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室,在一节数学计算课上,听见阳阳大声叫喊:“老师,乐乐又不愿意借笔给我!”。乐乐则手里握着一支自动铅笔,犹豫地伸出又缩回。老师看洋洋手中没有铅笔,就递给他一支铅笔。可洋洋说:“我和乐乐是好朋友,我要和她分享她的自动铅笔。”乐乐低下头轻声嘀咕:“经常用我的,自己不背书包,不带自动铅笔来!”老师问乐乐:“今天你愿意再和洋洋分享一次笔吗?下次他带来了你们再分享他的好不好?”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老师经常会遇到这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在学校和小朋友经常发生矛盾,在家和邻居家小朋友总是有摩擦……父母都想让孩子能够拥有和小朋友之间稳固良好的关系……这时家长就可以从“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入手。
一、幼儿的社会性学习
在特定社会文化教育背景下,幼儿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对自己、他人此会群体及其关系的初步认知,形成些良好的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的过程即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历程,是幼儿在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中逐渐摆脱原来单纯的自然人而成为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个体的过程。
幼儿从一个相对封闭的母体环境里呱呱坠地,来到丰富多彩和不断变化着的人类世界,逐渐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及社会关系紧密联系在起。幼儿要由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要不断适应社会,必须时时刻刻与社会进行接触交往,即与周围的人们交往,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观察并探索客观世界,了解社会事物与现象;接受社会群体行为规范的约束,使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等。这也意味着,幼儿只有不断地获得社会性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因此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便构成了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场所,构成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条件。
二、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学习特点
1. 幼儿社会认知的获得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和理解的心理活动。
2. 幼儿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的认知
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除了较为熟悉的家庭和幼儿园以外,还包括其他许多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环境,如公园、商店、饭店等社会环境
在生活中,幼儿可能或见过或听过从事不同工作的人物角色在他们对应的环境中工作的情景,并由此希望了解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体的不同工作,特别是对警察、医生、解放军、科学家等社会群体的角色感兴趣,渴望与其接触和谈话。此外,幼儿也可能会问父母“玩具是怎么制作的?”“面包是从哪里来的?”等一些问题,父母应该有意识的扩大幼儿的社会交往圈,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的社会角色对社会付出什么样的劳动,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3. 对社会规则的认知
幼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社会规则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在不同的阶段对社会规则的认知是不同的。丝米塔纳和布雷格斯曾从允许性、严重性、普遍性、和规则与权威的相关性四个维度来研究2-3岁儿童区分违背道德规则与习俗规则行为的能力。
结果表明:2岁儿童不能区分道德或习俗违规行为;近3岁的儿童认为道德违规行为从普遍性上来说比习俗违规行为更为错误;3.5岁(3岁半)的儿童则认为道德违规行为比习俗违规行为更不依赖规则和权威,从普遍性上讲更为不对,且程度更严重。也就是说,年幼的儿童已形成区别道德规则和习俗规则的能力。
4. “艾森伯格亲社会行为”学习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南希·艾森伯格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模型,将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
注意到他人的需要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初始阶段。艾森伯格认为,个体的先行状态、特质特征和幼儿对特定情境的解释是影响个人能否注意到他人需要的两个重要因素。
第二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
当注意到了他人的需要后,潜在的助人者则要决定是否要助人,也就是进人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在情况紧急之下,情感因素(移情、内疚感、个人痛苦等)在助人决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非情况紧急之下,个体的认知因素和人格特质可能起着主导作用。
第三阶段: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阶段
幼儿有了助人意图,还并不定会实际作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意图和行为之间的联系还受到幼儿个体的有关能力和人与情境变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一个人缺乏足够的助人的知识和能力,可能就会抑制自己作出助人行为;一个人正打算去帮助他人时,第三个人出现并提供了帮助,这样意图跟行为联系不上,助人行为自然就不会发生。那么应该怎样帮助幼儿进行社会性学习呢?
