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白宫发布的文件显示,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的10%关税将于5日生效。此外,特朗普将对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征收不同的、更高的“对等关税”,这些措施将于9日生效。文件还称,特朗普拥有“修改权限”,可以视情况提高或者降低关税。
可以看到,在当日长达48分钟的讲话中,特朗普手中拿着显示各方新关税税率的一块大展板展示,根据白宫稍后发布的图表可以看到,美国的欧洲和亚洲贸易伙伴受冲击更大,譬如,其中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分别被征收46%、49%和48%的所谓“对等关税”,欧盟、瑞士和挪威分别被征收20%、31%和15%的对等关税。
此前,众多国际机构组织负责人就表达了对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的担忧,而多个贸易伙伴已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予以回应。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洛夫利表示,特朗普宣布的关税 “比我们担心的要糟糕得多”。她说,如何实施这些关税尚不清楚,但这对全球“贸易路线的改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何计算?谁受冲击更大
据新华社报道,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对媒体说,“对等关税”“不完全对等”,美国将收取其他国家和地区“向我们收取关税的大约一半”。“对我们不好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将计算总额,包括非货币壁垒。”特朗普称。
特朗普展示了一张标注“对等关税”的大幅表牌,写有美国计划对哪些贸易伙伴征税以及征多少关税。其中,英国10%,巴西10%,澳大利亚10%,菲律宾和以色列17%,欧盟20%,日本24%,韩国25%,印度26%,南非30%,瑞士31%,印度尼西亚32%,斯里兰卡44%,越南46%,柬埔寨49%……
从整体公布的国家和地区可以看到,在没有放过任何国家的同时,美国的亚洲和欧洲贸易伙伴受到的冲击更大。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副主任、前美国贸易代表处代理副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说:“亚洲国家看起来尤其像是在火线上。”
长期在美国进行亚洲-美线业务的航运业资深人士罗杰全程观看了特朗普的发言。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可以看到在亚洲对东南亚几个国家的所谓对等关税都在40%以上,而美国从上述国家的进口量也是非常很大的,再考虑到汇率因素,这个加关税幅度是较为惊人的。
他还对记者表示,可以看到此次美方对日韩“也没放过”,对日韩加税也超过20%的程度,而据他观察,由于一些原因,这几年其实韩国对美的出口增加是非常明显的。
根据白宫随后的声明显示,所谓最低基准关税将于周六(5日)午夜后生效,而更高的关税将于4月9日开始征收。目前加拿大和墨西哥已经面临25%的关税,这些关税将继续有效,而只要单独关税有效,美国的这两个贸易伙伴将不受新关税制度的约束。此外,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促成的美墨加协定(USMCA)所涵盖的商品豁免将继续保留。
据新华社报道,特朗普还说,从3日开始,美国将对所有外国制造的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汽车关税将涵盖汽车、轻型卡车、发动机、变速器、锂离子电池以及轮胎、减震器和火花塞电线等较小的零部件。其中针对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不迟于5月3日开始征收。
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表示,汽车关税还将覆盖所有进口电脑,包括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税率为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法学院教授,世贸组织(WTO)教席联席主持人纪文华近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经济角度来看,推行绝对的对等关税并不一定会带来实际收益。美国如果强行推行‘对等关税’政策,可能不仅无法获得长期利益,反而会加剧全球贸易摩擦,使整个国际贸易体系受到损害,这是各方都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谁来买单?谁会反制
纪文华认为,在WTO体系下,“互惠”原则确实存在,但它并不等同于关税上的绝对对等。
“WTO的互惠原则强调的是一种综合的平衡,确保各成员在整体贸易体系中都能获益,而不是简单地在双边贸易关系中进行关税数字上的一对一匹配,也不是双边贸易额上的对等。”他解释道,如果美国坚持推行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就意味着单方面提高对某些国家的关税,试图迫使对方作出相应调整,这实际上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破坏了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性。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研究部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崔凡在近期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WTO的对等原则,实际上强调的是权利义务的总体平衡,与特朗普所界定的对等并不一致。
崔凡介绍道,WTO的约束关税是各成员通过“以市场换市场”的方式,基于对等原则谈判所得出的结果。WTO还要求不断推进贸易谈判,从而实现动态的对等。
与之相比,特朗普方面界定的“对等”概念范围极其狭窄,譬如“他只说美国的乘用车关税是2.5%,不谈皮卡车关税是25%”等等。崔凡表示,美国的货物贸易大幅逆差缘于其国内财政的失衡和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特朗普希望既强化美元国际货币地位获取铸币税,又实现贸易平衡,“甘蔗两头甜”,这是做不到的。
当地时间4月2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批评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关税政策为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是拉加德本周内第二次就美国关税政策发表看法。
据央视报道,拉加德此前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即将实施的关税政策将开启欧洲走向独立的道路。拉加德称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在短期内损害经济,并重申了欧洲央行的预测,即如果欧洲对美国的措施进行报复,其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会下降 0.5%。
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3月3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活动带来风险,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IMF在4月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时可能小幅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贸易紧张局势可能让美国经济增长受挫。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此前表示,欧盟有强有力的反制计划,必要时将反击美国关税政策。冯德莱恩还表示,美国广泛加征关税只会让国际贸易状况变得更糟。
加拿大总理卡尼4月1日表示,加方拒绝一切试图削弱加拿大的企图,如果美国对加拿大额外加征关税,加拿大将对此进行报复。墨西哥总统辛鲍姆4月1日称,美国的加征关税政策将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墨西哥将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人民和就业。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则在美方发表声明后表示,该关税毫无逻辑可言,违背了(美澳)两国伙伴关系的基础。“这不是朋友的行为。”不过他补充说,不会采取反制措施。
要看到,许多经济学家已警告称,因关税造成的价格上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很快到来,而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任何收益可能需要数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实现。
但特朗普及其贸易顾问认为,关税将鼓励企业将制造业务转移到美国,重建美国的工业基础并创造就业机会。在此期间,他们恳求公众保持耐心,称任何短期的经济痛苦都值得用来重塑经济。
这对长期以来对通胀感到厌倦的美国人来说可能很难:美国3月份的消费者信心降至2021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最近一份民调则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成年人不赞成特朗普对经济和通胀的处理,近三分之二的人表示,特朗普政府没有足够重视降低物价。
罗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特朗普政府的意图就是要增加财政收入,“让制造业回流是一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或许制造业能回来一些,但是绝对达不到其所鼓吹的程度。“企业回来美国干工程,怎么可能?”他称。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