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乌克兰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在总结军队会议上的讲话。

原话:

2025年8月对于我们部队来说是一个充满考验的月份,但我们最终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这是我在总结乌克兰武装部队8月份行动会议上得出的结论。我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遏制敌人并尽可能对其造成重大损失。我们在最具威胁的方向——利曼、德布罗波列、波克罗夫斯克、新波洛夫斯克方向稳定了局势,同时采取积极防御的战术恢复失去领土,保护城市免受敌方导弹和无人机打击,还对俄罗斯境内进行了打击。俄军原本寄望于在波克罗夫斯克-米尔诺格勒都市群地区实施突破并向扎波罗热方向进攻,这些计划均告破产。乌克兰防御部队在8月份恢复了58平方公里领土控制,解放了一批居民点,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新控制了5平方公里……”

他表示,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敌人新控制了5平方公里,失去了26平方公里;在多布罗波列方向敌人占失去了25.5平方公里;古来波列和普里涅普罗夫斯克方向没有领土损失;北斯洛博热方向乌克兰武装部队夺回4平方公里……

他表示:目前敌人在兵力和装备上有3倍的优势,主要方向甚至集中了4~6倍的优势,但我们依然稳住了战线,我向我们的军官、军士尤其是士兵表示感谢……

他还通报了乌军8月份对俄境内的打击成果——通过“深度打击”摧毁俄方60个目标,其中包括燃料生产企业、弹药库、防空系统和交通基础设施。乌军无人机在8月份共击中了俄军6.7万个目标,将“中程打击”计划效率提高了18%,乌克兰武装部队8月份歼敌总数为28,790人……

在兵力仅为俄方1/3甚至1/5的前提下,这样的战绩非常了不起。

“开源情报防御者”、“防务与突破”等多家军事媒体9月6日点评:乌克兰战争是人类现代战争中伤亡最大、推进最慢的一场战争,俄军平均每天推进37米,每平方公里损失124人,二战期间这一数字为两人,车臣战争中俄军平均每平方公里损失1人……

乌总参部当地时间9月8日宣布,乌克兰防御部队9月7日成功解放了顿涅茨克州利曼社区重要定居点扎列奇诺耶村。

据悉,该次解放行动由乌军第425“斯卡拉”独立突击团实施。

乌总参还公布了一段简短视频,画面显示,一面蓝黄相间的旗帜在被战火摧毁了一半的废墟建筑上迎风招展,破败的墙体、残缺的门框与鲜艳的国旗形成了鲜明对比。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乌克兰来说,最重要的胜利不是战场上得失,而是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生存。他强调俄国人的最终目标是完全占领乌克兰,并将其纳入控制之下。

葡京的目标是占领乌克兰,对他而言,这就是胜利,只要他做不到,胜利就在我们这一边。因此,对我们来说生存就是胜利,因为我们凭借自我身份让国家独立生存了下来……”

连斯基还谈到了美俄阿拉斯加会晤,他表示这种会晤对俄方是一种“收获”,特朗普总统给了克里姆林宫想要的。

这段表述折射出泽连斯基对于现实的深刻透析,既看到了战场胜败的重要性,也充分认知到乌克兰当下所面临的困难不仅来自战场,还有外交、经济以及社会层面的挑战,乌克兰需要的,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还有生存与发展能力。

俄乌战争已到了关键阶段,对于乌克兰而言,目前最大的危险并非来自庞大的俄军,而是川普政府助纣为虐以及印度的递刀杀人。

尽管,欧洲以15%的关税代价以及1000亿美元军购试图阻止美国倒向泛俄阵营,川普与财长贝森特也都做出了表态,但不过是虚与委蛇罢了。

《金融时报》日前作了一针见血的点评,相信很多朋友看过这篇文章。其将俄乌双方目前的博弈心态比作“沙漏效应”,意喻双方都在都在赌,对俄方经济崩溃与乌方的军事崩溃谁先到来。

《金融时报》指出,尽管乌方摧毁俄方24.5%的炼油产能,但在印度源源不断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克里姆林宫的“沙漏”还能滴答18~24个月。若两年内俄军依然无法占领顿巴斯剩余地区,印度将再也无力提供援助,因为自身经济也会崩溃……

这种博弈态势下,乌方和欧洲若想在成本对抗中掌握战略主动,就必须推动美国对输血者实施二级制裁。至于战后“自愿联盟”26国派兵进入乌克兰无异于画饼充饥,对于结束这场战争不具备任何现实意义。

我们认为《金融时报》观点很中肯,但也担忧“沙漏竞赛”对两国都相当于饮鸩止渴,最终会榨干一方的最后国力,导致其一败涂地,由此产生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将是史无前例的。

究竟谁会敲响谁的丧钟?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