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薪5万和1万的演员,到底差在哪?看完惊掉下巴!
现在刷手机,十个视频里有八个是短剧广告,那些“总裁追妻”“战神归来”的戏码,明明知道套路老套,却就是忍不住点进去看。可你知道吗?演这些戏的男演员,一天能赚的钱可能差出一辆车来!
有人统计过,2024年短剧男演员里,最能赚的一天能拿5万多,而刚入行的新人拼死拼活,一天可能就1万块。这钱到底怎么算的?凭什么有人赚钱像捡钱,有人却得靠数量堆?今天就来深扒这十位男演员的“吸金秘籍”,看完你就知道短剧圈的水有多深!

柯淳:日薪5万+的“霸总天花板”,凭什么拒绝200万代言?
柯淳绝对是短剧圈的“逆袭之王”。三年前他还在跑龙套,一天拿着4千块工资,拍一部戏要被导演骂八遍“眼神没杀气”。直到2023年拍了《好一个乖乖女》,他演的霸总在雨里把外套扔给女主,嘶吼着“滚出我的世界”,转身却偷偷抹眼泪——这段戏被剪辑成100多个版本,在全网疯传,播放量破了8亿。

火了之后的柯淳,片酬坐火箭似的涨。有品牌方拿着200万合同找他代言男士内裤,他看完剧本直接拒绝:“我演的霸总从不穿这么花的。”结果转头接了本男士杂志,粉丝直接买爆,销售额破百万,杂志主编说“这销量比一线明星还猛”。

现在他拍新剧《当星光坠入花海》,剧组为了让他拍一场散步的戏,真的包下了云南一片虞美人花海,光场地租金就花了12万。工作人员说,柯淳拍哭戏时特别较真,一场戏能哭到头痛,助理得随时备着止痛药。但他值这个价——只要有他出演的短剧,观众看完第一集就想充钱看全集,完播率比普通剧高47%,这就是硬实力!
申浩男:一年拍50部戏,日薪4.5万是拿命换的?

申浩男的粉丝都叫他“横店钉子户”,因为去年一年,他在横店待了350天,拍了50部短剧,平均下来7天就拍完一部。有次他同时赶三个剧组的戏,早上6点在A组演皇帝,中午12点跑到B组演刺客,晚上8点又到C组演书生,一天换三套衣服,台词记到舌头打结。

他最火的《逆光者》里,有场跳河的戏是12月拍的,河水冷得像冰,他跳下去三次才拍好,上来后冻得嘴唇发紫,直接被送进医院打点滴。但他坚持不用替身,说“演员就得对角色负责”。现在他不仅自己演,还帮着改剧本,有次把一段“我爱你”的台词改成“你的粥咸了”,导演骂他“瞎改”,结果播出后观众说“这才是霸总的隐忍”,那段台词登上了热搜。

粉丝心疼他太拼,在超话里刷“求申浩男歇一天”,他看到后直播时笑说:“歇一天就少赚4.5万,你们养我啊?”结果第二天评论区就有人众筹了“休假日基金”,虽然只有5200块,但这份心意让他对着镜头红了眼眶。
马小宇:一年27部戏的“肌肉劳模”,直播时居然怕虫子?

马小宇的身材在短剧圈是“独一份”——他练出的八块腹肌,在《闪婚后我成了大佬的掌中之物》里露了3秒,就被粉丝截成表情包,配上文字“这腰能扛动我吗”,转发量破10万。

但他可不是只会秀肌肉。有场戏是他演的大佬被绑架,绑匪拿枪指着他头,他居然笑着说“你这枪是玩具吧,扳机都松了”,这种反差萌让观众直呼“太会了”。他一年拍27部戏,平均13天一部,最忙的时候连续48小时没合眼,拍完直接在片场的椅子上睡,助理给他盖毯子时发现,他手里还攥着没背完的台词纸。

不过私下里的马小宇特别反差,直播时粉丝给他寄了盒虫子软糖,他吓得尖叫着扔到地上,后来又捡起来吃掉,边吃边哭“为了粉丝我拼了”。这段直播回放有500万人看,有人说“原来猛男也有软肋”,结果他的商务合作反而多了,品牌方说“这种真实感比装酷更圈粉”。
何健麒:从高铁站售票员到日薪3万,帅也是一种罪?

