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整理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今年是小米创办 15 周年,也是雷军第 6 次登上年度演讲的舞台。

在演讲开始的前两天,雷军在微博上坦言:“很多人认为,小米跻身世界 500 强,造车进展也不错,似乎一切都很顺利。其实,最近几年的每一步,都是被巨大的挑战逼出来。”——简短的一句话,已经预告了这场演讲的不凡分量。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继“相信自己,一往无前”、“我的梦想,我的选择”、“成长”等主题后,今年雷军的年度演讲主题定为“改变”,他将首次披露小米玄戒芯片的研发故事,以及小米汽车背后的技术攻关历程。

更让人期待的是,在年度演讲之后,小米秋季新品发布会也正式登场——要知道,此前雷军已宣布小米 16 系列直接跳号改为小米 17,全面对标 iPhone 17,一时间舆论哗然,也让外界对这场新品发布会的期待值拉满。

那么,在这场以“改变”为主题的年度演讲中,雷军究竟分享了哪些关于芯片、汽车和未来战略的故事?小米 17 系列展现出了怎样的设计与技术亮点?又有哪些令人惊喜的产品升级?一起来看看吧。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芯片之路九死一生:从松果折戟到玄戒 O1 突破

时间回溯至 2020 年小米十周年节点,彼时的小米已上市两年、营收突破 2000 亿元并跻身世界 500 强,雷军却直言: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焦虑”。

当时智能手机行业中,苹果、三星、华为构成的“三座大山”,几乎让小米看不到超越的可能。团队疲惫感蔓延,加之网络上“小米是组装厂”、“只会营销”的质疑声,都让雷军陷入了严重内耗。

“是躺平认命还是继续打拼?”

面对困局,雷军通过长达半年时间的“复盘”,最终明确了小米的转型方向: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公司”走向“硬核科技公司”,并立下“未来五年投入 1000 亿元核心技术研发”的目标——2019 年小米研发经费仅 75 亿元,这一投入规模对当时的小米而言几乎是“豪赌”。

作为硬核科技转型的核心战场,小米芯片业务的发展历程堪称“跌宕起伏”。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雷军回顾,小米的“造芯梦”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4 年。当时小米成立了松果电子,启动自研 SoC 芯片计划。到了 2017 年,小米澎湃 S1 发布并搭载上机,销量约 65 万台。虽然成绩可观,但最终还是难以为继。

反思松果失败的原因,雷军总结道:首先,自研 SoC 从中低端切入几乎没有机会,只有从最高端切入才有一线生机;其次是组织架构问题,当时松果作为小米子公司,与手机团队协同困难,频繁出现摩擦,最终导致失败。

“尽管如此,我始终清楚,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这种决心下,2021 年小米重启芯片研发之路,可挑战又接踵而至:

● 2022 年,受国际经济与地缘政治影响,小米营收首次出现下滑,当年降 15%、次年再降 3%,而造车与芯片项目各需五六百亿元投入,团队中“继续做芯片会拖垮公司”的质疑声四起。

● 2023 年,芯片行业突发 "地震",一家同行突然解散 3000 多人芯片团队,有市场传言称小米芯片团队也将解散。为了稳定军心,小米火速召开芯片团队全员会,明确宣布项目将继续推进。

● 2024 年初,小米芯片项目迎来关键节点——投入 2000 万美元完成了 3nm 工艺旗舰芯片“玄戒 O1”的流片。2024 年 5 月 22 日首个芯片样品交付,团队集体赴机场迎接,当晚 9 点芯片系统成功点亮,次日小米初创员工朱丹用搭载玄戒 O1 的手机给雷军打电话,确认所有模块调通。

雷军回忆,玄戒 O1 跑通的那一刻,芯片团队所有人都百感交集:不仅是因为技术突破,更是因为在经历过松果的惨败后,他们终于重整旗鼓、站了起来。此外,雷军也强调,玄戒 O1 只是小米芯片之路的第一步,离最终成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并承诺小米将“坚持做下去,直到成功的那一天”。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从“造车新兵”到刷新纪录,55 岁正是闯的年纪

