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房地产还有机会吗
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最高层会议之后,地产股全线暴跌。
通篇会议,“房地产”三个字彻底消失了,只留下一句云淡风轻的“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房地产真的被抛弃了吗?手头的房子还卖得出去吗?
为什么这次会议里,房地产三个字消失了?
其实在这背后是整个经济大环境的深刻变化。
过去两年,上面开大会经常都会提到一句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这也是这两年楼市救市的底层逻辑,因为过去大家普遍有个共识,认为房价如果大跌,会引发连锁反应,银行倒闭,收入暴跌,经济衰退,所以上面要救市,就是为了避免发生这个系统性风险。
但现在的情况,房价距离顶点普遍都跌去四成了,上半年GDP依然还有超过5%的增长,就业和金融领域虽然不能说多好,但至少没有到惨不忍睹的程度。
数据整体看起来还行,说明就算房地产趴窝了,经济依然跑得动,也没有发生系统性风险。
换句话说,如果能保持住这个态势,那想要上面再掏更多钱来救楼市,显然不太可能了。
当然,上面也不是彻底不作为,这次提到的“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就是接下来楼市的生死密码。
松哥深挖了会议内容,发现了三个关键信号:
第一,钱的流向彻底变了。
会议明确提出“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也就是说,以后政府的钱,不再优先投给钢筋水泥,而是直接发给老百姓。
就像这次育儿补贴,每年1000亿,直接打到2800万个家庭账户。
钱虽然不多,但这是个风向标,因为我们正式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的时代。
第二,供给侧改革要动真格了。
会议提到“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和“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行业的调整方案即将发布。
十年前的供给侧改革,让钢铁煤炭的利润飙升,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而这次很有可能轮到房地产,内卷到利润率接近于零的开发商们,要么升级成为“先进产能”,要么被市场淘汰。
第三,城市更新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广州的“房票”模式已经跑通了。
27个旧改项目,268亿资金,8000套商品房库存被盘活。
村民拿着房票去买新房,开发商拿着房票找政府兑现,政府用未来的土地出让金来支付。
北京怀柔更绝,国企直接下场收购二手房,然后改成保障房出租。
你的旧房卖不掉?没关系,国企来接盘,但卖房款只能用来买本区新房。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既去了库存,又增加了保障房供给,还打通了置换链条,确实是步妙棋。
上面想得很清楚了,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必须剥离。
过去20年,太多资金被锁在钢筋水泥里,导致实体经济失血。
现在要把这些钱逼出来,流向科技创新、提振消费。
会议提到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
注意,没有房地产。
也就是说,房价暴涨的时代结束了,但房子回归居住属性的时代才刚开始。
未来的房地产,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的逻辑变了。
对于个人来说,不是所有房子都会涨,只有那些真正有居住价值、位于城市更新核心区域的房产,才有保值增值的可能。
绝大部分房子,都不能再作为投资标的来看待。
但对于开发商来说,则完全不一样。
要么被淘汰,彻底出局,要么成为先进产能代表,在这个市场里赚到更多的钱。
10月份的四中全会将研究“十五五”规划,届时会有更清晰的产业发展方向。
从“投资于物”到“投资于人”,从“内卷竞争”到“优胜劣汰”,风向已经转了,就看谁能顺势而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