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三周年,迎来了泽连斯基“辞职殉爆”

今天是2025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整整3周年的日子,仿佛是为了这个特殊的纪念日增加特殊的色彩,一大清早,人们听到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辞职为条件要求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请求。


谁把泽连斯基逼到用辞职换安全


“我准备用我的辞职换取乌克兰加入北约”“如果我必须离开我的职位,我愿意这样做,我可以用它换取乌克兰的北约成员国身份”——很明显,泽连斯基在纪念战争全面爆发三周年仪式上的这些讲话,是在给美国总统特朗普上眼药。

后者在2月18日美俄外长于沙特举行开战后首次接触以来,态度发生了越来越倾向于俄罗斯的变化。近期更开始在社交平台X上攻击泽连斯基为“独裁者”,称是泽连斯基而非普京在三年前“发动了战争”,而持续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自己一直处于执政位置。特朗普还公开宣称泽连斯基的民众真实支持率“只剩下了4%”,而根据美国和乌克兰权威调查机构的信息,泽连斯基的支持率目前仍在57%,颇具讽刺意味的,这个支持率还比特朗普让美国政府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发生“君子豹变”之前升高了约4%,也就是说,特朗普反而在帮助泽连斯基获取民意乃至整个欧洲的支持。

但不管怎么说,泽连斯基选在战争爆发三周年的时候说这种话,算是非常聪明的给了特朗普一个回应——你说我为了权力而有意维持战争,我现在完全愿意放弃权力,换取我的祖国加入北约,以不再受俄罗斯的威胁,你敢吗?

我打赌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这番喊话是不敢作什么回应的,在特朗普与普京达成的默契中,乌克兰加入北约恐怕也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容忍的选项。早在本月中旬特朗普发动这次“亲俄大转向”之初,特朗普就通过他新任命的美国防长海格塞斯在欧安会议上明确表示:让乌克兰加入北约“在目前看来不是一个可选项”。

因为俄罗斯早前的历次表态其实非常明确,俄罗斯发动这场战争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阻止乌克兰达成向欧洲靠拢的进程,乌克兰如果仅以放弃被俄占领土地,甚至换个总统为代价,成功让自己被纳入北约的保护伞下,这对于俄罗斯来说就是最重大的战略失败,其价值甚至高于俄罗斯所占领的乌克兰那不到20%的领土。而莫斯科目前随着特朗普态度的极度亲俄,是洋溢着普遍乐观情绪的,它无论如何不会接受这个“羞辱”。


谁把泽连斯基逼到用辞职换安全


而以目前特朗普的亲俄态度而论,莫斯科不接受这个提议,也就意味着他八成也不会接受它。

怎样解释特朗普为什么要强行发动在俄乌战争中的战略转向,让美国从拜登时代极力支持乌克兰的主要后援突然变为了各主要大国中最为亲俄的“调停人”的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目前还处在黑箱当中,令人难以捉摸。因为特朗普的这次转向步子迈的确实太大了,都已经不是扯淡的问题,而就像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结束后指出的那样,特朗普为了讨好俄罗斯,“瓦解了美欧之间70年积攒起来的彼此信任和友谊。”

美国在加速耗散它的西方盟主信用在帮俄罗斯从已经打了三年的“特殊军事行动”中解套,问题是特朗普图啥?这个“交易”看起来实在是太蠢了,一点都没有体现他所谓“交易的艺术”。

目前的猜测很多,大多数诡谲惊奇。

比如“特朗普通俄说”,不少人现在认为八年前特朗普第一次赢的选举时美国民主党攻击他的一些流言可能是真的。经营房地产生意的特朗普家族早前就与以金融寡头为白手套的俄罗斯利益绑定甚深。俄罗斯近年来更是不遗余力的扶持特朗普上位,与态度一直亲民主党的泽连斯基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特朗普是公报私仇,不惜让乌克兰输掉战争,也要帮助俄罗斯取得战争胜利,惩罚亲民主党的乌克兰泽连斯基政府。

