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乌通社、法新社等2月18日报道,在俄罗斯与美国在沙特阿拉伯就乌克兰局势、改善两国关系等问题举行单独谈判后,乌克兰总统宣布将自己原定次日(19日)访问沙特的行程,推迟到下月10日。

“我们没有被邀请参加在沙特举行的俄美会晤。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意外——我想这对很多人都是——我们是从媒体上得知这个消息的。”泽连斯基18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会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后说,“我不希望发生任何‘巧合’,这就是我不去沙特的原因。”

路透社18日援引消息人士说法称,乌克兰此举是“不想让在利雅得发生的任何事情显得合法化”。据泽连斯基说,他已就此向沙特方面取得理解,双方同意将访问推迟到3月10日。

泽连斯基当天还重申,反对“在没有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就如何结束乌克兰战争做出决定”。

他强调,任何促成冲突结束的努力都应该是“公平的”。“乌克兰、广义上的欧洲——包括欧盟、土耳其和英国——都应该参与对话,并和美国一起制定关于我们这一地区未来所需的安全保障。”据悉,美国政府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凯洛格当地时间18日晚将前往乌首都基辅访问。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8日,土耳其安卡拉,埃尔多安(前右)与泽连斯基(前左)在总统府出席签署双边协议的仪式

泽连斯基原计划16日起访问阿联酋、土耳其、沙特三国。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网站18日消息说,有助结束俄乌冲突的“全球进程”是泽连斯基和埃尔多安18日会谈的“关键议题之一”。乌方称,两人在该议题上交换了意见,讨论了现实前景,并谈到了土耳其在乌安全保障方面的作用。

埃尔多安在会谈后的联合发布会上强调,土耳其愿意为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提供一切支持,并表示土耳其是俄乌及美国未来可能会谈的“理想东道国”。2022年3月,俄乌冲突爆发初期,俄乌谈判代表曾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直接谈判。埃尔多安回顾称,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点,也是双方最接近达成协议的平台”。

法新社指出,这是泽连斯基自冲突爆发以来第三次访问土耳其,在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同俄罗斯“破冰”后,泽连斯基似乎有意以此巩固基辅地位。土耳其一直和俄罗斯保持着良好关系,回避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对俄制裁,但也向乌克兰提供了无人机。土耳其与沙特、阿联酋共同促成了数次俄乌换囚。

上周,特朗普先后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泽连斯基通话,俄美两国随即宣布将就结束俄乌冲突开展“紧密合作”,并派遣各自团队“立即开始谈判”。18日,两国外长率领的代表团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长达4个半小时的会谈,并就解决两国间“棘手问题”和结束俄乌冲突等达成四点共识。

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美之间首次广泛接触。美国务卿鲁比奥18日会后说,这只是对话的开始,但将为两国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合作提供“绝佳机会”,“希望这将有利于世界,并从长远来看改善我们的关系”。俄外长拉夫罗夫也表示,对话“非常有用”,“我有理由相信,美方已经开始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立场”。

鲁比奥和拉夫罗夫的会晤旨在为特朗普和普京的峰会铺平道路。会谈结束后,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目前很难谈论具体会晤日期。俄美双方团队需要开展密切合作,为两国总统会晤创造条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则称,他认为可以在未来几周内安排元首会晤。

文 观察者网 杨蓉

来源|观察者网

延伸阅读

“欧洲官员表示,他们明白特朗普的意思——管好自己的防务,少指望美国人帮助。”在今年举行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一个核心问题在会场上空盘旋:如果美国军队缩减其存在,或者干脆打包走人,谁将成为欧洲大陆的安全保障者?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当地时间2月16日撰文指出,面对美国表露丢弃欧洲之意,北约正急于在内部寻找新的“带头大哥”,特别是在美国政策主张频繁变动之际,虽然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对于如何保卫欧洲都各有盘算,但却几乎无人敢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

“这个人是谁?”立陶宛议会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主席、前北约官员吉德里马斯·耶格林斯卡斯(Giedrimas Jeglinskas)提醒道:“现在,要想真正在谈判桌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某种形式的硬实力作为后盾。”

可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在军费、兵力、配合等方面,欧洲国家却拿不出这样的硬实力。报道称,在过惯了依赖美国的日子后,一旦欧洲再度爆发战事,这些国家可能仍然更加依赖美军能够跨越大西洋派遣部队。

在特朗普政府眼中,欧洲有像德国一样的“眼中钉”,也有像波兰这样的“模范生”,而一些美国政客也仍在敲打欧洲“自己管自己”。“欧洲将意识到,‘天哪,我们得靠自己了’。”一名前北约官员如此说道。而另一名德国官员则说:“我们谈论警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我们一直在按暂停键。”

法国总统马克龙、波兰总统杜达和德国总理朔尔茨 资料图

国防开支沉重

目前来看,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但柏林方面最新的国防计划要到本月晚些时候大选结束后才能揭晓;随着美国的退出,英国目前已接管了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波兰现在的军事实力位居北约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土耳其;而意大利则负责领导北约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盟军反应部队”。

对于欧洲大陆而言,如今这种关系上的转变,正值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北约东线的盟国正实时关注着战况。

