慢,他一个动作,开始行刑,看着眼前这个官员被活活打死。
冯保再次出场,是天降大雪,在宫里他严令小太监不准私自报祥瑞。
自己跑去嘉靖那里报喜,想获得一个封赏,皇帝一高兴说不定让他进司礼监了。
冯保看着狡诈,自私,无疑是一个小人。

而吕芳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老谋深算,为什么会保护这样的人呢?
吕芳与冯保的关系
吕芳有众多干儿子,他虽然是一个宦官,但对这些后辈都非常关爱,为他们的前途都做了详细的规划,其中那些能力突出的都被重点培养。
忠诚有能力的杨金水外派杭州,忠诚但政治能力欠缺的黄锦,专门伺候嘉靖,每个人都在不同岗位上发挥作用。
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需要为自己布局,确保自己位置稳定。
太监不同于文官,在宫里吕芳,是给予下面人庇护,然后换来下面人给他做事。

这些干儿子就是吕芳的徒弟,作为师父角色,有培养后辈的责任感。希望引导他们走向正途,避免他误入歧途,危害更大。
冯保在众多的干儿子中,属于聪明伶俐的,但是野心也大。不满足自己目前的位置,想靠着猜重皇帝的心思,得到重用。
打死周云逸是他自己揣测圣意得到的判断,实际上他是猜对了嘉靖的心思,所以嘉靖并没有处罚他。
这点他就像赵贞吉,会猜皇帝心思,但是冯保太年轻,没有经验,做事方法有问题,因此被罚。
冯保的表现,在吕芳眼中是孩子太年轻,做事不动脑子。但是他有潜力,假以时日还是可以成才的。

吕芳跟着嘉靖多年,也学会了那套平衡术。
毕竟宫里太监有多重势力,吕芳可能希望通过保护冯保来平衡其他势力,保持司礼监内部的稳定。
冯保的特点
太监都是自小进宫的,当中很多人是没有文化的,当中聪明、有担当的人并不多。可见冯保在这群人,中是出类拔萃的。
他虽手段阴柔,但机敏过人,善于察言观色,执行力极强。

从冯保猜透嘉靖心思,可以看出他的嗅觉很灵。
之后他在裕王府,带好世子,与李妃示好,实则是押注未来皇权的远见,吕芳未必不欣赏这种眼光。
因为冯保做了一些事,名声不好,只能说他会钻营,但不是没有底线。
吕芳才会花心思教导他,认为冯保仍有调教余地,通过庇护和引导,可将其转化为己方棋子。
吕芳的布局

御前财政会议,吕芳已经看出了端倪,严党和自己必然会被清算,因此要早作打算。
司礼监也是盘根错节,陈洪对自己的位置虎视眈眈,因此吕芳要培养新生代的宦官,保持内部平衡。
当然将冯保送去裕王府,也是吕芳向裕王示好,实则是默许他成为自己与裕王之间的“隐形纽带”。此举既为未来留退路,也避免直接站队引发嘉靖猜忌。
吕芳深知自己难以久居高位,需提前物色可靠继任者。冯保的野心与能力符合这一需求,吕芳通过庇护施恩,将其收为己用。
作为师傅,吕芳将自己一生的经验传授给弟子,实则是以过来人身份引导后辈少走弯路。

吕芳并非道德完人,他深谙官场生存需在理想与现实间妥协。冯保的“小人”行径(如告密、谄媚)本质是底层宦官的求生本能,吕芳对此抱有一定理解,因此也能包容。
吕芳这么做,也是宦官集团的传承:明代宦官权力依赖师徒传承,吕芳需维系这一链条以确保集团利益延续。
吕芳遵循三思原则,给自己提前留后手。
思危:吕芳预见到严党倒台后清流上位、宦官集团可能被清算的风险。庇护冯保(裕王未来的亲信),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思退:吕芳教导冯保“置之死地而后生”,实则是传授自己的退身之道。

例如,他让冯保在裕王府前长跪认错,表面惩罚,实为助其洗白身份,赢得裕王阵营接纳。
思变:冯保代表宦官集团中少有的“可变因素”,吕芳通过控制他,间接参与未来权力重构。这种布局远超陈洪等短视者的权斗层次。
尾声
吕芳对冯保的庇护绝非简单的“护短”,而是权力算计、人性洞察与历史规律的综合结果:
在短期内,吕芳利用冯保的能力制衡陈洪、维系司礼监稳定;

中期:则是通过冯保搭桥裕王集团,为严党倒台后的权力洗牌做准备;
长期:则是投资冯保作为宦官集团的未来支柱,延续自身政治遗产。
这种策略完美体现了吕芳“三思”智慧——表面保护一个“小人”,实则下一盘跨越时空的权力大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