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感觉,天气越来越“不正常”了?

比如,夏天来得越来越早,刚到6月,人走在路上就热得满头大汗;新闻里,越来越多的地方降水频繁突破历史极值,高温不断创历史新高;还有突如其来的江西“妖风”、河北4月“一夜返冬”……

今年4月27日晚,河北承德降雪,当地28日最低气温为-5℃

“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也似乎成了家常便饭。

三年前,河南郑州“超千年一遇”暴雨,大水漫灌地铁站,灾情牵动全国,也对人们关于灾害的认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此后,2022年我国南方“百年一遇”高温热浪、2023年北京“140年以来”最强暴雨,还有今年的广东北江流域“百年一遇”的洪水……

2021年0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郑州地铁隧道里的积水涌进车厢

河南郑州暴风雨前黑云压城

一灾未平,一害又起,仿佛千百年来的极端天气,都搁这会儿扎堆了。“百年一遇年年遇,此处不遇彼处遇”,到底是媒体夸大,还是确有其事?

极端天气真的在变多

极端天气指的是历史重现率低于10%,或打破历史极值,并造成显著灾害性的天气事件,常见的有干旱、洪涝、台风、强降水、高温热浪、低温寒潮、沙尘暴、风暴潮等。

如今,极端天气正成为一种新常态。

根据联合国防灾减灾署(UNDRR)发布的《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2000—2019》报告,过去20年间,全球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数量同比增加了232%,洪涝灾害增加了134%,风暴增加了97%,各种山火燃烧增加了46%,干旱事件增加了29%。

2022年,山火后的重庆巴南界石

“由于全球变暖程度加剧,极端高温、极端强降水等事件出现频率加快、周期缩短,原本50年一遇的变为20年甚至10年一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在此前采访中介绍。

在我国,这种“极端”更复杂,具体表现为:更热、更冷、更涝、更旱。

多位学者在论文中指出,近60年来,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高温日数均显著增加,近10年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逾25%;同时,极端低温事件综合强度并未减弱。

1961~2022年中国极端高温事件频次/图源自《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

以去年(2023年)为例,我国“史上最热年”与“史上同期最强寒潮”同时出现,多地创下高温、低温和积雪新纪录;我国最热、最冷的实测纪录也被打破,温差超105℃(最高气温52.2℃,最低气温-53℃)。

旱涝也愈发“两极分化”。多位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我国极端降水发生频次、重旱到特旱面积都在增加。同时,骤发干旱加剧,比如2022年,长江、珠江流域就遭遇了60年来最严重干旱——曾经课本里学的“南涝北旱”,正在逐渐改变。

而且,这些极端天气还会并发,比如热浪+干旱、强降水+风暴潮等组合,多重灾害叠加,给原有的坏天气“雪上加霜”。

还是气候变暖的“锅”

极端天气变多,根本原因仍是全球变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气候变化2023》报告中指出,2011-2020 年全球地表温度比工业化前高出约1.1℃,其中,人类影响“毋庸置疑”。而在过去的2023年,地球升温幅度已达1.45℃,更接近2015年《巴黎协定》所给定温控临界值“1.5℃”。

1850~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距平(相对于1850~1900年平均值)/图源自《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

对此,周兵介绍:“全球气温每上升1℃,导致极端降水强度增加7%。未来每0.5℃的增暖,都会显著改变极端温度事件等的发生频率。

其次,周期性的洋流变化,如果变成厄尔尼诺或拉尼娜事件,也会加剧极端天气。比如,在厄尔尼诺事件中,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异常升高,这会影响原本的大气环流,导致全球很多地区该冷时不冷、该热时不热,该晴的地方洪涝成灾,该雨的地方烈日焦土。

长江湖北武汉段水位下降,江滩裸露龟裂

再加上,我国位于全球气候敏感区,更容易受升温的影响。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显示,20世纪以来,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16 ℃,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联合国报告则指出,过去20年,全球气候灾害频度加剧,中国受灾次数居全球之首,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多出近1/4。

我国复杂地形也带来连锁反应。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科强调,我国东部处于东亚季风区,更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在我国的高寒、内陆地区,升温幅度比全球平均高得多,带来的影响也更大。

西藏冰川高海拔冰舌融化

而且,我国极端天气带来的灾情也更重。

从历史数据看,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始终高于全球水平;2023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如果不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将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国家之一。

全球、美国及中国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年代变化/图源自《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7:坚定推动落实〈巴黎协定〉》

全球“沸腾时代”,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全球变暖”说了很多年,如今,北半球地区多地最高温度超45℃,在我国,超40℃的“强危害性”极端高温已成常态。对此,2023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言称:全球变暖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时代”已经到来。

但这也带来了新问题。面对突然又小范围的极端天气,比如今年3月的江西“妖风”,要如何更快、更准地预警?按历史标准建设的水库、围坝等,能否经得住新“百年一遇”们的冲击?

河南省郑州市7.20水灾后场景

对此,魏科认为,目前我国在北方的海绵城市改造、城市应急避难中心和户外工作者服务点建设、针对极端高温的法律保障落实等方面,均有待提高。“我们的城市还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去应对极端灾害天气。”

好在,面对气象“千年未有之变局”,我国灾害应急能力也在提升。

这些措施包括:严抓生态环保,提高天气预警能力,完善防灾、减灾系统和基础设施……全国气象工作会议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已达到97.67%,为公众挽回损失5600亿元。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比2014至2018年平均下降48.5%,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平均下降0.15%。

2023年8月2日,救援人员在河北省涿州市市区内转移群众/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今年5月,我国完成了全国首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据介绍,此次普查摸清了全国防灾设施“家底”、各类灾害风险隐患等,其成果应用到多个领域,将使各种应急措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曾经,雾霾告诉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如今,“全球沸腾时代”到来,也没有人可以避免高温带来的影响,种种极端天气正持续挑战着人们对自然力量的认知,人们对待自然的方式,也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刻。

正如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开场白所说:“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参考文献:

【1】《建立气候风险早期预警系统 科学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李威、李潇潇、李莹、石英,《气象知识》,2024年第2期。

【2】 《中国干旱事件成因和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张强, 姚玉璧 , 李耀辉, 黄建平, 马柱国, 王芝兰, 王素萍, 王莺, 张宇,《气象学报》, 2020年第3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