今年 6 月,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跻身纽北官方圈速榜总榜第三,Ultra 量产车也排在该榜第十九,这一成绩震惊全球汽车业——但鲜少有人知道,这份荣耀背后是四年的波折与坚守。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四年前,雷军宣布小米造车,很快就吸引了一批满怀理想的工程师和汽车爱好者毅然加入。2021 年 9 月,在小米汽车首次全员会上,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目标: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打造全球最强的纯电性能车。

当时,市场上没有合适的高性能电机,小米汽车团队便果断选择自研,最终造出了 V8s 超级电机,并坚持在自有工厂生产。同年 12 月,Ultra 项目正式立项,可到了 2022 年初,为了保证小米 SU7 的研发成功,Ultra 项目因资源不足只能忍痛暂停。直到三个月后,SU7 项目取得了突破进展,工程师们才决定重启 Ultra 项目,甚至举杯畅想:能否在纽北超越保时捷?

这个大胆的提议点燃了整个小米汽车团队,Ultra 也从此成为了他们的追梦之旅。

2023 年 8 月,小米首次联系纽北官方时,连续 20 多封邮件都杳无音信,直到圣诞节前夕才收到回复。雷军提到,项目组第一次前往纽北时,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家中国的手机公司为什么要来跑纽北?”

可即便小米努力争取到了测试档期,天气也成了意外的“拦路虎”——2023 年 10 月预订的两天测试,全因下雨泡汤了。雷军回忆:“10 月 10 日一大早我就赶到了纽北,从早晨 7 点开始就守在赛道边。结果,看了一天雨……”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所幸,到了 10 月 28 日,靠仅有的 10 分钟单圈机会,SU7 Ultra 原型车创下纪录。今年 4 月,Ultra 量产车再赴纽北,仅用 4 圈便斩获了两项佳绩。除了赛道突破,小米 SU7 系列的市场表现同样亮眼,成为过去一年 20 万以上最畅销轿车,位列全车型销量第八,保值率登顶。

不仅 SU7,今年 6 月发布的小米 YU7 自项目开始,也背负着巨大压力:“假如 SU7 不成功,YU7 就是我们最后的底牌,它必须承担起力挽狂澜的使命。”可 2022 年夏天,理想汽车推出了现象级爆款 L9,大空间 SUV 成为新赛道。

面对选择,小米内部展开激烈争论:是跟风“抄作业”,还是走自己的路?雷军笑说,当时争论甚至激烈到签订“君子协议”:相互拉黑 24 小时冷静后再讨论。最终,小米选择了一条差异化道路——打造一款好看、好开,同时兼顾家庭需求的运动型 SUV。

这条路注定艰难。很多人担心在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里,不做“大空间”就没有机会。但经过无数次论证和用户调研,团队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判断。甚至为了追求用户体验完美,还把原本 620 公里续航的标准版直接升级为 835 公里,且定价不变。

讲到这里,雷军放出了一张图:“实话实说,跟 Model Y 一比,这(YU7)

竞争力实在太强。”但他也提到,今年年初小米买了 3 辆 Model Y,一个一个零部件拆开学习,并承认“Model Y 是一辆好车”。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小米汽车的突破源于工程师的热爱与不放弃,而雷军的这份坚持也感染着身边人——凡客创始人陈年就受其触动,从闭关写作转型直播电商:雷军可以改变自己跨行造车,那他也行。雷军听闻此事后,第一反应便是:“果然,55 岁,正是闯的年纪。”

正如雷军在年度演讲的最后总结中所说,小米这一路的改变,远不止于造车、芯片和高端化,更重要的是,他们用五年脚踏实地的努力,重塑了小米的骨骼与灵魂。

“这 5 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从迷茫到蜕变,有时隔着万水千山,有时只隔了一层窗户纸。”为此,雷军鼓励道:只要持续努力、不断成长,每个人、每个团队,都有机会“逆天改命”。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全面对标 iPhone 17,小米 17 系列重磅来袭!

