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说到枭雄,都会提到曹操,他雄才大略,骁悍有野心,北方在他的手中得到了统一。 野史中提到一则轶事,曹操曾经在自己最宠爱的小妾房中休息,可在醒来之后,他却举剑杀死了小妾,这究竟是为何呢?

在旁人看来,这是奸雄所为,毕竟曹操有一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疑心病大佬 曹操出生在东汉末年,此时宦官专权,世家大族把持朝政,民不聊生,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父亲曹腾是宦官的养子,在汉灵帝时成了太尉。曹操是个妥妥的官三代,年轻时不爱读书,放荡不羁,不修品行,当时的人都不看好他。 董卓来洛阳,朝内局势发生了变化,曹操决定逃出洛阳,回家乡去招募军队。路上他借宿在父亲的好友吕伯奢家,主人不在家,吕家人热情招待了他。

曹操一路逃难,提心吊胆,非常紧张,他本性又多疑,在屋内休息时听到了后院的磨刀声,还有人在说“捆起来杀了。 曹操心里大惊,立刻拿上武器,见到吕家人就杀,瞬间将吕伯奢的家人全部斩杀。 等到他冷静下来,才发现吕家人,其实是为了招待他,张罗杀猪宰羊,曹操知道自己杀错了人,但是错已经犯下了,他毫不后悔。 事后他说出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叫天下人负我。”的名言。

曹操这残暴行为的背后隐藏着深意,他就凭着这一份残忍,在三国的乱世生存下来。 他在宠爱的小妾房中休息,曹操醒来之后,出人意料地杀死了小妾。 大家都很惊诧,小妾做了什么? 小妾没有遵守允若,在规定时间叫醒曹操,而是擅自做主,让曹操继续睡觉。

没有想到曹操醒来后,很是愤怒,拔出佩剑,杀死了小妾。 曹操对于违抗命令的人,心生不满。曹操实行了军法,将不遵守规定的小妾杀了,让部下以儆效尤。 站在曹操的角度,任何违抗命令的人,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样才能维护他的权威,虽然冷酷无情,也是最直接的办法。 曹操的疑心是他所处的位置决定的,高处不胜寒。 挟天子以令诸侯 大汉300年,国运衰败,汉灵帝时,皇帝早就是一个摆设了,没有了实权。在老百姓眼里,皇帝是正统,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忙着瓜分天下占地盘,皇帝都被扔在一边。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权力落到外戚何进手中,宦官和外戚两派争权夺利,朝廷血雨腥风。 来解围的董卓趁机掌权,风向变了,曹操逃出洛阳,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公元190年,袁绍组织了一个联盟讨伐董卓,董卓决定将汉献帝迁都去长安,下令将洛阳破坏殆尽,几百年的皇城变成了荒地,百姓流离失所。

汉献帝为了活命不得不逃出长安,曹操抓住时机,提前一步接纳了汉献帝,定都许昌,于是手中有了正统的权力, 曹操在这时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力,就出师有名,他以许昌为基地四处扩张,四年时间就打到了黄河以北。 北方此时权势最大的是袁绍,他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家族,兵强马壮。 曹操比他手中多了一张正统的牌,胜算就多一分。官渡之战前,双方都想收服张绣,面对这个情况,张绣和谋士商量该投奔谁。

贾诩劝他投奔曹操,因为曹公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重要的理由。 唯才是举 曹操之所以能统一北方,打败强大的袁绍,靠的就是人才。他对人才求贤若渴,对人才的标准也有自己的定义。 平定乱世的有用之才和安定时期的人才是不同的。 他一直强调人才要有德,这个德与一般德品德是有区别的。 在曹操看来,在战场上不让士兵枉死,平时治理天下让老百姓有饭吃不挨冻,这就是有德行的人。

曹操虽然生性多疑,但他明白要完成大业,靠的就是人才。 公元210年到217年,曹操先后下达了三次"求贤令",他的人才观也是适应当时的情况,所以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人才优势。 他打破世家门第观念,提拔寒族,出身底层的人,哪怕这个人不符合当时道德观念,在他眼里于是可用之才。 曹操要去解决的是东汉延续百年的的豪强问题,他要收回权力,加强集权。

他从底层选拔了一些能力不错的武将,还有谋士。这些人为他筹谋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屯田等策略让曹操受益匪浅。 曹操对于人才的胸襟也如同海纳百川,不计前嫌,不计旧怨。 他对人才的收复和使用,连善于用人的对手孙权都十分钦佩。 即使是对于继承人的选拔,曹操也是让他们竞争,他始终相信有实力的才能继承位置。 收拢人心 他对人才的容忍度更高,只要不触及他的底限,他绝对不会对人才下手。

公元199年,官渡之战爆发,双方打得焦灼,始终没有分出胜负。 此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家眷犯法被抓,他心中恼怒,一气之下投奔了曹操。 许攸到来立刻给曹操献计,让他烧了袁绍的在乌巢的粮草,结果曹操获得胜利,统一了北方。 官渡之战后,兵士们在袁绍帐中发现了,大量曹操手下写给袁绍效忠的信件,结果曹操没有看一把火将这些信都烧了,让自己部下都放心了。

曹操原本可以一一惩处这些私下留后路的人,但他爱惜人才,心胸格局大,选择放过他们。 可见曹操是善于笼络人心,利用各种机会展现他宽以待人的一面。 最有名的是徐州战败后,刘备独自逃跑,关羽被俘,他为了保护嫂子,向曹操提出了三个条件,众人以为会激怒曹操,可没有想到他欣然应允。 之后关羽在曹营深受重用,知道刘备的去向之后,就不辞而别找大哥。

对于曹操而言,关羽回到刘备处,无异于放虎归山。 但关羽去意已决,强求也是留不住的,曹操有两个选择,可以派人杀了关羽,或者放他走。曹操考虑多时,还是成全了关羽的忠义。 他这一招其实是收拢人心,大家都看到曹操是怎么对待关羽,这个活生生的例子给曹操手下的大将上了一课,收拢了他们的心。

此刻曹操也没有想到,几年后华容道上自己穷途末路,关羽放了他,扭转了三国的走向。 结语 曹操为之后魏国完成统一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虽然他残暴多疑,为了立威将自己的枕边人都能杀害,但对人才又是十分珍视。 乱世中,曹操的无情成就了霸业,后世人们对他评价褒贬不一。 #曹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