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核潜艇是衡量一个国家海军力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对于衡量一艘核潜艇性能的标准,除了可携带导弹的数量与噪音水平外,核潜艇的“水下潜伏时长”同样十分重要。核潜艇的水下潜伏时间越长,可活动范围就更大,核潜艇被发现的概率也就越小。

中国094型核潜艇
但这需要国家科研实力的支撑,目前世界上也仅有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印度这六个国家拥有核潜艇。在这六个国家中,中美俄三国的核潜艇在水下潜伏时长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俄罗斯“北风之神”核潜艇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
法国作家凡尔纳在1869年连载的《海底两万里》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 “鹦鹉螺号”潜艇探索神秘海洋的奇幻经历,激起了人们对海洋无尽的探索兴趣。

《海底两万里》鹦鹉螺号模型
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在美国诞生,并被命名为“鹦鹉螺号”。1958年6月9日,“鹦鹉螺号”载着116 名船员和4名科学家在海底穿越了北极,对后世核潜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世界第一艘核潜艇——美国“鹦鹉螺号”
自美国研制出“鹦鹉螺号”,苏联紧随其后,于1959年成功完成了核潜艇的研发。我国则在1970年自行研制建造了属于我们的“长征1号”核潜艇。
美国“海神号”
作为最早研究并制造出核潜艇的国家,美国在核潜艇领域遥遥领先,拥有洛杉矶级、俄亥俄级等各式先进核潜艇70余艘。其中拥有美国核潜艇最长水下潜伏时间记录的,是制造于上世纪60年代的“海神号”核潜艇。

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
“海神号”核潜艇于1959年服役,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款对空警戒型核潜艇。两个核反应堆确保了“海神号”航行的无限性,但潜艇能在水下潜伏多久,不仅要看那技术,还要看艇员的坚强意志。长期处于海面下的密闭环境中,对艇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美国“海神号”核潜艇
1960年2月16日,“海神号”载着184名船员,开启了名为“玛耶兰作战”的水下环球航行。这次远航完全按照1519年麦哲伦的航行路线行驶,“海神号”首先向南进入大西洋,绕过合恩角至太平洋,穿过菲律宾的麦哲伦海湾,然后向南经过龙目海峡横越印度洋,经过好望角向上至西班牙海岸,然后越过大西洋返回美国。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1960年5月10日,“海神号”于特拉华州沿岸附近浮出水面,结束了远航。这次远航历时83天零10小时,航程高达36420海里,约合67450公里,很多艇员出艇之后都显得十分萎靡,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巨大摧残。

俄罗斯“北风之神”
作为苏联遗产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在核潜艇领域同样不差,拥有以“北风之神”为代表的40余艘核潜艇。而作为俄罗斯核潜艇里的佼佼者,“北风之神”号核潜艇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以其超强的作战能力闻名世界。

“北风之神”号核潜艇模型
“北风之神”号核潜艇在制造之初就是用于对付美国的。“北风之神”不仅水下噪音极低,仅有108分贝,艇上还装载了16枚射程8000公里,命中精度60米的RSM-56弹道导弹,以及可携带多枚核弹头的“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这使得“北风之神”号核潜艇几乎可以从任何方向对美国发起攻击。

“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
“北风之神”号核潜艇创造了俄罗斯海军潜艇部队最长水下潜伏时间45天的纪录,虽然相比于美国“海神号”的水下潜伏记录83天有点不够看,但对于“彪悍”俄罗斯人来说,能够威慑到美国的潜艇核打击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北风之神”号核潜艇
中国“长征3号”
相比于美俄两国,中国的核潜艇事业起步较晚,直到1970年“长征1号”的出世,我国才有了自己的核潜艇。但厚积薄发的我们并没有落后他们太久,我们在核潜艇领域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目前拥有核潜艇16艘左右。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
1985年11月20日,我国的403号核潜艇“长征3号”肩负核潜艇最大自持力考核试验任务秘密出航。原定计划是“长征3号”极限下潜70天就可返航,那时很多艇员都已经出现了视力明显下降,耳鸣、牙龈出血、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四肢无力、急躁易怒等症状,但是经过征询艇员的意见,95%以上的艇员都要求继续航行下去,最终定下了90天的目标。

403艇6名艇部干部出航前在港口合影
就这样,艇员们靠在太阳穴抹风油精、嚼干辣椒提起精神,以坚强的意志完成了“长征3号”水下潜伏90天零5小时,总航程13625海里的极限任务,让我国“长征3号”核潜艇超越了“海神号”水下潜伏84天的记录,成为了世界上水下潜伏时间最长的核潜艇。

403艇员胜利归来合照
在中美俄三国中,中国核潜艇的性能不是最强的,但中国核潜艇的水下潜伏时间却是最长的,充分反应了我国海军官兵的综合素质之高,以及不居人后,敢于争先的顽强精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