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海局势又热闹了。一边是菲律宾在国情咨文里对南海问题“避而不谈”,转头却向中国提了个“要求”;另一边,中国国防部直接甩出一句硬核定性——“菲律宾是南海的麻烦制造者、危险制造者”。这波操作,让原本就紧张的南海局势再添一把火。

1.马科斯“避谈中国”,却暗戳戳搞小动作

7月28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发表了任内第四次国情咨文。这场演讲时长仅1小时10分钟,堪称“史上最短”,但内容却相当“丰富”——对中国只字未提,反而反复强调“菲律宾是所有人的朋友,不与人为敌”,还装模作样地说要“保持克制与耐心”。

拒绝退出南海,马科斯避谈中国,菲律宾反提一个要求,我国防部公开对其定性,信号强烈

马科斯(资料图)

这番表态被菲律宾国内媒体解读为“向中国释放和解信号”,但转头总统府文官长贝萨明就跳出来“打脸”,明确表示“菲律宾在南海立场不变”,还要求中国在其非法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内“自我克制”。更离谱的是,菲方自己不仅不撤出非法侵占的南沙岛礁,还打算继续跟美澳日印加强军事合作。

这波操作,妥妥的“两面派”——对外装“和平鸽”,对内继续搞对抗。

2.菲律宾反提“要求”,还想让中国让步?

菲方不仅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总统府文官长贝萨明公开宣称,菲律宾对中国“依然友好”,但中国必须“付出相应的回报”。

啥回报?菲方要求中国在其非法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内“自我克制”,但自己却拒绝撤出非法侵占的岛礁,也不打算放弃跟美澳日印的军事合作。这哪是“要求”?分明是“霸王条款”——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拒绝退出南海,马科斯避谈中国,菲律宾反提一个要求,我国防部公开对其定性,信号强烈

南海(资料图)

更过分的是,菲方还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说事,声称自己“拥有专属经济区权利”。但问题是,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张早在公约签署前就形成了,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从来不是菲律宾的固有领土。菲方这波操作,纯粹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借国际法炒作“合法性”,实则毫无历史和法理依据。

3.中方定性“麻烦制造者”,信号强烈

面对菲方的无理取闹,中国国防部7月30日直接甩出一句硬核定性——“菲律宾是南海的麻烦制造者、危险制造者”。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要知道,中国外交向来谨慎克制,用词精准,这次直接给菲律宾贴上“麻烦制造者”的标签,意味着什么?

第一,中方对马科斯政府彻底失望。此前中方多次释放善意,希望菲方回到谈判桌,但菲方不仅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非法侵占岛礁、勾结外部势力挑衅中国。

第二,中方反制措施已箭在弦上。7月29日,解放军南部战区在黄岩岛周边开展高强度战备巡逻,明确宣示“依法加强有关海空域管控”。这不仅是军事威慑,更是对菲方的直接警告——别逼中方动手。

第三,南海问题已触及中国核心利益。菲方若继续充当美国“马前卒”,甚至部署美制导弹,推高地区紧张局势,中方必将采取更强硬措施。

拒绝退出南海,马科斯避谈中国,菲律宾反提一个要求,我国防部公开对其定性,信号强烈

南海(资料图)

4.菲律宾的战略误判:打“南海牌”换美国支持?

菲方以为抱紧美国大腿就能在南海问题上“讹诈”中国,但现实很骨感。

一方面,经济上菲律宾严重依赖中国市场,80%以上的贸易往来都靠中国,打“南海牌”只会自断财路。上周菲方访美,结果被美国征收19%关税,同时还要向美国“零关税”开放市场,这波操作堪称“赔了夫人又折兵”。

另一方面,军事上菲方甘当美国“棋子”,但美国的安全承诺向来“口惠而实不至”。菲方部署美军基地,不仅没能增强自身安全,反而让南海局势更加动荡,最终可能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结语:菲律宾若执迷不悟,代价自负

中方的定性已经很明确了——菲律宾若继续挑衅,中方反制措施必将升级。南海不是域外势力的角斗场,更不是菲律宾“讹诈”中国的筹码。

如果马科斯政府执意充当“破局者”,最终的代价,恐怕不是菲律宾能承受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