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一果树,是专家在1960年发现的“新品种”,全世界仅剩两棵。
更神奇的是,它居然是罕见的天然三倍体,这比中彩票还难!
专家苦苦研究,现在该树已经成为农民的“致富果”。
专家偶然发现稀有果树
上世纪六十年代,广东省水果资源普查的专家来到郁南县进行调研,在一处荒废破败的别墅里,竟有两棵长势良好的果树。
果树的树冠圆润饱满,树皮摸起来有点粗糙,但十分结实,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最神奇的是这果子竟然没有核!
专家对这果树产生了强烈兴趣,于是他们就采摘了一些标本带回去仔细研究起来。
结果这鉴定结果出来以后,给在场的所有专家都“吓了一跳”,因为这果树是广东省独有的珍稀品种,全国就仅此两棵!
为了挽救这仅剩的“独苗苗”,1964年,有关部门的专家们决定利用嫁接技术让这两棵果树“开枝散叶”。
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嫁接,竟然让果树成为了改变郁南县命运的“金果”。
那么这两棵果树究竟啥来头?为啥会出现在废弃别墅里?
从“无人知晓”到总产值81亿元
这两棵果树叫做郁南无核黄皮,是黄皮属中一个珍稀品种。而他会出现在废弃别墅里这事,还得从民国时期说起。
1934年,郁南县建城镇的曾乃桢卸任乐昌县县长后回乡,在自家地上建立一栋别墅。
别墅建好之后,有朋友来恭喜曾乃桢乔迁之喜,并送了他两棵黄皮树。
于是曾乃桢就将这两棵黄皮树,跟其他树一起种进了院子里,之后就没再管过它们。
过一段时间之后,其他树都陆续开花结果,就这两棵黄皮树没动静。曾乃桢上前查看,发现这两棵树不同寻常。
光看树形就透着股岭南果树的灵秀劲儿,叶片油亮厚实,风一吹哗哗响,还隐约能闻到一股清香。
直到几年后的一天,曾乃桢发现这两棵黄皮树上开满了米粒大的小白花,到了7月份,这两棵树上已经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子。
这果子呈现标准的鸡心形,但个头比普通黄皮大一圈,曾乃桢尝了一口,发现这果子甜中带点微酸、果肉细腻无渣。
最绝的是,这两棵黄皮树结的果子里面竟然没有核!要知道,普通的黄皮都是带核的。
可那时候基因检测技术不发达,人们无从得知这两棵黄皮树为什么会结出这么“神奇”的果实,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曾乃桢一家子跟果树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因为搬迁问题离开了此处,这两棵果树被遗忘在了别墅里。
直到1960年,水果资源普查队专家途经此处发现了它们,这两棵黄皮树才能“重见天日”。
专家对这两棵黄皮树进行了仔细的检查,也发现了它们果实无核的神奇现象,为了弄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华中农业大学和肇庆学院的专家们对果实进行了严谨、精细的科学研究,结果鉴定结果让专家都目瞪口呆。
这两棵黄皮树是天然三倍体,简单来说就是它们的染色体比别人多一套。
当它开花结果时,雌蕊和雄蕊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量“对不上号”,一方有2套,另一方只有1套,受精卵结合时根本没法正常配对,最终长不出种子。
这种三倍体现场还体现在香蕉、无籽西瓜上,但黄皮树天然三倍体在自然界里比中彩票还难,全球仅郁南独有。
于是专家们立即在这两棵黄皮树上采集了一些树枝进行嫁接,但黄皮树自然繁殖周期较长,萌芽率较低,人工繁殖较为困难。
在经历过无数次试验后,专家们终于将树枝嫁接成功,之后郁南县的许多农户都纷纷开始嫁接种植这种无核黄皮。
但是,嫁接后的存活率和产量都不是很理想。更煎熬的是,在1986年别墅里那棵最老的黄皮树年纪大了,产量从原来的20公斤掉到了4公斤,甚至差点灭绝。
但好在有政府的扶持和推广,不仅“救活”了那棵果树,还带动了农民们的种植热情,一口气嫁接出了3370棵苗。
到了1988年,全县有55棵开始结果,虽然总产量只有300公斤,但是太稀有、太好吃了,直接让郁南无核黄皮成为了香饽饽。
郁南无核黄皮火了以后,其他地区的许多农户们纷纷引种嫁接,但奇怪的是,他们种出来的黄皮要么结出有核果,要么味道变酸。
了解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郁南无核黄皮太“挑地方”了,它们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恰到好处的光照和疏松肥沃的土壤,而这些条件只有郁南能满足。
所以专家猜测,可能是郁南县独特的红壤土质和亚热带气候激发了它三倍体特性,所以一旦果树离开了郁南就会“水土不服”。
如今,我国几乎所有的无核黄皮都产自于郁南县,2025年全县的无核黄皮树种植面积高达19.7万亩,其中17.5万亩已经挂果。
预计2025年能摘14万吨果子,总产值直接冲上81个亿,更厉害的是,现在全球每四颗黄皮里就有三颗产自郁南。
如今郁南无核黄皮已经成为了乡村振兴一张耀眼的“金色名片”。
结语
郁南无核黄皮从“两棵母树”到如今的19.7万亩地产业,不仅意味着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还有我国专家和农户对乡村振兴的大力支持。
如今无核黄皮成为全郁南县的产业“芯片”,让家家户户靠着黄皮书过上了好日子,还是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道靓丽风景线。
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 来郁南过黄皮节!从两株母树到万亩果园,甜了90年的传奇 2025-07-25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云浮郁南县建城镇“美丽庭院”之“干园”:两棵母树续写“百千万工程”新篇章 2025-06-11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