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夜风的凉爽总是让人忍不住出去走走。然而,刚刚享受片刻,耳边就传来蚊子那令人厌烦的“嗡嗡”声。不管你如何挥手驱赶,它们总能找到机会,在身上留下几个瘙痒难忍的红点。

于是,很多人不禁幻想:如果科学家们能把蚊子彻底消灭,那该多好!然而,蚊子真的能被完全消灭吗?它们灭绝之后会不会有什么后果?

蚊子叮咬后为何会发痒?

蚊子,这种微小的飞虫,总是能在不知不觉间将口器刺破人类皮肤,这是因为它们的唾液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比如抗凝血剂和麻醉剂,让蚊子能够顺利地吸取血液而不被我们发现。

随后,这些化学物质会引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开始释放一种名为“组织胺”的蛋白质来对抗唾液中的异物,这些物质能够扩张血管并增加血流,导致叮咬部位发红、肿胀和瘙痒。

这种痒感通常会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挠也不是,不挠也不是,令人不胜其烦。

但你可能不知道,平时这些会飞的小“吸血鬼”都是母蚊子!在昆虫界,雌性通常要比雄性大数倍,能量需求也更高,雌蚊需要血液中的蛋白质来产卵,而雄蚊则主要以露水和植物的汁液为食,不吸血也能存活。

其实,蚊子对人类的伤害从不仅仅是在皮肤上留下一个蚊子包那么简单。别看它们小小一只其貌不扬,却是许多致命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更是全球最致命的动物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超过70万人因蚊子传播的疾病而死亡,这一数字可远远超过了我们平时所忌惮的毒蛇、狮子、老虎等猛兽造成的死亡人数!

小小飞虫竟是多种传染病元凶?

由按蚊传播的疟疾是全球范围内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一些环境恶劣的地区。

起初,古人以为疟疾是一种“瘴气”,是因为生活环境脏污,有毒的空气肆意传播才导致的疾病。他们不知道的是,疟疾是一种标准的寄生虫性疾病,而这个寄生虫正是疟原虫。

按蚊,也叫做疟蚊

按蚊在从人体吸血时,唾液中的疟原虫会随口器进去人体,不到半个小时这些寄生虫就能进入肝脏,钻入肝细胞,在汲取营养的同时不断分裂增殖。

随后,数以万计的疟原虫冲破肝细胞开始攻击红细胞,人体的免疫系统在这时做出剧烈反应,被感染的人就会感到一阵儿冷一阵儿热,并且头疼、呕吐、贫血。因此,疟疾也就是俗称的“打摆子”。

疟疾每年能感染数亿人,数十万人死亡因此而死,主要受害者是抵抗力偏弱的儿童和孕妇。而雌性按蚊作为人体疟原虫的唯一传播途径,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令人振奋的是,2015年,屠呦呦团队研究发现,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成为WHO西太平洋区域30多年来第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

但中国消除疟疾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疟疾,每年,全世界85个国家依旧不断有因按蚊叮咬而新增的疟疾病例和相关死亡病例。更可怕的是,疟疾可不是蚊子带来的唯一一种传染病,登革热也在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登革热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当伊蚊叮咬人体时,登革病毒在增殖后会入侵血液系统,先后引起两次病毒血症。

感染后,患者会出现“三痛(头、眼眶和全身肌肉关节剧烈疼痛)、三红(脸部、脖子和胸部明显潮红)、一皮疹(四肢躯干或脸部有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的现象,此为普通戈登热。严重病例还可能导致登革出血热,也叫做登革休克综合征,即为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埃及伊蚊,就是我们常说的花蚊子

截至七月,根据孟加拉国卫生服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孟加拉国今年已有45人因登革热死亡。

而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海南、云南等地,随着气温的升高这些传染戈登病毒的花蚊子也早已打上门来,多地都有戈登热病例的报告。看来,这一到夏天,防蚊还真是一项严峻的工作啊!

