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非税收入约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前11个月的非税收入已经超过了2023年全年3.566万亿的规模。其中,10月和11月非税收入增速均在40%左右,创下了历年的最高速,反映了全国各地罚没收入的疯狂。

从非税收入的历史数据看,2010年之前全国非税收入刚接近1万亿元,到2014年就突破了2万亿,2016年达到2.9万亿,但随后2年下降,到2019年又激增至3.24万亿,突破了3万亿大关。2020和2021年非税收入下降,都低于3万亿,再转到2022年又突破3万亿,到2024年,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速,今年非税收入会突破4万亿。

从2010年的1万亿,到2021年的4万亿,短短11年的时间,增长了3倍,中国的非税收入不仅跑赢了GDP,更跑赢了财政,更把居民收入增速远远抛在后面。这根曲线如果是居民收入增长曲线,那该有多好啊!

媒体:疯狂的罚没收入惊动了国务院

全国各地的非税收费都大幅增长,一些地方为了增加罚没收入,不惜开启了“远洋捕捞”模式,派出公安跨省追捕企业家,采取“以罚代刑”等方式对一些企业和企业家重罚,造成了一些企业家的不安和恐慌,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

不正常的非税收入增长,引起了国务院的重视,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要强化执法监督,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大量异地执法、大额顶格处罚等情况,审查核实相关执法行为,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国务院还提出,2025年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对于一些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违规办案、粗暴执法、小罪重罚等行为进行严查。

媒体:疯狂的罚没收入惊动了国务院


人民日报也发文:“远洋捕捞”式违规执法的黑手必须斩断。文章提出对于远洋捕捞,必须拿出雷霆手段、依法依规予以清除。人民日报指出远洋捕捞行为严重侵害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侵蚀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是对法治的破坏,也是对一地营商环境的污染。

媒体:疯狂的罚没收入惊动了国务院

为什么今年的非税收入会增长这么快?地方政府为什么热衷罚款?

根本的原因就是地方财政没钱了,正规渠道收到不钱,那只能走歪门邪道了。疫情叠加房地产转型,土地和房子卖不出去,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破产了,但是人员工资、社保和疫情防控等的刚性支出增加,严重的收支倒挂,再加上前些年大规模城市建设欠下的大量债务,不少地方政府财政处于崩溃边缘,甚至工作人员工资也难以保障。

其次是公检法的趋利性执法,罚没收入是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分配的,除了大头上缴财政,执法机关和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利,所以执法机关和个人都具有很强的执法积极性。一些地方公安养了规模庞大的辅警,这些辅警人员的工资都必须靠罚没收入来支付,所以具有很强的罚款冲动。

非税收入大幅增加绝对不是好事,受伤的是企业家和每个老百姓,也伤害经济发展环境和政府公正形象,类似“内蒙古警察远赴海南执法”“农户运1500元柴油自用罚款3万”“交警凌晨5点贴罚单”等新闻频出,让人看到了罚款经济的疯狂,必须到了严管的时候了。

补充小知识:

1.什么是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财政性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税收入包括哪些收入?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彩票公益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主要包括三类收入:

一是财政预算内的非税收入。 (1)国有企业上缴利润; (2)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 (3)各种专项收入,如教育费附加收入; (4)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 (5)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收入; (6)事业收入、公产收入; (7)罚没收入; (8)行政性收费收入。

二是财政预算外的非税收入。(1)国务院或财政部、国家计委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2)由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财政、计划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

三是游离于财政之外的政府各部门的收费和集资、摊派。如一些地方政府征收的环境卫生费、路桥过路费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