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月下旬,农历十一月十八这一天,看似平常却有着诸多讲究与说法。按照干支纪年的方式,这一天是建除十二神中的“定日”。村里老人们常念叨,八的谐音是“发”,所以农历带八的日子,总跟“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广大农民而言,地里庄稼茁壮成长那便是最好的年景,仿佛也契合着“发”的美好寓意。于是乎,“不怕冬月十八晴,就怕冬月十八阴”这样的俗语便流传开来。那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深意呢?
先来说说这“定日”。一提到定日,可能有人会误解为是不能有大动作的日子,像动土、搬家之类的大事都不宜在这天进行。但这仅仅是民俗的说法罢了。十二建除包含了“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日”这十二个日子。这里面还分为黄道日和黑道日,有口诀为证:“建满平收黑,除危定执黄,成开皆可用,闭破不吉祥”。也就是说,建、满、平、收、闭、破是黑道日,除、危、定、执、成、开是黄道日。今日冬月十八,属于定日,按传统说法是黄道日,自然有着独特的民俗讲究。
那这“定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是依据干支纪年而来。干支纪年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组合,总共形成六十种组合,老祖宗就用这六十甲子来代表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定日是十二建除中的第五个日子,是以本月支顺行第五支的日子来确定的。比如子月辰日,丑月巳日等等,共十二个日子分布在十二地支对应的月里。今天的冬月十八,在干支纪年里是甲辰年,丙子日,丙辰日,正好是子月辰日,所以就是十二建除中的“定日”。
再聊聊“不怕冬月十八晴,就怕冬月十八阴”这句俗语的含义。对于冬月十八这天的天气,老祖宗认为它对冬天三九的寒冷程度以及后续的年景好坏有着一定的预示作用。如果冬天过于寒冷且多雪,其实对农作物生长是有利的。因为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天气条件来呵护。而关于为什么说不怕晴反而怕阴,这里面涉及到“气象韵律”的俗语。
其一,“冬月十八晴,冬季雨雪下不停”。要是冬月十八这天是晴天,那就意味着这个冬天的雨雪会相当多且持续不断。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从大自然景象来看,冬季白雪皑皑,大雪如同精灵般装点着世界,自然是美不胜收。想象一下,那广袤的田野被厚厚的白雪覆盖,每一片雪花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错落有致地堆积在田埂、麦苗之上。
村庄里,屋顶也都被雪染成了白色,烟囱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在寒冷的空气中缓缓升腾、飘散,与洁白的雪相互交融。孩子们在雪地里欢快地奔跑嬉戏,他们穿着鲜艳的棉衣,戴着毛线帽子和手套,脸蛋被冻得红扑扑的,却依然止不住欢笑。有的孩子在努力地滚着雪球,试图堆出一个大大的雪人,还有的孩子在雪地里你追我赶,互相投掷着雪球,欢笑声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从农业角度来说,冬小麦能在频繁的雨雪中安稳过冬。
就像那句“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雨雪既能给冬小麦补充水分,又能冻死越冬的害虫。在寒冷的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一层又一层地堆积在麦田里,就像给小麦苗们盖上了温暖的棉被。那些潜藏在土壤里准备过冬的害虫,在严寒和积雪的双重作用下,难以存活,从而为来年小麦的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环境方面考虑,冬天雨雪多能改善环境。
要是冬天没雨雪,雾霾就会增多,这会给人们带来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而雨雪多的时候,感冒等病毒性疾病就会减少。因为雨雪能够沉降空气中的灰尘、污染物等,使得空气更加清新洁净。所以说,冬天雨雪多好处多多,按照传统农谚,冬月十八这天对整个冬天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其二,“冬月十八阴,冬季雨雪贵如金”。意思是若农历冬月十八这天天气阴或者下雪了,那就预示着今年冬天雨雪稀少,显得格外珍贵。反之,若这天晴朗,就预示着冬天雨雪多,不那么金贵了。这其实和前面的俗语道理相通,冬天雨雪多就意味着“瑞雪兆丰年”,有利于庄稼正常生长。而雨雪少的话,冬天土壤会干旱,病虫害也难以被冻死,到了第二年庄稼产量就会大打折扣。
当冬天少雪干旱时,土地干裂,一道道深深的裂痕仿佛是大地干涸的嘴唇,在无声地诉说着对雨水的渴望。农作物的根系难以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生长就会受到抑制。那些害虫在相对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得以存活,来年便会大肆侵害庄稼,导致庄稼减产甚至绝收。比如在一些干旱地区,由于冬季雨雪不足,春季时小麦返青缓慢,叶片发黄发蔫,茎杆瘦弱,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农民们看着这样的景象心急如焚,却又无奈于自然条件的限制。
其三,“冬月十八天放晴,来年春季地不干”。倘若农历冬月十八这天天气晴朗,那就预示着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地里的土不会太干,能保持一定湿度。相反,如果这天阴天,那第二年春天土地就会非常干燥。要知道,第二年春季正是越冬庄稼开始生长的时候,这个时候雨水至关重要,土地需要潮湿的环境,要是干旱,那可就影响农作物生长了,这也是农民们最担心的情况。在春天,万物复苏,小麦返青,需要充足的水分来进行光合作用、生长新的枝叶。
如果土地干旱,小麦就会显得萎靡不振,叶片发黄,生长缓慢,严重影响产量。田野里原本应该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嫩绿的麦苗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可若是干旱,麦苗就会稀稀拉拉,毫无生机,农民们辛勤劳作了一年,就盼着能有个好收成,而这春季的干旱无疑给他们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这冬月十八的特殊日子里,我们能看到老祖宗留下的俗语背后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农业生产的殷切期望。
天气与年景之间的微妙联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预兆,更是千百年来人们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这些俗语虽然带着一定的传统色彩,但却在提醒着我们关注季节变化、天气更迭对农业以及生活的影响。无论是定日的讲究,还是晴阴天气对冬季和来年春季的预示,都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尽管农业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但这些传统智慧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谋求更好的发展。
如今,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一些传统的气象俗语似乎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前相对稳定的气候模式被打破,曾经较为准确的预兆可能不再那么灵验。比如在一些地区,即使冬月十八是晴天,冬季的雨雪也并没有如俗语所说的那样下不停,或者冬月十八是阴天,冬天的雨雪也并未稀少到“贵如金”的程度。这就引发了大众的讨论,传统俗语是否还能适用于现代社会?一方面,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些传统智慧,因为它们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确实起到了指导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现代气候的变化,借助先进的气象监测技术、农业灌溉技术等,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异常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例如,在干旱的冬季,即使没有足够的自然降雪,我们可以通过人工灌溉来保证土壤的湿度,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水分。在面对可能增多的极端天气时,利用气象预警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保护农作物免受灾害。这样,我们既传承了老祖宗的智慧,又能与时俱进地应对现代社会的变化,在自然与人类发展的平衡木上稳步前行,让农业生产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保障人们的生活所需,也让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得以延续。
而且,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仅仅体现在农业生产领域。在文化传承方面,我们也面临着类似的思考。像冬月十八这样的传统节气习俗和相关俗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年轻人对这些传统习俗和俗语的了解越来越少,它们似乎渐渐被边缘化。然而,这些传统元素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