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科举考试种类很多,分为许多科目,其中含金量最高的还是进士科,有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说五十岁能够考上进士算是年轻的了,由此可见进士科难度之大。

然而,唐代的进士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并不公平公正,考生的水平不是决定因素,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人推荐。这就形成了科举制度史上一种独特的社会风气——行卷。 何谓行卷呢?就是考生通过投献文章、馈送礼物等方式拜谒主考官的相知亲友、熟知的达官贵人,这被称为“求知己”,“求知己”的主要途径就是“行卷”。“行卷”是应考进士科的考生将自己平时创作的诗文作品择优编成文卷,投献给当时主考官的相知亲友、熟知的达官贵人,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最终被主考官看中并录取,进而实现金榜题名的梦想。

行卷是唐高宗时出现的一种社会风气,是应试进士科士子的必修课。士子们行卷的忙碌身影成为京城长安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唐代诗人翁承赞写了一首回忆当年应考的诗: 雨中妆点望中黄,勾引蝉声送夕阳。 忆得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 与行卷相关的故事也成为唐代笔记资料中常见的题材,情节生动的行卷故事至今读起来仍颇有趣味。其中有一则记载白居易行卷的故事。白居易是中晚唐诗坛的代表性人物,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顺利通过宣州府的解试,获得了到长安参加考试的资格,这是白居易第一次到京城。

白居易到达长安后,他决定向诗坛前辈顾况行卷。拜见顾况之后,白居易毕恭毕敬地将信和行卷一起呈送顾况,让白居易没有想到的是,顾况看到他的名字后,不无轻视地用嘲笑的口吻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顾况将白居易的名字中的“居”和“易”都用上了,再加上他姓“白”字,那么字面上的意思是,现在长安的物价水平这么高,要勉强住下来都非常不容易,你还想白白地居住下来,谈何容易啊! 联系白居易要应进士科,顾况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长安城里确实人才济济,来参加进士科的人都是个顶个,不少还是名气很大的人物,而进士科录取的名额又非常有限,你白居易有什么样的超凡本领就像获得一个难得的进士名额? 但是,当顾况打开行卷,读到“离离原山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后,不由拍案叫好,并说:“道得个语,‘居’即‘易’矣。”也就是说,在顾况看来,白居易能写出这么出色的诗句,有这样的文学才华,考中进士,实现金榜题名是轻而易举的事。

在顾况的鼎力推荐下,白居易声名大振,信心满满地参加了进士科考试,以第四名的成绩顺利地考中进士,成为这一次十七名及第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在长安大雁塔下题名说:“慈恩塔题名处,十七人中年最少。”可是这个自称“年最少”的白居易当时已经是二十七岁了。如果放在明清时期,这个年龄中进士根本不值得炫耀。 进士科之所以难考,主要原因是录取人数太少,每次全国的录取人数在二十五人左右,而报考的人数则往往在一千人左右,录取率仅有2.5%。白居易算是幸运的,如果达官贵人都能像顾况那样认真对待行卷,那么“诗圣”杜甫也就不会落第了。 相比白居易,杜甫的科举经历就坎坷多了。他几次参加进士科考试,也找了不少达官贵人,但都没有考中。他在自己的诗中说,三十年来,一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天还没亮就等在达官贵人的门口,趁他们没上班,鼓起勇气去敲他们的门,等待他们的接见,这种处境让他心中痛苦万分。

从杜甫行卷这件事,可以看到唐代科举的一个重要现象,即无论多么有才华,如果没有适当的人向主考官强有力的推荐,考上进士的难度也会明显增加,甚至完全没有考上的可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