再如“战略转向说”,也即特朗普的外交策略与拜登不同,认为后者将美国的战线拉的太长,为了乌克兰而将已经事实上式微的俄罗斯推入了美国真正全球战略对手的怀抱,现在特朗普主张收缩战线,联合俄罗斯,集中精力对付其主要战略对手。

还有“美国撑不住了说”,认为美国在乌克兰身上花了太多的钱,导致原本大量给自己国民用的资金被战争这个无底洞所吞噬。

但这个说法其实是最似是而非的,此论的主要鼓吹者,比如特斯拉老总艾隆·马斯克,曾经在自己当老板的X平台上公开抱怨,说“乌克兰得到了太多美国援助”、 “美国给乌克兰的援助比美国国内的基础设施投资还多”。 “我们把 5000 亿美元给了乌克兰,而美国无家可归者得不到帮助”。

但这些发言中唯一提及具体数字的那一部分,很快遭遇了美国权威媒体的考证打脸,截至 2024 年,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总额约为 1130 亿美元,远低于马斯克说的 5000 亿美元。而美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法案本身就投入了 1.2 万亿美元用于美国国内建设,远高于对乌克兰援助——事实是,美国目前给自己用的钱仍然远远大于它给乌克兰的援助,后者只是美国经费中的九牛一毛,完全没有到拖垮美国经济的程度。

上述三个猜想都有部分道理,但却都是无法还原特朗普“君子豹变”的全貌的。

对于特朗普此轮的外交转向,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一个我认为真正靠谱的猜测,那就是特朗普现在为了延续自己和共和党的政治生命,着力要掀起一场欧美的“文化内战”。


谁把泽连斯基逼到用辞职换安全


这场战争的主要对手在美国国内是玩“政治正确”和国际道义责任的拜登和美国民主党,对外则是遍布整个西方世界的进步自由主义泛左翼阵营。西方世界经过二战后70多年的发展,特朗普所代表的新兴极右翼民粹主义力量目前与这些力量的矛盾已经激化到大于了俄罗斯和乌克兰单纯国家利益争夺。

在这种视角下,俄乌战争可以被看做整个西方在上一个时代与其对手爆发的一场“边境战争”,只要这场战争不结束,全世界的注意力,和人们讨论的主题就永远不会变,争论欧洲乃至整个西方是否应该捍卫其共同的价值理念,让“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这对于特朗普发动他对“白左”的文化内战是极为不利的,美国给乌克兰掏钱支援其实事小,花了钱还让自己力图掀起的“文化内战”拖延搁置,这是他万万忍不了的。

所以特朗普无比急于结束这场战争,俄乌战争结束了,他所乐见的欧洲各国右翼政党才能有机会纷纷上台,和他共力这场西方文明的内战——至少他和他的团队认为这条路走得通。

而从最近的新闻里,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到特朗普的“文化内战”计划正在一步步成型。同样是在2月24日这一天,德国新一届大选的结果出炉,德国保守派联盟在弗里德里希·默茨率领下赢得周日的联邦大选,默茨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拿下了28.9%的选票,紧随其后是得票率为19.7%的极右翼德国选择党。而之前执政的中左翼社民党则以16.1%的比率屈居第三,也创下了该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差战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大选中的最大赢家、得票率急速蹿升的德国选择党,特朗普早前青眼相加的“极右翼同盟军”,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之前的慕安会上,没见呼声最高的中右翼候选人默茨,更没见德国现任总理、观点中左的朔尔茨,而只会见了德国选择党党首魏德尔,并在会谈后公开赞扬她是“德国的希望”。其态度可见一斑。

所以特朗普其实是在为了击败美国国内的左翼势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他的右翼同盟军,德国选择党这样的欧洲极右翼势力他张开双臂欢迎,甚至是宿敌俄罗斯,他也打算接纳。因为在特朗普看来,普京对美国和他个人的威胁,远没有其国内左翼来的巨大,前者甚至可能成为他对抗左翼的忠实盟友。


