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生
美驻华大使馆突然宣布了!
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其官方宣布称:由于拨款问题未决,该账号将暂停定期更新,仅发布紧急安全信息,护照和签证服务则在可能情况下继续提供。
大家可能没细想,这“拨款问题未决”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没钱花”,本质上是美国国内政治博弈的“外溢效应”。
这事儿得从10月1号说起,美国联邦政府时隔七年再度“关门”,80万雇员要么无薪休假,要么被迫上班拿不到钱。驻华使馆的账号停更,就是这场闹剧的海外余波。
根子在国会山的两党掐架。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医保福利等议题上死磕,9月30号愣是没通过拨款法案,新财年一到,政府直接断了“粮草”。这种戏码,美国自70年代起演了20多次。
别被“签证服务继续提供”的说法宽慰了。北京上海的签证中心虽没关门,但处理时间从5个工作日飙到15天,早申截止11月1号的留学生快急疯了。
更糟的是文化交流全停了。使馆文化处原定的秋季影展、学术讲座全延期,那些每月82条的政策解读、文化分享,说断就断了。想了解美国的一手信息,突然没了靠谱渠道。
有人猜这是中美关系要坏,其实真没那么复杂。就是两党把外交当筹码,布鲁金斯学会早说了,这种僵局搞不好比2018年那35天的还长。
最冤的是普通老百姓。要去美国参展的老板等着签证,盼着留学的家庭盯着进度,他们哪懂什么“持续决议案”,只知道人生规划被华盛顿的争吵打乱了。
账号停更还造出个信息真空。知乎上各种猜测乱飞,有说宪法之争的,有说关系恶化的,断章取义的自媒体内容趁机冒头。官方渠道一哑,杂音就全来了。
美国国务院倒有预案,说涉及“生命保护”的业务能豁免拨款。所以紧急安全信息还发,DS-160填表系统也能上,算是留了点底线。
参议院主席还嘴硬,说“工资会补发”。可服务中断的影响就在眼前,这种事后安慰,对急着办签证的人来说一文不值。
上回政府关门35天,美国经济损失超100亿美元,多数民众都骂这种政治操弄。这回闹到驻华使馆“失声”,更显这种博弈有多不负责任。
一个大国的外交窗口,竟成了国内党争的牺牲品。那些依赖使馆服务的普通人,成了最无辜的“被波及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