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泽连斯基
泽连斯基心寒了,美国放出风声,要他移居法国,避免妨碍与俄和谈。那么,白宫想要泽连斯基移居法国,为何着急出卖乌克兰?面对美国放出的风声,泽连斯基听从还是反抗?泽连斯基一旦下台,会面临那些结局?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从白宫要求泽连斯基移居法国说起,为你进行分析。
据美媒2月20日报道,白宫方面提出,泽连斯基应立即离开乌克兰,移居到法国,避免妨碍与俄罗斯的和谈。21日,特朗普表示,泽连斯基对俄乌冲突的谈判“没那么重要”。据俄媒23日报道,美媒给出了一份新版矿产协议,要求乌克兰让出一半的自然资源收入。
第一个问题:白宫想要泽连斯基移居法国,为何着急出卖乌克兰?
首先,乌克兰前线局势持续恶化,俄军在多个战线持续推进,尤其是在东部和南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地区,俄罗斯军队不断占领新的战略要地,乌克兰军队的防线日益薄弱。
若乌克兰局势继续恶化,战争的长时间持续可能导致乌克兰国家能力的进一步削弱,从而影响到西方特别是美国对这些资源的控制。据俄媒2月23日报道,美方新版协议要求乌克兰将50%的自然资源收入,包括稀土、石油、港口收益等让渡给美国,且协议司法管辖权完全归属美国法院。
白宫急于推动泽连斯基下台,是因为其存在已成为美国掠夺乌克兰资源的直接阻碍。若亲美代理人上台,美国可快速落实协议,直接控制乌克兰矿产开采权与战略港口,弥补此前对乌援助的“经济亏空”。这一利益驱动也解释了为何特朗普声称“已非常接近达成协议”,实则通过施压迫使乌克兰让步。
图为美俄会谈
特朗普政府正推动美俄直接谈判以快速结束俄乌冲突,而泽连斯基的强硬立场被视为绊脚石。例如,2月18日的美俄利雅得会谈排除乌克兰与欧盟参与,引发泽连斯基强烈抗议,特朗普则反称其“无资格抱怨”。
白宫认为,若泽连斯基下台并由亲美派接任,乌克兰更可能接受“对俄让步的停火条款”,如承认乌东地区自治或克里米亚归属,从而为美俄和解铺路。此举符合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逻辑,通过边缘化乌克兰,美国可减少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投入,转而将战后重建与防务责任转嫁欧盟,同时向普京释放缓和信号以重塑美俄关系。
美国推动泽连斯基“流亡”的另一深层目标,是削弱欧洲在俄乌问题上的话语权。2月21日,欧盟委员会强调,没有乌克兰和欧盟的参与,乌克兰问题就不可能得到解决,反对美国单方面与俄媾和。若乌克兰政权更迭为亲美派主导,欧洲将被迫接受美国安排的战后秩序,其推动“战略自主”的努力也将受挫。
图为乌克兰敖德萨港口
同时,美国通过矿产协议控制乌克兰经济命脉,可进一步强化对欧洲能源与资源供应链的影响力。例如,乌克兰港口收益的50%若归美国所有,将直接削弱欧盟对黑海地区的经济整合能力。这一策略既符合特朗普削弱北约、降低对欧防务支出的意图,也为其国内选民塑造“结束战争、带回利益”的政治形象。
第二个问题:面对美国放出的风声,泽连斯基听从还是反抗?
泽连斯基的第一种选择是公开反抗美国的压力,采取更为激进的外交博弈策略。他可以通过强化与欧洲盟友的合作,尤其是与欧盟的关系,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据俄媒2月23日报道,英国外交大臣拉米表示,将在2月24日宣布英国对俄罗斯的最大一轮制裁。目前,欧洲国家非常关注乌克兰的安全,表示任何涉及乌克兰的协议都必须有乌克兰和欧洲的参与。
尽管公开立场强硬,泽连斯基仍展现出策略灵活性。在拒绝矿产协议的同时,2月20日,泽连斯基与美国的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会面。并强调,乌克兰同意成立专家组与美国讨论协议条款,暗示可能在安全保障到位后接受部分条件。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面对特朗普对其“不举行选举的独裁者”指控,泽连斯基虽援引57%的民调支持率反击,但也暗示若安全保障到位,可能同意提前选举,为下台留出空间。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既避免与美彻底决裂,又为争取欧洲支持赢得时间。
另外,泽连斯基还可能通过舆论和合法性塑造,进一步强化自己在国内外的政治支持,反击特朗普等人对他“独裁者”标签的攻击。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朔尔茨等欧洲领导人公开驳斥特朗普的“独裁者”指控,强调泽连斯基是乌克兰合法总统,且在战争期间暂停选举符合国际惯例。
第三个问题:泽连斯基一旦下台,会面临哪些结局?
若泽连斯基因外部压力或选举失利下台,其个人可能面临“流亡、审判甚至暗杀”的威胁。俄罗斯已多次将泽连斯基列为“战犯”,梅德韦杰夫甚至预言其结局是“流亡或公开处决”。俄方声称将成立国际法庭追究其“战争责任”,类似纽伦堡审判的模式可能被用于合法性打击。美国若与俄罗斯达成妥协,也可能抛弃泽连斯基以换取谈判筹码,使其成为“替罪羊”。
图为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
乌克兰国内亲俄或亲美势力可能推动对其“叛国”或“腐败”的指控。例如,前外长库列巴警告“签署割地协议者必遭清算”,而泽连斯基政府被曝光的海外资产与腐败丑闻,可能成为政敌攻击的焦点。此外,若亲美派领导人,如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上台,泽连斯基可能被迫流亡以躲避政治报复。
泽连斯基下台后,乌克兰的领土主权可能进一步受损,美俄博弈将主导战后安排。 美俄已就“乌克兰选举后签署和平协议”达成共识,新政权可能被迫接受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的“既成事实”。
特朗普政府倾向于推动对俄让步以结束冲突,而亲美政权为换取援助,可能签署资源协议,如稀土、港口收益的50%归属美国,导致乌克兰经济命脉被控制。 美国可能通过边缘化乌克兰,将战后防务与经济负担转移至欧盟。例如,英国提议向乌派遣维和部队,但法国明确反对直接介入冲突前线,凸显欧洲内部分歧。
图为乌克兰士兵
泽连斯基下台可能触发乌克兰国内政治分裂与军事失控,加剧社会混乱。乌军士气已因反攻失利与援助缩水严重低迷,若亲美政权合法性不足,军队可能倒戈或分裂为地方军阀。例如,前五角大楼顾问麦格雷戈预测,泽连斯基被政变推翻的概率高达15%。
乌国内极端势力可能借机煽动反俄情绪,拒绝接受领土让步,甚至发动针对未来可能演变的亲美政权的暴力活动。此外,亲俄与亲欧派的地域对立如乌东与西部,可能演变为内战,重演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的分裂模式。
综合而言,白宫急于出卖乌克兰,一方面是收回利益,另一方面是战略考量,尽快结束俄乌冲突,将目标转向印太地区。对此,泽连斯基可能会进行公开反抗与外交博弈,也可能会选择有限妥协,比如与美国商谈签署矿产协议。泽连斯基一旦下台,乌克兰国内会面临内乱,他自身可能会被迫流亡。
作者:常有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