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预计
明天(2月16日)起
新一股冷空气将影响我国
多地将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累计降温幅度可达6~10℃
冬日寒冷的感觉又要回归了
寒冷天气
用气取暖增多,室内通风不良
一氧化碳中毒时有发生
据统计
我国每年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达2000到3000例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是生活中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
近期
我国多地接连发生此类事件
丨一家5口一氧化碳中毒遇难
2月8日,记者核实获悉,广西南宁兴宁区小鸡村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一家5口不幸遇难。
当地村民称,2月1日,该户人家电话没人接,村民破门后发现出事,原因是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关门关窗,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当时家中有2个大人3个小孩。
图源:我们视频
丨烤火取暖,一家6口都“中招”
近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一户家庭在家中打麻将时,用火盆烤火取暖。由于气温较低,他们将门窗紧闭,结果导致一家6口均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随后接受了高压氧治疗。
图源:应急管理部
丨一医院连续接诊9名中毒患者
从除夕到大年初三,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高压氧治疗中心连续治疗了9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据了解,这些患者都是在家,长时间使用炭火烧烤、围炉煮茶、取暖时没有通风引发的一氧化碳中毒。”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艳富介绍。
图源: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刺激性
很难被人察觉
吸入过多会导致身体组织缺氧
引发中毒
容易“夺命于无形”
一氧化碳是怎么让人中毒的?
氧气进入身体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当血液流经各个组织,氧气会从氧合血红蛋白中分离出来,进入组织。
但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高200-300倍,因此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气就会被“挤下车”。血液流经的组织细胞因为收不到氧气而窒息,就会引发中毒。
图源:深圳卫健委
倒春寒来临
哪些生活场景下
容易出现这个“隐形杀手”?
哪些生活场景最容易“中招”?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炭火、煤炉、燃气灶取暖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致使一氧化碳中毒。
在密闭环境下烧炭有多危险?来看消防员试验!
医务人员表示,一氧化碳的安全浓度在50ppm以下,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00ppm时,健康成年人在2-3小时内就会出现不适症状。
2.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未使用排风设备,通风不良或洗浴时间过长造成中毒。
3.在帐篷内或不通风的室内使用卡式炉,燃料燃烧不充分,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卡式炉燃烧也会产生一氧化碳!
消防员试验发现,将卡式炉点燃约半小时后,密闭房间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18ppm,超过安全值。
消防员介绍,卡式炉通常使用灌装丁烷气、液化气作为燃料,这些气体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4.使用管道煤气,若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5.在燃油车内开启空调并关闭车窗睡觉,由于车内密封,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如何急救? 还有一个“假愈期”
识别中毒症状 迅速现场急救
1.轻度中毒:可出现头痛、头晕、视力下降、耳鸣、恶心、乏力、心跳加速等症状。
2.中度中毒:除有轻度中毒症状之外,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心律失常、烦躁、行动迟缓、嗜睡、昏迷等症状继续加重。
3.重度中毒:进入昏迷状态,会出现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
发现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首先要让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并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给患者保暖,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救治。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同时,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注意“假愈”风险 警惕迟发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并不局限于急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
“有些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清醒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可经过一段‘假愈期’后,会突然出现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语言障碍、人格性格改变甚至运动功能障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负责人马里主任强调,年龄大于40岁、曾有昏迷史、暴露时间较长的患者风险更高。
因此,中毒患者在出院后两个月内应密切随访,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诊。
牢记这6点 天冷了能“保命”
提醒
新一股冷空气携雨雪降温登场
大家在使用
煤炉、燃气、炭火等取暖时
务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保持室内通风
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黎佳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