在关于改变的年度演讲结束后,小米的新品发布会随即拉开帷幕。首先登场的,便是宣告要“全面对标 iPhone”的小米年度重磅新品——小米 17 系列。

● 小米 17,史上最强的小尺寸全能旗舰

小米 17 以 6.3 英寸小尺寸机身实现“无短板”的旗舰体验,凭借多项硬核创新填补了小屏高端市场空白:1.18mm 极窄四等边设计搭配超大 R 角,带来圆润握持感;机身覆盖强度提升 10 倍的龙晶玻璃与航空铝中框;屏幕还搭载了全新 M10 发光体系;更有 3500nits 峰值亮度保障户外清晰可视。

在性能上,小米 17搭载全球首发第三代 3nm 工艺的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4.6GHz 主频超大核搭配升级 GPU,配合立体环形冷泵技术使核心温度下降 3℃,对比 iPhone 17 标准版在持续负载场景下表现更佳。

在影像与续航方面,小米 17 也毫不含糊:徕卡 Summilux 系统配备 5000 万像素超大底主摄与 60mm 浮动长焦;夸张的7000mAh电池更是以 16% 硅含量实现超高能量密度,搭配 100W 有线与 50W 无线快充——介绍过程中,雷军展示了一个具体对比:“给 iPhone 17 挂个 5000 毫安的充电宝,等它完全没电了,小米 17 还有 26% 的电量。”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此外,小米 17 还支持 210 国全球上网与澎湃信号增强芯片,相较于上一代,其立体声双扬与高速 USB 传输也得到了提升。最后,小米 17提供黑色、白色、雪山粉、冰融蓝四色选择,至于价格方面:12GB+256GB 版售价 4499 元,12GB+512GB 版 4799 元,16GB+512GB 版 4999 元。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 小米 17 Pro 系列,迎来史无前例的大改变

接着是小米 17 Pro 系列,包含小米 17 Pro 与小米 17 Pro Max 两款机型,搭载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并带来了首创的“妙享背屏”,这也是此次小米 17 Pro 系列最大的一个特色: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据雷军介绍,“妙享背屏”不仅可设置锦鲤时钟等动态样式,还能通过 AI 壁纸让照片 “动” 起来;航班、打车、外卖信息无需翻转手机即可查看;借助超级小爱 AI 识屏,可将二维码、清单等内容一键“贴”至背屏。此外,背屏还支持主摄自拍,能利用超广角拍合影、长焦拍妆容细节,他人拍照时也可通过背屏预览调整,更可生成四格大头贴并联动米家打印机输出。

与 iPhone 17 Pro 系列一样,小米 17 Pro 系列也分为一大一小两款:

(1)小米 17 Pro

小米 17 Pro 作为小尺寸 Pro,跟标准版一样为 6.3 英寸屏幕,但影像实力更为出众:搭载徕卡三摄,在小机身内可实现 5 倍光学变焦与 20cm 长焦微距,潜望长焦模组体积较上一代缩小 54%;G+P 玻塑混合镜头逐片镀膜,有效抑制逆光鬼影与炫光;搭载全新光影猎人 950L 传感器,凭借 LOFIC 技术实现 16.5EV 超高动态范围,单帧直出媲美 3 帧合成效果。而在轻薄与续航平衡上,小米 17 Pro 做到了 8mm 厚度、192g 重量,却内置 6300mAh 电池,并首次使用与苹果同级别的异形叠片电池技术。

有四款配色可选,分别是黑色、白色、森野绿、冷烟紫。价格方面:12GB+256GB 版 4999 元、12GB+512GB 版 5299 元、16GB+512GB 版 5599 元、16GB+1TB 版 5999 元。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2)小米 17 Pro Max