何健麒的人生比短剧还戏剧。2021年他在高铁站当售票员,因为长得太帅,每天有女生故意买错票,就为了跟他多说两句话。有次他帮一个老奶奶取票,被路人拍下来发上网,标题是“高铁站惊现古装帅哥”,一夜之间涨了20万粉丝。

后来有剧组找他拍戏,他犹豫了三个月才辞职,第一次演霸总时,紧张到台词都说不利索,导演骂他“你这是售票员卖票呢,不是谈恋爱”。直到拍《深情诱引》,他演的战神在城楼上对女主说“等我回来”,眼神里的不舍被网友做成“年度最苏名场面”,才算真正站稳脚跟。

但红了也有烦恼,去年他被拍到和女生看电影,网上立刻有人骂他“私生活混乱”,导致两个代言被撤。他没辩解,只是在直播时说“我也是普通人,会谈恋爱很正常”。现在他的戏约还是不断,毕竟这张脸太能打——有粉丝说“他演王爷,我愿意充钱给他建王府”,这种颜值红利,可不是谁都能吃的。
王道铁:中戏毕业演“耙耳朵”,日薪2.8万靠的是演技!

王道铁是这十位里唯一科班出身的,中戏毕业那年,他拒绝了正剧剧组的邀请,转头拍了短剧《家里家外》,演一个怕老婆的“耙耳朵”老公,每天被媳妇指着鼻子骂“没出息”。

有场戏是他偷偷藏了500块私房钱,被老婆发现后跪键盘,他硬是跪出了委屈又不敢反抗的劲儿,弹幕里全是“这不就是我爸吗”。这部剧不仅让他火了,还带火了成都的取景地,当地旅游局统计,因为这部剧去打卡的游客涨了37%,老板特意给他送了面锦旗,写着“文旅宣传大使”。
现在他戏路特别宽,既能演温柔奶爸,抱着婴儿喂奶时眼神软得像水;也能演腹黑总裁,笑里藏刀地说“这个项目我要定了”。导演说“王道铁的眼睛会说话”,他拍哭戏不用眼药水,想想自己远在家乡的父母,眼泪就掉下来了。这种扎实的演技,让他片酬稳在2.8万,从来没降过。

于龙:当兵出身的“腹肌ATM”,打戏真能一拳KO对手?
于龙的肌肉不是健身房练的,是在部队练出来的——他当了五年兵,退伍后被朋友拉去拍短剧,第一次试镜就被导演看中:“这身材演战神不用垫肌肉衣。”

在《追凶神探》里,他演的警察追犯人,一口气跑了三条街,镜头跟着他拍,全程没cut,跑完还能对着镜头喘气说台词,导演喊“过”的时候,他直接瘫在地上,衣服能拧出水来。最绝的是打戏,他不用武术指导设计动作,一拳一脚都带着劲儿,有次没控制好,真把群演打趴了,事后赶紧买水果道歉。
但他也有温柔的一面,在《你是我的余生欢喜》里,他演的硬汉给女主吹头发,手指轻轻穿过她的头发,眼神软得能掐出水。这段戏播出后,女粉丝集体喊话“哥,我头发够长,能帮我吹吗”。现在他的八块腹肌成了“流量密码”,每次直播露腹肌,在线人数就暴涨,平台都给他开了“肌肉专场”权限。
张集骏:古装造型帅到被众筹加戏,日薪1.8万全靠一张脸?

张集骏第一次被注意到,是在《玉山倾倒》里演王爷,他穿着月白长袍站在桃花树下,抬头一笑,弹幕直接刷满“古装天花板”。有粉丝觉得他戏份太少,居然凑了2万块钱给剧组,说“求给王爷加场淋雨的戏,我们想看湿发造型”。
他不是科班出身,以前是做平面模特的,第一次演哭戏时挤不出眼泪,导演让他想想“丢了最喜欢的玩具”,他居然真的哭了,还越哭越凶,最后得助理哄着才能继续拍。现在他拍古装剧,光是头套就要戴40分钟,夏天热得满头汗,化妆师得随时给他擦,生怕花了妆。
网友调侃他“靠脸吃饭”,他自己倒挺清醒,说“颜值只是敲门砖”,私下里报了表演班,每天练台词到深夜。现在他的古装造型成了招牌,有剧组专门为他修改剧本,把现代剧改成古装剧,就为了让他出演——这种“颜值特权”,在短剧圈也是独一份。
卡戎:两年两部爆款,日薪1.5万的“锦鲤体质”真存在?