谁把泽连斯基逼到用辞职换安全


提示大家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中,其实一直有相当一部分人把俄罗斯视为传统基督教价值观的捍卫者,这一观点得到了俄罗斯主流媒体的呼应。

俄罗斯“国师”杜金在近期就公开发表言论,把他的总统和特朗普一道称之为“爱基督”的,而他们的共同敌人是“敌基督”的欧洲和乌克兰。

这种听上去像是中世纪穿越来的梦呓,其实非常能切中美国和俄罗斯社会底层一些文化、宗教超级保守的受众的胃口。

美国亚利桑那州共和党众议员保罗·戈萨近期也一再表示泽连斯基领导的乌克兰和欧洲一道“推广极左意识形态”,获得了保守落后的AZ民众的一致好评。

而在本次德国大选中,异军突起的德国选择党也在用相似的口号动员其选民——民粹的、基督教的、反进步主义的。这些信条在欧美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拥趸。


谁把泽连斯基逼到用辞职换安全


所以整个西方世界眼下其实“山雨欲来风满楼”,俄乌战争后,一场空前惨烈的西方“文化内战”即将开打。

正如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安会上所警告的,美国抛弃乌克兰,是因为右翼认为目前欧洲(其实也包括美国)的主要威胁,已经不在外部,而在其内,一场酝酿许久的西方文化左右翼“文化内战”即将接替俄乌战争的硝烟升起。

所以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可能真的到了战争即将收尾的阶段,未来的一年,我们可能看到事实上的停战真的达成。

的确,在美援断绝后,乌克兰还能在日渐丰厚的欧洲的支持下继续坚持抵抗一段时间,但随着欧洲自身右转也在急速右转,其停战的价码也在不可避免的降低,这个为捍卫自身流血许久的国家,正不可避免的走向屈服。

我们可以注意到,在开战三周年的演讲中,泽连斯基虽然发出了“如果乌克兰能加入北约,我愿意辞职”的悲壮表态,但却没有再提之前历次演讲都一再强调的收回一切失去领土的问题——也就是说,乌克兰在美俄的联合施压下,已经开始承认了失去部分领土的事实。

未来若美国压力不变,这个让步一定会更多,直到对乌克兰来说相对屈辱的和平达成为止——而这个屈辱有多大意义上能减轻,很大程度上仍仰赖于有多少乌克兰人如其前线将士和总统一般,愿意做自我牺牲。

抵抗仍有异议,乌克兰尚在人间,只是胜利已遥不可及。


谁把泽连斯基逼到用辞职换安全


但在这里我可以明确的给出一个判断:俄乌战争和平曙光一旦降临,也并不会给阴暗的国际局势带来多少曙光,因为正如前所述,当今世界面临的局面,是特朗普正在力图引爆一场西方世界内部积怨已久的左右翼“文化内战”,这场内战的代价很可能是既有国际秩序的崩解,美俄欧等多边关系的新一轮重塑,那些右翼甚至极右翼势力取得政权的国度,将和仍被进步主义左翼守住地盘的欧美国家展开新的激烈厮杀。当然更多的采用贸易、关税、文化输出等方式。可是全球化仍会在这个进程中加速崩解。所以全球的经济格局并不会随着俄乌战争终结变得更好,反而会更加凶险。

人类文明的新一场“乱纪元”正在开始,21世纪的第25个年头,许多情景,让人特别容易联想起百年前世界格局的此时此刻:墨索里尼上台,希特勒已经搞了他的啤酒罐政变,社会矛盾导致的新右翼正在西方急速复苏、崛起。


谁把泽连斯基逼到用辞职换安全


以至于若干年,后人在回顾2025年俄乌战局新变化时,可能会这样说——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但这也许是新的乱纪元开始的结束。

泽连斯基和他的乌克兰,是第一个承受这份乱纪元苦楚的人,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