这款 6.9 英寸大屏旗舰以“科技影像旗舰” 定位对标 iPhone 17 Pro Max,在屏幕、影像、续航三大核心领域实现突破。首先,屏幕搭载首创 “超级像素” 技术,采用全 RGB 像素排列,清晰度比肩 2K 且更省电,同时覆盖首发第三代小米龙晶玻璃,抗摔性提升。其次在影像上,三颗徕卡镜头配光影猎人 950L 传感器,5 倍潜望长焦进光量增 30%,逆光表现出色。 同时,小米 17 Pro Max 的续航也创下了小米旗舰新纪录:7500mAh 大电池续航超越 iPhone 全系列。更值得一提的是,仅8mm 厚度、219g 重量的轻薄机身,让大屏旗舰也握持无压力。

最后在售价上,小米 17 Pro Max 有三个配置:12GB+512GB 版 5999 元、16GB+512GB 版 6299 元、16GB+1TB 版 6999 元。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小米平板 8 系列亮相,2199 元起打造“性能最强平板”

紧随其后,小米平板 8 系列也正式亮相,雷军将其称之为“小米史上性能最强平板”。

跟小米 17 相似,全新小米平板 8 系列也包含 Pro 版与标准版两种(标准版搭载第四代骁龙 8s,其余核心配置与 Pro 版基本一致),均搭载 11.2 英寸屏幕,5.75mm 厚度、485g 重量实现“单手可握”的轻薄体验,3.2K 分辨率 + 新一代纳米柔光屏,强光下画面通透且视觉噪点降低 44%。

其中,小米平板 8 Pro 采用全球首发骁龙 8 至尊版,性能大幅提升,在Excel 运算、视频渲染速度上比肩电脑,大型游戏最高画质可满帧运行 5 小时。还内置 9200mAh 大电池 + 67W 快充,外出使用 5 小时仍余 68% 电量,扬声器、麦克风、相机也均达旗舰水准。

系统方面首发小米澎湃 OS 3,并针对平板进行了大量全新优化:高频应用自动适配最佳横竖屏比例,新增竖向分屏功能,以适配网课记笔记场景,还全面重构了 PC 级浏览器,解决页面拉伸、功能失效等问题。

为了提升小米平板 8 系列的生产力,此次发布会还推出了PC级悬浮键盘和焦点触控笔 Pro:前者支持 0°-124° 无级调节,后者仅 17.5g 重,1ms 延迟 + 压感触控,可实现笔刷切换、短视频滑动、PPT 翻页等丰富操作,适配主流绘画与笔记App。

全方位介绍完小米平板 8 系列后,其价格也随之浮出水面:小米平板 8 Pro 有 5 款内存配置,售价 2799 元起(8GB+128GB);小米平板 8 标准版有 3 款内存配置,售价 2199 元起(8GB+128GB)。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人家车全生态,5 款高端新品齐上线

