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朗普在回应记者提问时直言:“的根源是北约东扩。”这一表态不仅撕碎了西方精心编织的“俄罗斯侵略论”谎言,更揭露了美国及其盟友在俄乌冲突中的真实角色。作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诚实表态让国际社会重新审视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究竟是谁在煽动战火,又是谁在掩盖真相?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主流舆论将俄罗斯定义为“侵略者”,将战争归咎于普京的“扩张野心”。然而,特朗普的发言明确指出,北约五次东扩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是战争的导火索。

这一观点并非新论,普京早在冲突前便多次警告北约东扩的威胁,但西方选择性地忽视了这一事实。

特朗普的坦诚更体现在对拜登政府的批评上。他点名拜登和泽连斯基应对战争负责,直指美国通过北约扩张和军事援助将乌克兰推向战场前线。这种“自我揭露”在美国政治生态中极为罕见,尤其是考虑到特朗普的总统身份。

正如他在美俄会谈后所言:“泽连斯基允许战争持续,即使没有美国支持,他们也应承担责任。”这种抛开意识形态包袱、直面地缘现实的姿态,恰恰暴露了西方长期以“道德高地”掩盖战略私利的虚伪。

与特朗普的务实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白左政客的虚伪表演。他们一边高呼“捍卫乌克兰主权”,一边通过能源贸易为俄罗斯“输血”。

数据显示,2022-2024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支出高达960亿欧元,远超同期对乌军事援助的500亿欧元。这种“左手制裁、右手付账”的荒诞逻辑,本质上是将乌克兰民众的生命作为政治博弈的筹码。

更讽刺的是,当特朗普推动停火谈判时,欧洲政客却指责他“背叛盟友”。然而,正是这些政客在战争初期拒绝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又在舆论压力下仓促军援,导致冲突长期化。马克龙、舒尔茨等人最初将战争视为“苏联内战”,后期却借“反俄”攫取政治资本。这种机会主义与特朗普直指问题核心的立场相比,高下立判。

特朗普的发言之所以引发震动,是因为它戳破了西方叙事的泡沫。北约东扩的本质是美国维系霸权的工具,而乌克兰则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当欧洲白左沉迷于“民主对抗威权”的宏大叙事时,特朗普用现实主义的逻辑揭示了战争的根源:安全不可分割,忽视他国核心关切的扩张终将引火烧身。

这场战争撕碎的不仅是乌克兰的土地,更是西方话语体系的合法性。当特朗普说出“北约东扩导致战争”时,欧洲的震惊恰恰暴露了其意识形态挂帅的脆弱性。

历史终将证明,基于事实的对话远比道德绑架更能带来持久和平——可惜,某些人宁愿活在谎言中,也不愿面对真相。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