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荔枝高接换种技术,推广龙眼新品种种植,推动荔枝龙眼采后保鲜技术,促进果业增效、果农增收,6月15日,广西在钦州市灵山县举办全区荔枝龙眼高接换种暨采后保鲜技术培训班。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徐玉娟,钦州市政协副主席、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钦州综合试验站研究员李云昌,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广西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凤英3位业内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全区荔枝、龙眼主产区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推广、种植、市场信息的相关科(股)室及果业系统技术人员,各县(市、区)荔枝龙眼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合作社代表等90余人参加会议。

培训班现场。自治区水果技术指导站供图

会上,3位专家分别以各自擅长领域内容为主题,详细传授了集预冷、减菌、包装、冻眠、贮藏等于一体的荔枝全链条保鲜技术体系和荔枝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讲授了荔枝龙眼新品种及高接换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等知识,系统分析了当前区内外荔枝品种结构、生产管理、品质把控、采后保鲜贮藏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荔枝种植户在荔枝生产种植、经营管理和采后保鲜上开辟了新思路,推广了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

此培训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干货满满,获益匪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自己实际种植荔枝很有启发和帮助,希望专家们多多下乡传经送宝。“以往我基地果树嫁接需要请技术员帮忙,一株大约要100元,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大,我打算自己试一下,这样就能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参加培训的果农韦俱宗兴致勃勃地说。

培训班现场。自治区水果技术指导站供图

荔枝龙眼都是“娇贵”水果,其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对于提高果实商品性、降低采后损失、满足长距离运输需求、扩大外销和出口等方面的意义深远重大。培训班推广荔枝龙眼高接换种,应用保鲜新技术、新模式,将为果农、经营户们带来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对促进广西荔枝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水果品种极其丰富,园林水果产量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八桂大地瓜果常熟、四季飘香。据悉,2023年广西荔枝面积235万亩,荔枝产量96万吨,面积产量排全国第2,有60多个品种,每年5月上旬至8月上旬均有上市,成为全国荔枝供货期最长的省区之一。龙眼园面积130万亩,龙眼产量69万吨,面积产量排全国第2,有石硖、大乌圆、桂明1号、桂丰早等许多优质品种。灵山荔枝、麻垌荔枝、香山鸡嘴荔、藤县江口荔、北流荔枝、浦北妃子笑荔枝都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博白桂圆入选中欧地理标志清单,灵山荔枝、平南石硖龙眼获得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灵山荔枝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一县一品”品牌农产品,累计建立荔枝、龙眼标准园25个完成出口基地注册登记12个。

截至2023年底,广西无病健康种苗推广面积3679.29万亩;实施性诱、光诱、黄板防控270.6万亩;果园绿肥施用167.41万亩;实施柑橘黄龙病防控610.75万亩、“光驱避”防治荔枝蒂蛀虫技术面积5265.42亩、果树高接换种技术面积46.27万亩。目前广西已在荔枝龙眼主产区新建成地头冷库11.7万立方米,共建成采后预冷设施和商品化处理线15套,建成近30个以水果为重点的公共产地仓。还开通了面向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农产品冷链专列,打通了荔枝龙眼出村、出桂的快速通道,有效推动荔枝龙眼果品热销大江南北和全世界。(林益群 罗俊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