近几年来,小米的发展战略一直是人车家全生态,因此在本场新品发布会中,雷军又带来了 5 款生态新品。他强调,“每一个都是各个品类的高端系列”。

● 小米电视S Pro Mini LED 2026:4.6mm 超窄边框 + 0.9mm 黑边(较上代缩窄 85%);Mini LED 2880 分区 + 5200nits 亮度,广视角低反屏(反射率 0.5%);首发澎湃 OS 3,支持超级小爱连续对话。提供 65-98 英寸四种尺寸,首销价 5199 元起。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 米家冰箱 Pro:配备 69cm 超宽幅法式大抽屉,搭载微冰鲜技术,最长保鲜 10 天,依托 3 颗 1 毫秒高精度感温探头、34 个均匀出风口及高分子隔温层实现精准控温;支持全自动抗菌制冰(除菌率 99%+),还带纳米蓝光除菌延长保鲜。首销价 6399 元。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 米家三区洗衣机 Pro:10kg 大筒可洗全家衣物,双小筒专洗贴身衣,标准尺寸免改柜,三筒独立水路 + 悬挂系统超稳不晃;搭载超电解技术(活氧浓度升 15 倍),还在健康洗护测试中获得了 S 级评价。售价上,三洗版首销价 3999 元、双小筒洗烘版 4399 元。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 小米路由器 BE10000 Pro:拥有三频万兆无线+双 10GE 网口的万兆有线,满足多设备用网、大文件传输需求;经过 187 类测试,确保用网稳定少掉线;还支持外接存储(最大 8TB),内置智能中枢 / 蓝牙 Mesh 网关,让智能家居联动快 3 倍,可连 300 台蓝牙设备。售价 1699 元。

● Xiaomi Sound 2 Max:小米有史以来最高端的音箱,外观上采用铝合金压铸无缝箱体,整机高级耐看;音质上深度定制了三分频喇叭,并采用高端 MTM 架构,获得了专业声学认证;支持无线组网立体声,还可以一键实现智能空间音频校准以优化听感。定价 1999 元,兼顾音质与颜值。除高端 Xiaomi Sound 2 Max 外,小米还同步推出了家族式设计的随身蓝牙音箱,定价 299 元,主打便携与实用。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小米 YU7 上市三月:24 万锁单破纪录,高端定制服务落地

在新品发布会的最后,万众瞩目的小米汽车也没有缺席。

雷军提到,作为小米汽车旗下重磅 SUV 车型,小米 YU7 自上市三个月以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市场答卷:开售仅 18 小时,锁单量便突破 24 万台,刷新行业同级车型预售纪录;从 7 月 6 日正式开启交付至今,不到三个月时间交付量已超 4 万辆。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自打小米 YU7 上市之后,许多媒体、KOL 及行业同行轮番上阵对它进行严苛测试。而从结果来看,雷军表示:“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小米 YU7 扛住了。”

不论是实际续航表现、车内空间、整车防晒、辅助驾驶还是只能座舱,小米 YU7 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在浙江国际赛车场(浙赛)的测试中,小米 YU7 也跑出了SUV 车型总榜第五的成绩。雷军透露,当前小米 YU7 已经在跑纽北,未来会继续打磨产品,目标是把小米 YU7 做成“最好开的 SUV”。

为了满足高审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此次发布会上小米 YU7 还正式推出了一项非常独特的服务——小米定制服务,包括外观定制、内饰与细节定制等。

● 外观定制:在首发 9 款颜色基础上新增 5 款专属定制色,均采用先进工艺与昂贵色漆,目前有紫水晶色、竞速红、暮光玫瑰、哑光流金粉和嫩芽黄5种颜色。小米联合了巴斯夫、PPG 两大全球顶级车漆供应商,计划 3 年内推出 100 款定制颜色。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 内饰与细节定制:有 2 种专属内饰,包括龙胆蓝黑双色内饰和极夜黑荧光黄双色内饰,同时提供定制缝线、迎宾灯、彩色安全带等配套细节。

除此之外,为了保障定制体验,小米还在北京汽车超级工厂店设立了“小米定制服务中心”,用户可现场查看、触摸所有定制配置。不过,雷军也坦言这项服务门槛较高:首先,定制配置及选配金额需超过 10 万元;其次,用户需支付 8 万元定金(可抵扣购车款);支付定金后,将有专业顾问协助完成线下定制与锁单流程。目前,这项定制服务每月限量 40 台,且仅对小米 YU7 Max 与小米 SU7 Ultra 两款高端车型开放,后续将根据用户需求调整产能。

至此,这场充实丰富的年度演讲+新品发布会就结束了。相信不论是上半场雷军的年度演讲,还是下半场的小米新品发布会,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那么你最关注的又是哪一点呢?

雷军:拆了三辆Model Y确实是好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