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落幕之后的台海,上演了一出 “一和一硬” 的大戏。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喊话大陆:解决台湾问题不要使用武力!
同时,民进党当局也突然跳出来“喊话”大陆,居然要求中方“立即停止在台岛声称的专属经济区内的石油钻探”。
这一举动,让外界感到相当诧异——大陆刚展现完军力,那边一唱一和,这到底是底气十足,还是不自量力?
消失的“和平”二字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看着对岸展示出的那些崭新装备,心里五味杂陈。
他得承认,这确实展现了中国今非昔比的国防硬实力,甚至说这是“两岸共同的骄傲”。这话听着敞亮,但话锋一转,他又赶紧补上一句,恳切地希望大陆千万别动武,大家还是坐下来谈谈,用协商解决问题。
这番话的背后,是岛内民众日益加剧的“战争焦虑感”。宋楚瑜想做的,就是给这口沸腾的民意高压锅稍微降降温,安抚一下大家。可问题是,时代变了。
当大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涉台部分的措辞悄悄地从“推进和平统一”变成了“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那消失的“和平”两个字,已经让宋楚瑜的呼吁显得有些一厢情愿。
这更像是一种单方面的期盼,因为在东沙群岛附近,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钻井平台已经作业好几个星期了。实际的行动早已超越了纯粹的口头沟通阶段,这让宋楚瑜的“沟通协商”论,听起来更像是一张无法登上新航程的怀旧船票。
民进党想硬碰硬?
阅兵的轰鸣声还没完全散去,民进党当局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上演了一出强硬对抗的大戏。他们高调地向大陆喊话,要求立刻停止在他们声称的“专属经济区”里钻探石油。
这架势,摆明了就是要硬碰硬,制造一场舆论风波。
可这场秀的观众,首先是岛内的自己人。赖清德在党内的日子并不算顺风顺顺水,比如他想罢免党内大佬柯建铭却没能成功,这让他的威信受了点小挫折。
怎么办?对外强硬就成了一剂立竿见影的猛药,既能转移内部矛盾,又能塑造自己“捍卫主权”的强人形象,一举两得。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搬出的理由。一个天天把“台独”挂在嘴边的政党,居然一本正经地引用起适用于主权国家的国际海洋法来跟大陆理论。
这种操作上的逻辑分裂,把他们的投机心态暴露无遗。一边搞分裂,一边又想享受主权国家才有的法律红利,这算盘打得实在太精明,也太矛盾。
为了配合这出戏,他们早就下令禁止岛内人士跑去大陆看阅兵,还轻蔑地评价这场盛大的仪式是“用枪杆子纪念和平”。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对抗的姿态做得很足,目的就是煽动对立情绪,至于问题本身能不能解决,似乎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拐点来了,谁还能装睡?
就在一片喧嚣中,一些更冷静、更专业的眼光,正在穿透迷雾,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台军退役中将张延廷就抛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中美军事力量对比的“拐点”已经出现了,外部势力想插手台海,恐怕已经是有心无力了。
他的这番话可不是空穴来风。阅兵式上那些首次亮相的鹰击-21、巨浪-3等反介入/区域拒止武器,就是他“拐点论”最坚实的证据。
这些装备明明白白地告诉外界,想来干涉,得先掂量掂量自己付不付得起代价?
这种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也开始悄悄影响岛内的政治风向。在野的国民党就表现出一种很拧巴的双重策略。
一方面,党团总召傅崐萁带着27名“蓝委”跑到日本,卖力地推动台湾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还是在走寻求外部支持的老路子,想给台湾多找几根救命稻草。
但另一方面,国民党内部的党主席选举中,风向却在悄然转变。候选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强调自己的“中国人身份”,重新谈论“两岸同属一中”。
这看起来像是一种政治上的转向,是对新现实的一种被动适应。当军事上的天平已经倾斜,政治上的论述也不得不跟着做出调整。
就连岛内的一些专家,比如钟志东,也开始忧心忡忡地分析,大陆在东沙的钻探行动可能不只是为了石油,也许那个钻井平台随时都能被改造成一个军事前哨基地。
这种担忧,本身就是对大陆实力和决心的一种默认。
宋楚瑜口中 “两岸共同的骄傲” 与 “协商止战” 的期盼,终究停留在口头层面。
当大陆涉台表述从 “推进和平统一” 转向 “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当东沙海域的石油钻探成为既定事实,“和平” 二字的消失并非放弃和平意愿,而是对 “台独” 分裂势力与外部干涉的清醒回应!
结语
九三阅兵就像一声惊雷,把台海两岸多年来那种心照不宣的旧默契给彻底震碎了。台湾内部传来的回响,不是整齐划一的应和,而是一片混杂着怀旧祈愿、虚张声势和清醒叹息的噪音。
当信息的壁垒被打破,当成千上万的民众通过直播亲眼看到了对岸的军容,那些政治人物们的各色表演,最终都得回到现实。
如今的台海,早已不是 “谁能装睡” 的模糊阶段。统一,已经从一个遥远的口号,变成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进行时”。大陆的国防实力足以粉碎任何分裂图谋,“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的大势,不会因任何政治戏码而动摇。
参考资料:
宋楚瑜:九三阅兵告诉全世界,再没有任何人可以欺负中华民族-台海网-2025-9-3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