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盈利排行榜:日本亏70亿美元,北京奥运仅排第3,第1太意外
历届奥运会都是只赔不赚的生意,很少有国家愿意承办奥运会。东京奥运会因疫情影响和空场比赛导致损失达70亿美元以上。
从2000年开始悉尼奥运会投入50亿美元,实现了7.6亿澳元的直接盈利,算是办得非常成功的一次奥运会。悉尼奥运会成为了亚洲之外的一片独墟,让亚洲国家对于举办奥运会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欧洲和北美以及大洋洲地区依旧是承办奥运会的主要力量。
慕尼黑奥运会欠下的债务十几年未还清,加拿大的奥运会亏损10亿美元,前苏联举办的莫斯科运动会更是亏损惨重。
从专业经济人士的角度来看,大型活动的举办往往与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足够大,那么这次活动往往会成为盈利的商业案例;相反的,如果这个国家的影响力并不突出,很可能就要承受连年累月的亏损。
大型活动的举办往往与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有很大的关系,奥运会也不仅仅只是一次体育赛事,对于承办国家的经济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虽然有不少国家宣称举办奥运会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实际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寥寥无几。从历史上看,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宴,更是对承办国家智慧和实力的重要挑战。
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了10亿元的盈利,这无疑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成功;而此前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则是奥运史上第一次实现盈利,实现了2.5亿美元的盈利。从这两次成功的经历来看,奥运会的盈亏与国家的智慧和实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中美两国都是经济体量非常庞大的国家,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美国退出了多次参与竞办奥运会的行列,而东方大国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成功举办了一届盈利的奥运会。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美两国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势均力敌,但是东方大国举办奥运会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精心策划和商业化运作。
中国承办奥运会的盈利
北京奥运会在筹备之初就确立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办赛理念,在各个方面都做足了。由于北京距离悉尼举办奥运会只有8年时间,因此许多前期设施都可以直接沿用,这也为北京奥运会盈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可以说,2008年之前中国从来没有举办过规模如此之大的体育赛事,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北京在申办奥运会时曾经遭遇到了很多外界质疑和不解,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公开表示:东方大国永远也不可能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然而北京用实际行动给这些不屑与质疑者上了一课,中国人有句话说得好,“船到桥头自然直”,最终北京顺利举办了一届风光无限、令人难忘的奥运盛会。
据官方披露,北京奥运会共计投入40多亿美元,在此之前曾有外媒报道称:“如果北京不能在这届奥运会上实现盈利,那么以后永远没有国家愿意承办中国区域内的任何一项体育赛事。”
如今我们已经看到了北京奥运会1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可观盈利,在举办奥运会这方面中国似乎已经找到了一条独具特色、兼具商业智慧的路径。2015年筹办南京青奥会时,中国曾在一份报告中详细列出了南京承办青奥会取得成功背后的7大关键要素。
可以说南京青奥会是北京奥运会成功经验的一次延续和复制,南京在筹备青奥会时也是几经周折才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
同样以南京为中心城市筹办武汉世界军人运动会时,中国向世界证明:北京不是孤立无援、也不是唯一一个能够成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城市。
根据《财新周刊》报道,在南京青奥会取得成功后,南京周边多个城市纷纷表态:要想摘得举办亚运会的桂冠。
东道主优势在体育赛事中显而易见,在许多人看来中国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已经指日可待。然而亚运会筹备委员会却在一份报告中详细列出了亚运会对于承办城市和国家来说诸多挑战:包括巨额投入、场馆设施改造、志愿者招募和管理、安保工作等等。
根据亚运会筹备委员会测算:亚运会最终所需资金至少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即便如北京奥运会那样取得了10%~20%左右场馆设施永久性改造、延续使用的效果,亚运会也必须要花掉8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与其担心盈利还是亏损倒不如先想想怎么把亏损降到最低。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新京报》日前爆料:亚运会筹备委员会已经向周边城市发出紧急通知,希望能够得到200亿元人民币左右资金援助。
可见亚运会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仍然是一次巨大考验,在谁手里拿到了这个烫手山芋之后都不敢大意。
和大多数人对于亚运会未来发展充满担忧和质疑不同,《财新周刊》却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了有趣的现象:那些曾经举办过大型体育赛事的城市似乎在后续经济发展中走上了一条“加速”路径。
所谓“加速”路径指的是:这些城市通过大型体育赛事成功吸引了更多眼球关注;这些眼球关注随后转化为有效旅游消费和先进理念传递;旅游消费和先进理念传递则带动了当地就业增长和产业升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