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朝的文武大臣,如果说谁在影视圈名气最大,那么纪晓岚最少也得排进前三名。也可能是因为纪晓岚名气在外,很多观众误以为他是乾隆皇帝身边最重要的大臣。但实际上,纪晓岚在乾隆朝的地位和处境十分尴尬。
乾隆对纪晓岚打心里是看不上的,所以有先后两次对他作出了负面的评价,一次说“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另一次说“其派出之纪昀,本系无用之腐儒,原不足具数”。
乾隆如此评价纪晓岚,多少显得有点刻薄,但古话说得好“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乾隆是一个驾驭群臣的高手,如果内心对纪晓岚没有偏见的话,是不可能说出这种让大臣无地自容的话来的。
乾隆之所以轻视纪晓岚,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出身门第不显赫
在官场上混迹,能否升至高位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出身,二是门第。纪晓岚是清代著名的才子,文章学问自然没有问题,他以乡试解元高中二甲四名进士,并顺利进入翰林院。
不过纪晓岚的门第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显赫,他的祖父、父亲分别是监生、举人的功名,且多在地方为官,他的父亲纪容舒虽然官声不错,但说到底还是个四品知府,无法给纪晓岚提供优厚的政治资源。
清代的门第观念已经不像隋唐时期那样突出,但大多数情况下,如果祖父身居高位,那么儿孙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皇帝的提拔。
就拿乾隆朝的汉族官僚集团来说,大部分出任部院大臣以及封疆大吏的都是官二代。这是因为清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自入主中原那天开始就对汉人存有戒备,如果一个家族不是世代为官的,那么大概率很难出头,只能在中低级这一层次徘徊。
纪晓岚之所以脱颖而出,绝不是因为他的才华有多高,主要还是他受到刘统勋的赏识和提拔,若非如此,纪晓岚的仕途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其二、学术型官僚有天生的缺陷
清代的官僚队伍,按性质来分有大致有三类,即行政型、技术型和学术型。行政型官员主要包括在京各主要机构,诸如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技术型官员主要指司法、河道、太医院、钦天监等,必须具备专业技能才能胜任。
学术型官员就是翰林院、詹事府中的那些书呆子,他们当中很多人并不具备行政能力,安排的岗位主要是撰书、修史。
纪晓岚就是一个典型的学术型官员,他入仕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修书。自乾隆二十一年入仕至乾隆三十年,他先后担任武英殿纂修、功臣馆总纂、国史馆总纂、方略馆总纂,等等。
乾隆三十八年,朝廷开四库馆,纪晓岚在刘统勋的举荐下入馆修书,此后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纂修《四库全书》上。
对于国家而言,行政型官员是主流,也是最容易出成绩的,一旦政绩突出或是因办差有功,就会得到皇帝的重用。换句话说,行政才是国家的第一要务,关系着国计民生和江山社稷。
从纪晓岚的经历来看,他在行政方面没有突出的表现,也没有在重要的行政部门担任过职务。他是严格按照学官的路线一步步走上高位的,故而任职主要是在礼部,从内阁学士开始一直爬到了礼部尚书,期间也曾短暂担任过左都御史一职。
礼部在六部中事务最简,也不怎么涉及到行政事务多为礼制方面,纪晓岚饱读诗书,对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十分了解,让他到礼部任职,也算是乾隆知人善用。
其三、不具备入阁拜相的条件
清代内阁自军机处成立后,实权得以削弱,但内阁毕竟是国家名义上的中枢机构,大学士的位置一般不轻易授予大臣。
大学士一般都有兼职,或在军机处行走,或兼管部务。纪晓岚并无太多的行政经验,让他单独管理一个部显然有些吃力,乾隆不会去担这样风险。至于军机处那要求就更高了,就是久在六部任职的刘墉,终其一生也未能混上一个军机大臣的头衔。
更多的时候,纪晓岚扮演的是乾隆的文学侍从角色,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喜欢附庸风雅,闲暇之时总爱在大臣面前显摆,纪晓岚作为名满天下的才子,以其敏捷的才思获得乾隆的认可,君臣之间时有唱和。
说得难听一点,纪晓岚能够得到乾隆的认可,唯一的优点就是他的才学,除此之外别无所长。乾隆对纪晓岚的定位也很准确,只让他修书而不让他参与朝政。
起初的时候,纪晓岚并没有将自己的位置摆正,在南巡期间向乾隆提出了一些政见,结果遭到乾隆的严厉训斥,说他“汝何敢妄谈国事?”。
经过这次教训,纪晓岚也学老实了,一心钻进四库馆,不再对朝政发表任何意见。但有一说一,纪晓岚在文学上的造诣还是十分了得的,如果没有他的话,《四库全书》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修成,所以他在文化上也是有突出贡献的。
嘉庆十年,纪晓岚凭借前朝老臣和他的资历、威望,最终加太子少保、晋协办大学士,而一个多月后纪晓岚就去世了,后世称纪晓岚为“纪大学士”,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获得内阁大学士一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