卡戎绝对是短剧圈的“幸运儿”,他出道两年只拍了5部戏,却有两部成了爆款。《她的倔强》里他演的反派,在监狱里对女主说“等我出来”,这句话成了网红梗,连小学生都在模仿;《野骨温柔》更猛,上线三天充值破千万,制片人说“这运气谁羡慕谁知道”。
但他不是只靠运气,拍《野骨温柔》时,有场戏是他被绑架,绑匪用凉水泼他,他硬是忍着没眨眼,拍完后冻得发烧,却坚持把后续的戏拍完。他说“爆款不是等来的,是熬出来的”,为了研究反派心理,他还去看了好多犯罪纪录片,笔记记了三大本。

现在有剧组专门找他演“亦正亦邪”的角色,说“卡戎的眼睛里有故事”。虽然他产量低,但部部都能火,这种“精准打击”的能力,让他日薪从5千涨到1.5万,比那些一年拍20部戏的演员还赚得多。
王奕然:被于正看中的“双栖演员”,日薪1.2万要成下一个顶流?

王奕然最特别的地方,是横屏竖屏都能演。在手机上看的竖屏短剧里,他演的总裁对着镜头说“女人,你引起了我的注意”,眼神直勾勾的像在跟观众对视;在电视上播的横屏剧里,他又能演文弱书生,低头看书时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斯文又禁欲。
去年他被于正看中,在社交平台上夸他“是短剧里最会演戏的”,这句话让他涨了50万粉丝。有次他去试镜于正的新剧,特意提前三个月学骑马,结果试镜当天从马上摔下来,擦破了胳膊,却笑着说“没事,能演就行”。

现在他的片酬1.2万,不算最高,但胜在稳定。导演说“王奕然就像块海绵,能吸收各种角色”,他既能在短剧里20秒演完一场吵架戏,也能在长一点的剧里慢慢铺陈情绪——这种“全能性”,说不定真能让他成为下一个顶流。
钟正:从群演到日薪1万,新人逆袭的秘密是“敢拼命”?

钟正三年前还是个群演,在《玉山倾倒》里演个路人甲,只有一句台词“王爷好”,结果紧张到说成“王爷坏”,被导演骂得差点哭出来。现在他已经能和张集骏搭戏,演对手戏时眼神里的不服输,让观众说“这小子有股狠劲”。
他最拼的是拍《hello,小甜心》时,有场跳崖的戏,虽然知道下面有保护垫,他还是怕得腿抖,却咬着牙跳了下去,站起来时膝盖都青了。他说“新人没资格怕”,为了抢一个角色,他能连续三天守在剧组门口,就为了给导演递份简历。

现在他日薪1万,不算多,但比刚入行时翻了20倍。粉丝都觉得他能火,说“钟正的眼睛里有野心”,他自己也憋着一股劲,说“明年要冲进前五”。这种从底层爬上来的拼劲,或许比天赋更重要。
小编有话说:日薪5万和1万的差距,不止是钱那么简单
看完这十位男演员的故事,发现短剧圈的钱真不是那么好赚的。柯淳的5万+,藏着被导演骂到怀疑人生的过去;申浩男的4.5万,是用一年350天泡在片场换来的;就连日薪1万的钟正,也曾为一句台词练到深夜。
有人说“他们赚钱太容易”,但你没看到柯淳为了一个眼神拍10遍,申浩男带病赶场差点晕倒,于龙拍打戏真的会受伤。短剧圈就像个放大镜,你的努力和敷衍,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
其实不管日薪多少,能在这个更新换代快的圈子里站稳脚跟,靠的都是“较真”二字。或许明年排名会变,但那些为角色付出的汗水,永远不会骗人。你觉得谁的钱赚得最值?评论区聊聊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