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林鹏 广州报道
种植面积80.81万亩,鲜笋产量约122.3万吨,综合总产值达71亿元,带动从业人员8.8万人。数年前,清远英德市提出“把麻竹笋打造成为百亿支柱产业”目标正逐渐成现实。
产业强,则百业兴。乡村产业是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更是破解县镇村内生动力不足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地处山区,发展却不囿于深山的清远,正致力于打造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实施农业产业“五大一深化”提升行动,以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为突破口,围绕生产端、品牌端、消费端统筹发力,引领带动全市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提升,2023年五大产业综合产值增长达34.8%。
中国麻竹笋看英德,英德麻竹笋看西牛。当前,麻竹笋已发展成为英德西牛镇农业经济的核心产业。同时作为螺蛳粉的“灵魂伴侣”,随着螺蛳粉产业全球化发展,麻竹笋产业更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西牛麻竹笋,“蔬中第一珍”
砍刀挥落,一棵鲜嫩的西牛麻竹笋倒下。连日来,清远英德市的笋农忙着收获最早的一批西牛麻竹笋。每年进入6月,英德麻竹笋农将会进入麻竹笋的采收旺季。
地处五岭山地南源的英德市,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地质,加之盆地气候,形成了温和多雨的生态条件,非常适合麻竹、甘竹、翠竹等竹类植物生长。“西牛麻竹笋” 主产于英德市西牛镇而得名,具有鲜嫩、爽口、笋味香浓的特色,素有“蔬中第一珍”的美誉。
麻竹笋在英德市栽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清朝。1921年《广东农村概况调查报告》英德县概况在森林部分记述,“第四区内除松林外,以取笋制干之竹为多”。这里提到的第四区便是西牛镇一带。“西牛笋干”曾于1922年举办的“广东省第二次农品展览会”上获特等奖。历史上,麻竹笋也以西牛、沙坝等出产的笋干多、质量好。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牛麻竹笋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历年县商业、供销部门均有笋干收购外调出口。到21世纪初,西牛镇已形成规模企业十多家,在当地形成麻竹、麻竹笋、笋干及竹叶生产、销售的产业链,西牛麻竹笋也成为广大农民奔赴小康的重要产业。
2022年是英德西牛麻竹笋发展腾飞的关键之年。当年,清远市政府常务会议提出,集中精力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围绕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丝苗米、麻竹笋等打造五个百亿产值产业。英德更是提出,力争在两年内,把麻竹笋打造成为百亿支柱产业。
如今,“西牛麻竹笋”已发展成为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远销海内外。2023年,英德市新增麻竹笋种植面积15.03万亩,总面积达80.81万亩,增长23%;鲜笋产量122.3万吨,增长16%;全产业链产值71.31亿元,增长78%;笋企和合作社总数达186家。
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联农带农成效显著,产业带动新增就业8200人,从业人员总数超8.8万人,增长10%。凭借着这一强劲的产业,西牛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麻竹笋+”预制菜,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为推动犀西牛麻竹笋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英德市统筹规划,正积极拓展麻竹笋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二产平台,提升产业发展效能。
由英德市英州新农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清远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清远市广盐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西牛麻竹笋‘补改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通过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该产业园将撬动更多的产业链资金投入麻竹笋产业发展。
在产业建设方面,英德市将依托“百千万工程”,高标准推进西牛麻竹笋“补改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延伸拓展麻竹笋产业链条。加快推进绿色食品深加工专业园区建设项目,鼓励支持国有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化生产厂房,积极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全力打造西牛麻竹笋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加大育种、冷链仓储、电子商务、预制菜等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推动本地笋企发展壮大。
在产品研发方面,建立英德市麻竹笋科学研究院,公开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为研究院的技术成员,以麻竹笋种植繁育和产品精深加工为研究重点,集中资源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攻关,积极引导广大笋企深度参与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壮大竹叶茶、竹精油等深加工产品生产规模,做好“以竹代木”“以竹代塑”“竹代饲料”的技术提升和推广应用,大力培育“麻竹笋+”预制菜产业,全面推动西牛麻竹笋产业增值。
作为麻竹笋深加工龙头企业,清远市广盐食品有限公司正深度开发麻竹笋各类加工项目,并与英德华笋公司、广州鹰金钱食品集团、笋小样、巴食川珍、极野等上下游企业品牌达成战略合作,以“麻竹笋深加工代工厂+品牌各自营销管理”模式,积极开展代工小吃类产品等预制菜项目。
在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方面,英德市还将重点推进广东供销天业(英德)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加强西牛麻竹笋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延伸西牛麻竹笋产品供销链条,在7-8月开展麻竹笋丰收季系列活动,并举办麻竹笋“走出去”系列活动,重点开拓东北、西北等市场,构建多元化的产品销售体系。深挖麻竹笋历史文化内涵,擦亮麻竹笋产业文化招牌,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