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场馆“能改不建”世运会简约不简单
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棍网球比赛在中学田径场进行、浮士德球赛公园里开打、救生项目设置在大学校园……践行节俭办赛理念,成都世运会27个竞赛场馆(场地)均为改建或临建,降低办赛成本,实现运动赛事与城市公园有机结合,让世运会走到市民身边。近年来,我国举办了多项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始终践行节俭办赛理念。简约并非“简单”,节俭也能办“盛会”。
成都世运会设置34个大项,256个小项,场地需求量较大。此种情况下,成都世运会坚持“能改不建”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资源,同时把不少比赛“搬进”公园、校园。
成都市天府公园草地“长”出帐篷和看台,成为浮士德球比赛场地。来自德国、巴西、瑞士等队的运动员打起“草地排球”,周边居民即便不进场,也能感受比赛氛围。世运会赛事与公园城市实现有机融合。
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成都体育学院场馆中心举行救生项目比赛。据了解,场馆大型设备如不间断电源、场地扩声系统、棚房等均采用租赁方式,大幅降低资金投入。除了救生项目,这座校园还是飞盘(团队)、地掷球、潜水等赛事场地。在成都七中东部校区,校园田径场变身棍网球场,教室也成为赛事官员、工作人员、媒体的临时工作间。
节俭办赛的重点在于统筹赛时需要和赛后利用,提升可持续性。成都世运会一些比赛场地属于临建,但比赛场地条件同样出色。在校园、公园观看世界大赛,更带动了赛事上座率提升。比如,得益于浮士德球在成都部分中小学的推广,很多现场观众对此并不陌生,看台上有很多带孩子来看球的观众,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这个场地很不错,场地硬度足够,是开展这项运动的理想场地。”德国浮士德球队队员约翰纳斯·克劳森说。
在昨天举行的世运会竞赛组织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表示,本届世运会上,观众上座率持续高涨,与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交相辉映,场馆设施达到世界级,交通网络也非常高效。
近年来,我国承办了多项大型国际体育大赛。纵观这些赛事的办赛理念、要求及运行实践,“节俭”“绿色”等是共有的关键词。2022年冬奥会时,北京信守申办时提出的节俭办赛之约,不断探索奥运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方案,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场馆,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改造夏奥会场馆,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023年成都大运会,49个场馆中新建的仅13个,其余均为改造场馆,且改造场馆多数在高校和中学,赛后用于校园体育事业发展。杭州亚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44个是改建或临建,31个训练场馆均为改造场馆。今年年初的哈尔滨亚冬会,冰上项目5个场馆均利用原有场馆及设施升级改造完成。即将到来的十五运同样践行节俭办赛理念,广东赛区75个比赛场馆中超90%为现有场馆升级改造。
来源:京报体育
记者:卓然,金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