广东省2024年6月上半月成蚊密度MOI高密度监测点所在地区

打开消灭蚊子的“武器库”

因此,蚊子作为夏季的头号敌人,人类防范的重点对象,我们灭蚊的手段也是变得多样而有效。让我们看看,目前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抗这些小小的“吸血鬼”。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物理防治依旧是最有效的阻止蚊子叮咬和减少蚊子数量的手段。现在每家每户都会安装纱窗,可以在通风换气的同时将大部分蚊子隔绝在室外。一些家庭,或是学生生活的寝室中,还会安装蚊帐,在睡觉时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免受蚊子叮咬。

而对于入侵到室内的一些漏网之鱼,家庭中常用的蚊香和杀虫气雾剂也能有效驱赶和杀死蚊子。这些产品通常含有除虫菊酯等成分,通过燃烧或喷洒释放化学物质,能够将这些蚊子扼杀于摇篮之中。

当然了,还有电蚊拍这种“打击力度”更猛的“热武器”,通过高压电击杀死蚊子。一些有庭院的家庭还会在门口装置灭蚊灯,利用紫外线吸引蚊子并将其电击杀死,这些都是家庭常用的物理灭蚊工具。

而对于室外的蚊子,环境治理是防止它们繁殖和生长的基础措施。蚊子的幼虫和蛹都生活在水中,家中庭院、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桶罐等容器中的积水都是蚊子的理想繁殖地,因此定期清理这些积水可以有效减少蚊子的繁殖。

公共卫生部门常在雨季前后进行大规模的杀虫剂喷洒,以防止蚊子密度上升。

同时,保持排水沟渠的通畅,避免雨后积水,也能够防止蚊子滋生。在养殖场污水区、池塘、河沟、水沟等水体中,养殖户和管理人员会使用细菌或真菌感染蚊子幼虫,使其死亡。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够感染并杀死蚊子幼虫,有效杀灭蚊虫,防控疾病传播。

在有静水的大型水体中,引入鱼类如食蚊鱼,它们以蚊子的幼虫为食,一尾成鱼每天吞食2000余只蚊子幼虫,有效减少蚊子的数量。

食蚊鱼

近年来,美国科学家们在控制蚊子种群方面还有一项新研究——转基因蚊子。这些转基因蚊子携带有“自杀基因”,在与野生蚊子交配后,它们的后代会在幼虫阶段死亡,从而有效减少蚊子的数量。

这些转基因蚊子不仅不吸血,还拥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在自然环境中能够更好地与野生蚊子竞争。如果将它们投放到疟疾肆虐的地区,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的传播。

然而,这项技术的前景依旧拥有诸多争议,尽管初步试验显示出积极效果,但长期生态影响以及转基因蚊子的扩散控制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很多人都在讨论,改造蚊子基因的未来是不可预见的,说到底,蚊子到底能不能灭绝呢?

蚊子灭绝,是噩梦的开始?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夏夜被蚊子折磨到失眠时,会幻想着一个蚊子消失的世界——没有“嗡嗡”的噪音,没有恼人的叮咬,也没有蚊子传播的致命疾病。这个世界是不是非常令人向往?

然而,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虽然蚊子如此惹人厌,但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蚊子一旦灭绝,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后果。

蚊子作为生态的一环,从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也和其他动物一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中,以有机物碎屑、藻类和微生物为食,从而净化水质。

摇蚊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它们在静水中大量繁殖,帮助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如果这些蚊子灭绝,水体中的有机物积累可能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摇蚊

蚊子还是许多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鱼类、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昆虫都以蚊子的幼虫和成虫为食。例如,红嘴鸥和丝光椋鸟在育雏和迁徙过程中需要大量捕食蚊子补充能量。

如果蚊子消失,这些捕食者可能会面临食物短缺,它们又来吃什么补充能量呢?

在寒冷的极地地区,蚊子还充当了重要的授粉者。由于许多昆虫无法在极端寒冷环境中存活,蚊子在夏季承担了大量的授粉工作。如果这些蚊子灭绝,依赖它们授粉的植物可能无法繁殖,进而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从人类健康的角度来看,消灭蚊子似乎是一件好事。蚊子是多种严重疾病的传播媒介,如果蚊子灭绝,许多疾病将不再传播,这无疑会极大地改善公共健康状况。

然而,如果这些蚊子灭绝,可能会导致其他一些有害昆虫数量的增加,此消彼长,进而引发新的健康问题。

正因如此,完全消灭蚊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这可能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态和健康问题。随着对蚊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深入,人类有可能找到更加精准和环保的灭蚊方法,而不是一味追求完全消灭蚊子。

通过科学手段,控制那些对人类有害的吸血蚊子种群,同时保护那些对生态系统有益的蚊子,或许是一个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