三、怎样帮助幼儿进行社会性学习,培养全能型宝宝
1. 帮助幼儿习得社会规则
较小的幼儿在认知、学习社会规则时,存在记住规则、顺从权威人物要求的倾向。父母要清楚让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他人、自己模仿来体验遵守规则和违背规则的不同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认同规则,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让幼儿愿意遵守社会规则。
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向幼儿讲熟悉的卡通人物、同伴或邻居家的其他孩子遵守社会规则的榜样事件帮助幼儿理解社会规则,引导幼儿遵守社会规则。在幼儿遵守和执行规则时,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适当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支持与奖励,以此来强化和激励幼儿今后的遵守规则的意识。因为幼儿自制力较差、规则意识不强,违背社会规则的行为的发生也属于正常现象。
2. 帮助幼儿习得社会性情感
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少不了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幼儿期是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实践是爱的情感获得的基础。幼儿要能看到爱,理解爱,实践爱,才能形成完整的爱的情感。幼儿往往通过外部行为来表达爱,如拥抱父母、亲近父母,抱一抱就是幼儿对于爱的表达,幼儿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幼儿体会爱和表达爱。父母应该懂得用各种方式方法来传递爱的情感,促进幼儿爱的情感的获得。为幼儿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幼儿给予他人爱,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爱的情感。
3. 情感鼓励性原则帮助幼儿进行社会性学习
“情感鼓励性原则”是指父母应该积极的与幼儿建立双向接纳爱的情感的联系,在引导的过程中以情动人、感染幼儿。
(1)幼儿的家庭归属感
家庭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巨大,家是幼儿离不开的领地。幼儿对家庭的情感拥有一定的归属感,家庭不仅给幼儿提供身体的支持,如吃饭、睡觉、学习、娱乐等活动支持,而且让幼儿与家庭中的父母建立密切的关系,使幼儿对家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家庭归属感。幼儿对家庭归属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正面的情感体验和负面的情感体验。家能提供吃饭睡觉娱乐等活动,满足幼儿对安全和生理等的基本需要,同时家中父母等亲人的关爱与亲情还满足了他们对情感的需求,这些就是幼儿对家的正面的情感体验。但是,有的幼儿认为家就是惩罚自己的地方,例如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被忽视,对家的体验是孤独的。有压力的,这样一些负面的情感体验极大地阻碍了幼儿的家庭归属感的形成。所以,家庭归属感对幼儿的社会性情感的获得是有影响的,父母要积极的引导幼儿形成合理的家庭归属感。
(2)幼儿爱的情感
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理解和尊重幼儿,让幼儿产生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如在现实生活中幼儿非常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并且为此感到愉悦,获得兴奋感,父母可以在旁边为幼儿加油打气,鼓励幼儿的这种正确行为;当幼儿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时,父母不要大声严厉呵斥,给予幼儿一定的尊重,可以运用情感引导,让幼儿意识到分享玩具是一种爱的表达和表现,运用情感感染幼儿,让幼儿获得重视感和接纳感。
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支持,不仅要给予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还要善于引导幼儿将学习到的社会行为运用到日常生活情境中,使幼儿学到的行为成为幼儿行为习惯的一部分。
4. 榜样行为引导幼儿的社会性学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从出生开始就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幼儿,对幼儿的品质、个性和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拥有什么样的特征,培养出来的幼儿可能也拥有和父母同样的特征。例如有些父母喜欢给孩子一些许诺,但是往往因为一些原因耽误了诺言的兑现,会对孩子心灵造成一定的失落,一而再再而三的完不成诺言,就会失去了孩子对家长的信任。
亮亮早就想去游乐园玩了。爸爸告诉亮亮:“如果期末考试没有粗心错误的话,不论你考多少分,爸爸都带你去游乐园玩。”亮亮满心欢喜的答应了。期末考试之后,亮亮的试卷都没有因为粗心而造成的错误,而且还发挥的非常好。假期里爸爸和妈妈一起带着亮亮去游乐园玩了。这个案例既指出了孩子自身存在的粗心的毛病,促进孩子改正,而且又让孩子看到了爸爸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
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父母要按时兑现自己和孩子的诺言,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做好孩子的榜样,为孩子树立起一个作为父母的良好榜样,让孩子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向父母的良好行为学习的动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树立良好正面的榜样,可以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着幼儿朝着榜样的方向去发展。
全能型宝宝的培养,需要家长的不懈努力,重视宝宝的社会认知,从幼儿“社会性学习”入手,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