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志愿,冲破“信息萤房”,跃出“井底”报志愿(上篇)

——2024高报师教程(15)

高考完毕,有个家长召来七大姑八大姨,商量如何给孩子选个最好的专业。

大舅妈说:“报临床医学最好,将来不愁就业,收入还高。”大舅是医生,大舅妈是护士,收入颇丰,在一干亲戚中,很有话语权。

大姨妈说:“当个老师也不错,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工作稳定,还有寒暑假。如果报个公费师范生,更是上学不花钱,毕业包分配,还免去了未来求职之忧。”大姨妈是位教师、高级教师,很有威望。

大姑妈说:“一定要报一个能考公务员的专业,将来可以进机关。”大姑夫是局长,大姑妈的话极具权威性。

一屋人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各有其理,争执不下。

最后,问孩子自己想报什么专业?孩子说:“你们这些人啊,眼里除了医生、教师、公务员,还有没有第4个职业,这些我都不学,我学考古学……”

这听起来像个段子,但在高考志愿问题上,却是不少家长和考生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县城以下、农村考生尤甚。

高度决定视野,环境决定观念囿于井底,看见的只能是井口大的一片天。

在为孩子参谋志愿时,不少家长总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用自己的亲历,为孩子选择一个自认为“轻松有面收入高的” 专业(职业)。这实际上是将孩子的高考志愿封闭在了“信息茧房”中。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在高考志愿填报上,有4个“信息茧房”:一是“经验茧房”,二是“舆论茧房”,三是“智能APP茧房”,四是“专业指导茧房”,许多考生和家长会自觉不自觉地掉入这些“茧房”之中。

比如本文开头案例中,选医生、当老师、考公务员等建议,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经历、经验出发得出的结论。

应该说,人生不易,一个人从大半辈子、甚至一辈子亲历的艰难困苦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很是宝贵,对自己和他人也很有借鉴意义。但与此同时,也不得不说,这些经验教训也会在人的脑中结成“经验茧房”,固化了思维,使其面对未来道路时,固步自封,只想重走自己亲历过的“好路”,而不知前面有多少条“新路”“大路”“高速公路”。

舆论茧房”通俗地讲就是“听他人说”“盲目跟风”“随大流”

有家长说,我不独断专行,我不犯经验主义错误,现代信息如此发达,我上网搜搜啥都有,我看看大家怎么看,怎么说:

——哦,计算机好,就业率排名第一,那咱就报计算机;

——哦,“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不好学,不好就业,咱不报;

——某某峰说,“没有人脉,千万别学新闻学。”咱一个农村孩子,哪有什么人脉,就别学了……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种做法,看起来很开放,很谦虚,却是没有主见,受社会舆论影响,盲目跟风,相信他人的话,特别是所谓专家的话,被“他人说”牵着鼻子走,也是一种“信息茧房”。因为,同一个专业、同一个职业,同一所大学,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看法,而且每个人都是从自己角度去考虑,所以,他人看着好、学着好、就业好、赚钱多,却并一定适合你,这个“茧房”是“经验茧房”的扩大化,“房子”虽然大了,但仍被“茧”束缚着。

有家长说,现代电脑、手机上都有志愿填报智能APP,花钱下载注册一个,省力省事又准确。

是的,当下,各种志愿填报APP确实智能,输入你的分数,兴趣、爱好,去向(省内外等)等条件后,就会给推荐出96个志愿,而且每一个志愿都很“符合”你的想法。

表面上看,APP给推荐的这些志愿没问题,都是按你的“意愿”推存的,但岂不知,正是这种“推荐”,把你带入了“智能APP茧房”。

因为,同样的分数,冲稳保区间范围内“适合”的专业、院校少则几百个,多则上千个,本省,外省同类专业、同级别院校,有许许多,智能APP推荐给你的,只不过是其中的96个,即便不满意,“再换一批”,也是有限的。

这就像到商店里买衣服,店里本来有100件,样式有长的、中长的、短的、超短的等各式各样,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更是五彩缤纷。可是,你嫌麻烦,图省事,就找个推销员,推销员于是根据你的要求“随机”拿给你几件中长的、红色和黄色的,让你在这几件中选。虽然店里最长的那件你穿上最好看,绿色的那件披在你身上更适合,但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自然就与最好、最合适失之交臂了。

所以,“智能APP茧房”,其实缩小了你志愿的可选范围。

最后说一下“专业指导茧房”。有家长说,志愿辅导既然这么复杂,这么多坑,那咱自己填不了啊,“专业的事就找专业的人干吧”,反正咱也不差钱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较为正规的志愿指导机构对志愿填报方法、投档录取规则,专业院校等 方面情况比较了解,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潜质等情况,做出比较适合孩子未来发展的志愿规划。

但可惜的是,当下志愿指导机构良莠不齐,因为志愿填报每年就这一个月,很多志愿指导机构不会聘来专家发12个月的薪资却让他们闲11个,因此,所谓的“高报师”多是临时招募的一些人员,甚至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和你“一对一”后,多也是用智能APP给你选择,然后再交给你去斟酌,换句话说,你只不过是花钱顾了一个人给你操作APP而已。

另一方面,选择志愿是一件很复杂的事,需要长时间、一次次、不断地筛选、比较。这个筛选比较过程,一定要考生个人参与才有效,否则,志愿不过是筛选者的志愿,而非是考生的志愿了。

志愿指导机构老师面对那么多考生,会有那么多时间只和你“一对一”反复讨论吗?所以,很多考生和家长是在志愿指导机构交了钱,“领回”了志愿,然后回家自己再琢磨,或是再找人给参谋,而这时参谋志愿的主体,却是在志愿指导机构给出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动大不动,增增补补,不敢“大动”,唯恐破坏了高价买来的“专业性”,所以,“专业指导茧房”更是钳住了考生和家长的思维和想象,将自己的志愿交给了他人。

如何冲破“信息萤房”,跃出“井底”报志愿,请看下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