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这次反制欧盟的背后有什么玄机?又有什么要向特朗普传递的信号呢?
8月13日,商务部网站突然刊登了一条重要消息,文中称,为了对欧盟制裁中国金融机构进行反制,经过国家反外国制裁工作协调机制的批准,中方将依照相关法律,自即日起对两家欧盟的金融机构采取对等的反制裁措施,严禁我国境内的个人和组织与这两家金融机构产生任何交易以及合作行动。
在大约一个月之前,欧盟公布了针对俄罗斯的第18轮制裁措施,其中欧方以“帮助俄罗斯规避欧盟贸易限制”为借口,对黑龙江地区的两家地区性商业银行非法地采取了单方面的制裁措施,从8月9日起,欧盟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被禁止与这两家银行进行交易。
在那之后,中方就此事同欧盟进行了严正的交涉,我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在和欧盟委员会贸易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的会谈中特别提到了此事,并表示欧方的这一做法不符合双方领导人的共识精神,将对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和金融合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中方还敦促欧盟即刻停止这一做法,否则的话中方将会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维护己方的正当合法权益。
但可惜的是,欧盟并没有听进去中方的警告,于是在制裁落地之后,中方的反制也如期而至,而且还更加严厉。根据目前媒体公布的消息,欧盟的制裁措施主要限定在金融机构的合作范围之内,而中国则直接把反制的措施扩大到了境内的所有组织和个人。
不仅如此,中国对于反制对象的挑选也很有讲究,欧盟27个成员国,选择让谁来为欧盟的非法制裁来买单,稍有不慎就会让中国和相关国家的关系受到影响,而最终进入中方反制清单的,是来自立陶宛的UAB Urbo Bankas和AB Mano Bankas两家银行。
选择这两家银行作为反制对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两家银行的规模都不大。根据现有数据显示,这两家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加起来大约为93亿至94亿人民币,和中国遭受无理制裁的两家银行规模相当。这体现了我国对等反制的总体策略,让欧方无话可说,如果中方反制对象的规模远高于国内被制裁机构的规模,很容易被人扣上“借机发挥”的帽子。
其次这两个银行位于立陶宛,虽然在商务部的声明中并没有明确提及为何会选择这两家机构作为反制对象,但是自从2021年立陶宛当局批准台湾在其境内设立所谓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之后,两国之间的关系就已经跌至冰点,双方之间的外交关系被降为代办级,中国驻立陶宛大使馆也改名为“代办处”。
随后立陶宛更是召回了19名驻华的外交工作人员,其在北京的外驻机构已经名存实亡。随后中方也开始陆续从立陶宛撤回外交人员,截至今年5月,中国驻立工作人员已经全部撤离,6月份,中国驻立陶宛代办处发布公告,所有和立陶宛相关事宜将由中国驻拉脱维亚大使馆代办。
可以说,在欧盟27国中,要说哪个国家和中国关系最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如果说哪个国家和中国的关系最差,那么立陶宛绝对榜上有名。中方的这一措施,除了对欧盟的反制之外,也暗藏了对立陶宛加以震慑的意思。
但是中国要震慑的,却并不只是立陶宛和欧盟,这次制裁与反制风波,说到底还是因为所谓的“援俄”而起,最近在这一问题上闹得最凶的就是美国。
不久前,特朗普以购买俄罗斯石油为借口对印度加征了25%的关税,更是叫嚣着要和所有同俄罗斯保持贸易往来的国家断绝一切业务往来,明里暗里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2024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额为2448亿美元,几乎是印度和俄罗斯贸易额的3.5倍,按照特朗普的逻辑,中国很可能因为购买俄罗斯石油承受比印度更大的压力。
但是中国却用这种毫不犹豫的反制措施告诉特朗普,不要以俄罗斯的问题为借口打中国的主意,如果他们真的因此对中国加收“二级关税”,那么中方的反制绝对不会缺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