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从百年洋房到非遗格瓦斯:中西文化在哈尔滨交融
22
0
相关文章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新华社哈尔滨6月10日电(记者吴燕霞)在有着百年历史的拜占庭风格建筑索菲亚教堂前的广场上,有的游客身着西式华服,手持“魔杖”或肩负白鸽,扮成“公主”“女王”,请摄影师拍上一组大片;有的游客成群结队走进教堂,边走边举起手机自拍。
去年冬天,哈尔滨文旅火爆“出圈”,索菲亚教堂与其上方的“人造月亮”构成梦幻美景,成为这座“网红”城市“宠溺”游客的一个符号。
“90后”摄影师郑义在索菲亚教堂附近开了一家旅拍店。他说,哈尔滨独特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元素,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穿礼服拍照。
被称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哈尔滨,自诞生之日起,便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筑,这里逐渐成为国际性商埠。俄国的毛皮、法国的香水、德国的药品以及各国干鲜果品均有出售,不亚于一个国际商品博览会。
在索菲亚教堂百米之外的中央大街,汇聚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等西方建筑风格的建筑,是名副其实的“万国建筑博物馆”。2021年7月,哈尔滨市启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专项课题研究。目前,当地已对580余栋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了数据采集、整理,每一栋建筑都有一个二维码,供人们了解建筑信息和背后的故事。
哈尔滨城史文物馆馆长杨伟东认为,哈尔滨有很强的包容性,大方接纳了外来文化并融合创新,中西方文化交融成为城市记忆,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这种交融也体现在饮食中。初夏时节,漫步在绿意盎然的中央大街,来一瓶冰凉的格瓦斯是地道的消暑良方。这种来自俄罗斯的饮料早已在哈尔滨落地生根,知名品牌秋林格瓦斯的俄式传统制作技艺还入选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小时候,一瓶格瓦斯加一个面包,就是最好的一餐。”哈尔滨秋林饮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边江说,为了适应中国消费者,公司改良了格瓦斯的口感;针对消费者的健康需求,还推出了低糖、无蔗糖的新品。如今,格瓦斯已成为哈尔滨人喜爱并常备家中的饮料。2023年,秋林格瓦斯销量达5.3万吨,销售额约3亿元。
许多人来到哈尔滨,都会不自觉地被这座城市的艺术氛围吸引。哈尔滨是中国最早引入西方音乐的城市之一,1908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
在哈尔滨音乐博物馆,1500多种中西乐器集于一堂,不同民族音乐在这里奏响,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激荡。“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我们的文化正是建立在多元交融的基础上。”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长苗笛说。
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也丰富了市民的生活。近日,来自哈尔滨芭蕾舞团的表演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礼堂表演了经典芭蕾舞剧、交响芭蕾、现代芭蕾等精彩剧目。此次演出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将高雅艺术免费带入中小学和高等院校。
“在哈尔滨,遇到这么多熟悉的建筑、美食和艺术让我感到非常亲切。”29岁的萨沙是一名俄罗斯留学生,正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建筑学博士学位。萨沙说,博士毕业后,自己非常希望留在中国工作,成为一名“中国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