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2月4日,泰国内阁当天上午开会批准中泰铁路呵叻至廊开段高铁工程(下称“中泰铁路二期”),包括建设连接高铁一期工程(曼谷至呵叻段)的铁路、廊开府建设一个货运中转中心等项目,预计于2030年完工。二期工程获批后,泰国交通部和国家铁路局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阁决议继续推进高铁建设。
按照规划,中泰铁路全线建成后,将与已通车的中老铁路进一步联通,届时,从泰国曼谷乘火车可直达云南昆明。2天后,泰国总理佩通坦·钦那瓦在访华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泰国将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及经贸合作,持续推动泰中铁路建设,使这条连接泰国、老挝、中国的铁路尽快成为人员与货物往来的跨国大动脉。
而从专业视角看来,这条铁路的意义更不止于货运、旅游等。目前,已有不少粤企抓住机会布局东南亚,并期待铁路建设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游客在泰国北榄府暹罗古城游览。新华社 发
打通东南亚陆上交通“任督二脉”
按照相关规划,中泰铁路将于2030年全线建成通车,成为泛亚铁路东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不仅泰国首都曼谷、东北部门户呵叻、东北部重要口岸廊开等均可直通昆明等中国西南重镇,柬埔寨、马来西亚乃至新加坡等中南半岛国家也有望实现对接,打通东南亚陆上交通“任督二脉”。
重要线路建设迈过里程碑,有不少网友关心工程保障。虽然目前中泰铁路二期刚获泰方批准,实施细节或多有变动,但从过往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建设经验看,铁路建设的建材钢轨、水泥等均主要由中方供应。
在雅万高铁建设中,中国高铁首次实现整体出口,钢轨由攀钢等国内企业生产制作;中老铁路建设期间,中方供应的水泥占比超过七成。总体看,中泰铁路一二期共600余公里,以“基建狂魔”的工业生产能力,保障建设所需物资供应不是大问题。
在印度尼西亚万隆,雅万高铁动车组列车停靠在德卡鲁尔动车所附近。新华社 发
不过,目前中泰铁路一期的建设进度落后于预期。这是什么原因?对此,云南省社科院泰国研究所所长余海秋认为,泰国两方面的“X因素”或将影响工程建设进度。
其一是泰国内政。余海秋指出,从上一届泰国大选的情况看,为泰党获得的国会议席数量不够,目前组建的政府为联合政府,为泰党对政局的主导能力有所削弱。如果泰本届政府产生变动,该项目工程走向还是存在不确定性。
其二是国际大环境。余海秋认为,美西方国家在中泰铁路修建过程中“小动作”不断,影响了中泰铁路一期建设整体工期。随着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美国将进一步强化以围堵中国为目标的“印太战略”,泰国政府或将承受“选边站队”的压力,影响合作稳定。
助新能源车企入泰惠及中泰两国
在普罗大众观念中,“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货物运输领域,相比于公路、航空运输的昂贵,船运的缓慢,管道运输的高度受限,铁路运输的优势在于其处于成本、速度、便利性的折中点,中老、中泰铁路连通投运后,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将有更多想象空间。
比如,在农产品进出口领域,目前泰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大米、橡胶、糖类等耐储产品;近年来,泰国出产的榴莲、海产等鲜货在中国消费者群体中大受欢迎,需求节节攀升,“榴莲自由”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中泰铁路全线建成后,此类鲜活产品从曼谷到昆明的运输时间有望缩短到10小时内。这意味着,进入中国的泰国榴莲可以大规模从“船上熟”变成“树上熟”,品质大大提高。同时,中老、中泰铁路的辐射范围覆盖整个中南半岛,也就是说,马来西亚“猫山王”等高端榴莲品种也有望走铁路运输到中国,成本有望降低。
从工业品贸易方面看,中泰铁路将使中国新能源车对东南亚出口更加便利。
近两年来,泰国是最积极拥抱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海外市场之一。2023年,中国品牌电动汽车销量均占泰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约80%;2024年1—10月,中国向泰国出口新能源汽车9.74万辆。
然而,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分析显示,受汽车滚装船数量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行业短期内面临着出口运力缺口大的问题。中老、中泰铁路投运后,这一问题将有望得到改善。
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其中,广东的新能源车企有望成为“近水楼台”,在运价等方面占得优势;去年以来,广东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广汽埃安开始尝试在当地投资设厂,新能源车“出海”的形态也有望进一步升级。
2024年中,比亚迪和广汽埃安的泰国工厂在泰国罗勇府正式投产,产能分别为15万辆、5万辆;得益于泰国完善的汽车产业链条,两家工厂生产的车型覆盖比亚迪海豚、宋Plus DM-i及广汽第二代 AION V、昊铂 HT等爆款。
中国车企在泰国投资建厂,不仅加快了自身海外布局,同时也促进了泰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泰国电动汽车协会副会长素罗·桑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利用其先进技术优势在泰设立工厂,组建合资企业,受益最大的就是泰国民众和泰国汽车产业。
示范效应有望激活泛亚铁路建设
除货物运输外,人员运输是铁路更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600余公里的中泰铁路建成,使泰国从此接上了通往欧亚大陆的庞大铁路网,当地发达的旅游业有望迎来一波行情。目前,旅游业收入占泰国GDP的20%左右,2024年,670万中国游客贡献了该国约20%的旅游业收入。
中国游客在泰国曼谷大皇宫游览。新华社 发
而在深耕海外业务的从业者看来,中泰铁路通车后,开展旅游业之外的、更广泛的服务贸易合作也有了想象空间。2024年,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在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六国部署相关业务并开设分所,该所合伙人湛蔼琳介绍,除中泰铁路建设本身为相关配套服务提供机遇外,泰国基础设施的提升还将从软硬两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便利条件。
“RCEP实施后,泰国本身就是东南亚最理想的投资地点之一,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为诸多实体产业投资提供了‘硬’的条件;而铁路带来的城市风貌的提升则可从‘软’的方面强化投资者信心。”湛蔼琳说,“当更多元的中国投资项目进入泰国,中国的法律、金融、物流等配套服务在泰也将获得更多机遇。”
在此前建成的中老铁路沿线,相关效应已逐渐显现。目前,该铁路沿线的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老挝磨丁经济特区等已吸引超过1000家企业入驻,吸引投资约25亿美元;在近期开建的中吉乌铁路沿线,类似效应也有望得到复现。
此外,对中国而言,中老、中泰铁路建设产生的示范效应,有望对整个泛亚铁路东盟通道建设产生积极影响。根据规划,中老、中泰铁路属于该通道中线,向南可连接至马来西亚、新加坡;蓝图中的东西两线则分别经过缅甸,越南等地。
该铁路网形成后,中南半岛的缅甸皎漂港、泰国克拉地峡等印度洋通道战略价值将大大提升。综合《商业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的研究成果可知,对东亚地区而言,上述通道能更高效地与东南亚、南亚乃至欧盟进行能源和物资运输,降低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对东南亚地区而言,各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将有进一步发挥的舞台;对中东国家而言,与中日韩等大型经济体的商贸沟通往来将更加便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互惠合作路径将进一步拓宽。
采写:南方+记者 邵一弘
策划统筹:黄应来
【作者】 邵一弘;黄应来
南方经济智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