一名北约官员称,北约已开始改变其防务计划,减少从美国获得的军事资产份额,并将负担转移给欧洲。欧洲各国军队预计将有能力部署一个拥有2万至4.5万名士兵的军团级部队,规模与在波兰设有总部美国陆军第五军团相当。

与此同时,国防预算也在随之上升。北约的国防开支目标正在从GDP的2%上升到“远远超过3%”,这是北约秘书长吕特告诉“政客新闻网”欧洲版的信息。

目前,美国在欧洲部署的军力达8万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这一数字增加了25%以上。北约的欧洲支柱国家和英国每年在国防上的支出约为4600亿美元,约占五角大楼预算的一半。

本周访问北约组织的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表示,美军目前仍存在于欧洲,但“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后会怎样,是更大范围讨论的一部分”。

大多数的欧洲人,都不难理解其中的弦外之音。“美国的立场很明显,它不在欧洲。”一名前北约官员表示,“欧洲将意识到,‘天哪,我们得靠自己了’。”而这,也成为了今年慕安会期间的主要话题,各国政要、外交官和安全官员都在私下讨论,试图理解特朗普政府本周发出的讯号。

英法德各自力有不逮

正是由于形势的紧迫性,以至于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地时间2月17日召集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在巴黎商讨地区安全问题,这也表明,他迫切希望成为领导者,带领迷茫的欧洲找到方向和出路。

当地时间2月17日在巴黎商讨地区安全问题的欧洲主要领导人 欧洲媒体图

在今年夏季于荷兰海牙举行本年度北约峰会之前,北约正向其所有成员国寻求扩充一支雄心勃勃的新型快速反应部队的规模,据称该部队成型后可在10天内派遣10万名士兵对俄罗斯的袭击作出反应,并在六个月内部署多达50万名士兵。

然而,这远远超出了英国、法国或德国各自所能触及到的能力范围。

“现在要求各国挺身而出。”前美国驻北约大使伊沃·达尔德(Ivo Daalder)说,“德国人恐怕不会挺身而出并不惜一切代价。问题是,我们如何集体做到这一点呢?”

一名来自北约国家的安全官员认为,他们可能会看到英国、丹麦和荷兰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它们是长期的北约成员国,一直支持乌克兰并增加了自己的国防开支。

另一名北约国家的国会议员也认为,英国显然适合领导北约发挥更大作用,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John Healey)上周已接任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组长一职,这是三年来美国国防部长首次没有主持该小组的月度会议。

“不依赖美国,也是个机会”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担心的是,如果特朗普政府下令大规模撤离欧洲大陆,英国和欧洲各国军队将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填补这一空缺。在提供诸如远程导弹和防空系统等尖端武器方面,还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如此一来,北约可能不得不像对待乌克兰那样,通过集体行动来保卫欧洲大陆。

“我认为这必须是一个联合体,就像我跟他们说的,人多才安全。”美国民主党籍参议员克里斯·范霍伦(Chris Van Hollen)说:“不一定非得有所有人。匈牙利肯定不会参加,对吧?但你必须要有一些主要国家——法国、德国、英国,还有荷兰和比利时等国的配合。”

以往,北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两个由美国领导的军事总部来威慑俄罗斯。而如果欧洲爆发战争,这些国家可能更加依赖美军能够跨越大西洋派遣部队。

但一些欧洲领导人表示,他们欢迎这种加强自身行动的机会出现。瑞典国防部长波尔·荣松(Pal Jonson)说:“(美国)新政府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棘手的问题,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加强力量,做更多的事情,这不是什么关于领导力的选美比赛。”

一位欧洲官员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北约必须认真审视自己,在新武器采购和确保军队做好准备方面花更多力气。他提到,有一种观点认为,普京在特朗普执政期内不会发动任何新战争,这为北约提供了一个四年的窗口期,以进一步做好威慑俄罗斯的准备。“我们必须组建一个北约内部的‘意愿联盟’,以真正威慑普京在欧洲任何新的冒险行为。”

特朗普已在分化欧洲

可是,就算北约各国各自在心中打着“小九九”,但特朗普政府似乎已经开始在欧洲各国中有所偏袒。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指出,这一点在慕安会期间就显而易见。美国副总统万斯参会期间,选择同德国极右翼政党领导人魏德尔会面,而不是现任德国总统朔尔茨,他还在主旨演讲中严厉抨击了以德国和罗马尼亚为代表的欧洲国家。

而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在访问波兰时,则对计划今年将把国防开支提升至占其GDP4.7%的波兰赞赏有加,称该国是所谓的“模范盟友”。

与欧洲官员不同的是,美国国会中的一些特朗普盟友,甚至是那些不认为美国人会从北约撤出的人——似乎确实将欧洲军事领导权的争夺视为某种“选美比赛”。

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布莱恩·马斯特(Brian Mast)说:“欧洲应该让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合作伙伴。每个国家都应该让自己成为一股主导力量,而不是仅仅说‘我要达到某个数字’(军费占GDP比重)。”

会有欧洲国家响应这一号召吗?

“我们谈论警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位德国官员则这样说:“但我们一直在按暂停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