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证监会官网公布了关于同意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核准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批复。

51.92亿!深圳两大国资券商“闪电联姻”,券业并购风暴再升级

批复显示,证监会核准国信证券成为万和证券主要股东,核准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万和证券实际控制人。对国信证券通过换股方式依法取得万和证券21.84亿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96.0792%)无异议。这笔交易的交易金额高达51.92亿元,创下近三年券商并购交易金额新高。

国信证券与万和证券同属深圳市国资委旗下。此次“国信证券+万和证券”整合,旨在优化深圳国有经济布局,加快市属国有金融资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及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事实上,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并非个例,近年来券商行业已掀起一场持续的并购重组浪潮。除了此前市场高度关注的 “国泰君安 + 海通证券” 合并为 “国泰海通证券” 这一 “巨无霸” 案例外,行业内还涌现出 “国联证券 + 民生证券” 整合形成 “国联民生证券” 的地方国资主导型案例,此外,“浙商证券 + 国都证券”“西部证券 + 国融证券” 等多组券商并购组合也相继落地,行业整合趋势愈发明显。

51.92亿!深圳两大国资券商“闪电联姻”,券业并购风暴再升级

据Wind Alice Chat总结,近年来券商行业并购重组浪潮的核心驱动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1. 政策引导行业集约化发展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明确鼓励通过并购提升产业集中度

监管层提出“打造航母级券商”目标,支持头部机构并购重组(如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于2025年3月完成)

新“国九条”等政策强化分类监管,中小券商面临更严格的准入标准

2. 行业竞争格局重构压力

头部效应显著:2024年前5大券商营收占比达34%(2,113亿元/6,273亿元),前10名占比50%

中小券商生存困境:万和证券2024年净利润仅0.29亿元,国融证券2024年净利润0.86亿元,均不足行业龙头单季利润的1%

业务资格门槛:净资本300亿元是场外期权等创新业务准入红线(如西部证券合并国融后总资产将超1200亿元)

3. 资源互补与区域协同

牌照价值:万和证券的海南自贸港跨境业务资质为国信证券填补国际业务空白

网点覆盖:万和证券49家分支机构强化国信在珠三角/长三角布局

客户协同:深圳国资体系内资源整合(如国信+万和、国联+民生均属地方国资主导)

4. 风险化解与转型需求

部分被并购方存在经营风险:海通证券202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9亿元,通过被国泰君安吸收实现风险出清

传统业务转型压力:经纪业务佣金率持续下行倒逼向财富管理转型(如万和证券经纪收入占比超60%)

“国信+万和”的股权交割落锤,不只是资本的简单相加,更是牌照、网点、人才与风险的重新洗牌。当政策、市场与资本的三股力量继续同向而行,券商行业的座次表仍将不断重写。对于国信和万和而言,真正的考验在交割之后。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