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DeepSeek成赶作业“神器”

在人工智能领域迅猛发展的当下,各类技术与企业不断涌现,竞争格局也随之风云变幻。DeepSeek 以其独特的模型训练方法崭露头角,其在推理与训练方面的创新举措,引发了业内对传统 “堆硬件” 模式的反思,甚至让不少人开始质疑长期以来依靠英伟达 GPU 进行大规模训练的必要性。那么,DeepSeek 的出现是否真的对英伟达构成了实质性冲击?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报告为我们揭开了这一迷雾背后的真相。

DeepSeek 的 “逆袭” 引发业界震荡

自 2024 年底以来,DeepSeek 大模型迅速崛起,凭借强大的推理能力和卓越的开源策略,在 AI 领域掀起热潮。它的出现为众多开发者和企业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尤其是在一些对推理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中,DeepSeek 展现出了与顶尖模型相媲美的实力。例如,其开源的推理模型 DeepSeek - R1 在数学、代码和自然语言推理等复杂任务上表现出色,甚至可与 OpenAI 的 O1 一较高下。在世界大模型排名 Arena 上,DeepSeek - R1 的竞技场得分达到 1357 分,略超 O1 的 1352 分,在风格控制类模型分类中二者更是并列第一。这种突出的性能表现,使得 DeepSeek 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关注,市场份额也逐步扩大。

媒体评DeepSeek成赶作业“神器”

替代品频出,英伟达地位受挑战?

面对 DeepSeek 等新兴势力的冲击,加之英伟达产品价格相对高昂,市场上涌现出了许多试图替代英伟达 GPU 的产品,其中专用集成电路(ASIC)成为了关注焦点。在过去六个月里,由于英伟达的涨势开始疲软,而 AMD 的表现相对落后,AI 行业的投资势头明显转向 ASIC。一些 ASIC 芯片价格仅为英伟达同类产品的零头,且被宣称具备较好的潜在性能,这使其在初期收获了不少热情与部署。然而,摩根士丹利通过研究大约 25 个英伟达 GPU 的替代品发现,大多数替代品都未能获得长期认可。英特尔在这方面已苦苦挣扎十年左右,多次收购相关公司却未取得显著成绩;AMD 前几代产品表现不佳,直到 2024 年的 MI300 才取得突破。

媒体评DeepSeek成赶作业“神器”

谷歌 TPU:ASIC 的成功特例

ASIC 在特定场景下确实有其优势。当应用范围较窄时,定制化芯片能够发挥巨大作用,谷歌 TPU 的成功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谷歌发明了针对大模型的 Transformer 技术,并指导博通开发出针对该技术优化的芯片。当时英伟达正围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的视觉模型优化其 GPU,谷歌 TPU 借此机会在特定领域取得领先,为博通带来了 80 多亿美元的 TPU 营收。不过,即便如此,谷歌在 2025 年仍有部分支出流向英伟达,一方面是对云的投资,另一方面是因为英伟达产品在大模型 Transformer 方面性能强大。

英伟达的 “护城河” 依然坚固

从成本角度看,虽然某款 ASIC 芯片性能可能低于英伟达 H100,售价仅 3000 美元,远低于 H100 的 20000 美元,看似总拥有成本更低。但构建集群时,情况则大不相同。英伟达利用铜缆打造了包含 72 个 GPU 的光线互连域,成本相对较低;而 ASIC 通常要使用成本更高的光通信技术。此外,在高带宽内存等主要成本构成部分上,两者相似,但英伟达在新型高带宽内存芯片(HBM)采购上拥有买方垄断的议价能力。

媒体评DeepSeek成赶作业“神器”

在软件适配方面,英伟达配备了被广泛使用的 CUDA 软件开发工具包,客户使用英伟达芯片在处理软件变更以及运行不同工作负载时,具有更高的易用性。例如,美国大数据公司 Databricks 购买亚马逊云科技的芯片 Trainium 后,预计需要 “数周或数月的时间来启动和运行”,而使用英伟达芯片的客户则能更快部署,这使得许多客户更倾向于选择英伟达。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显示,尽管谷歌的 TPU 和 AMD 的 MI300 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客户对英伟达生态系统依然保持强劲热情,预计 2025 年英伟达的市场份额还会有所增加。2024 年,英伟达的处理器收入预计为 980 亿美元,而 AMD 为 50 亿美元,博通为 80 亿美元,世芯电子和 Marvell 加起来约为 20 亿美元,商用硅的市场份额占比约为 90%,ASIC 的市场份额占比约为 10%。预计 2025 年英伟达的增长幅度将比谷歌 TPU 高出 50%-100%,下半年的收入势头将远远强于 ASIC 厂商或 AMD。

未来竞争格局:英伟达仍主导,竞争推动发展

虽然 DeepSeek 的出现给 AI 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但从目前来看,英伟达在 AI 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依然难以撼动。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完善的生态系统以及成本控制优势,使其在与众多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占据上风。然而,AMD 等厂商的不断努力也不可忽视,它们的进步为市场带来了更多选择,推动着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与创新。而对于 DeepSeek 而言,其在推理等方面的优势也为自身赢得了一席之地,未来或许将在特定领域持续发力,与英伟达等企业展开差异化竞争。这场 AI 芯片领域的竞争仍在继续,最终受益的将是整个行业以及广大用户,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技术与产品的诞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