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聊王阳凭借《追风者》男配角身份入围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继而产生争议的事情,聊的好像有点多了。所以,上海的“悟空妈”质疑我,问是不是有私心,甚至于问,是不是有利益上的事情。尤其是第二个追问,搞得我挺苦恼我总不能把内脏掏出来证明,我没吃凉粉吧。
对于第一个质疑,我则认真思考了一下。我可能真的有一些私心。电视剧节或者电影节奖项入围当中,也曾引发过争议,我虽然也写文章,阐释自己的看法,但都没有这一次写的篇数多。我对青年演员王一博,好像真的有点私心。
这是个什么私心呢?我这人很大的一个缺点便是,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刨根问底,对自己,也不客气。我这个私心,好像是从2023年开始的。当时,春节档的时候,我看完了电影《无名》之后,发内容动态说,感觉这部电影应该可以拿一些电影节的奖项,青年演员王一博,也应该拿一些电影节的奖项。
再后来,看他主演的其它电影和电视剧,比如《维和防暴队》啊,比如《追风者》啊之类的作品,我更加坚信,这种表演方式,在青年演员当中,不可多得,这位演员,应该快要获得不少的奖项肯定了。如果说我有私心的话,我可能是对王一博的这种表演方式有私心,而不是对作为演员或者明星出现的王一博有私心。
王一博的表演方式,有何过人之处呢?虽青春年少,却满腔热血,心怀报国。我感觉,王一博的表演方式,应该是这个路数上的。青春年少,就要有一些青涩感。而这种青涩感,也容易被部分观众认为是木讷,没演技等等。实际上,这种青涩,是演技的一部分,是角色内在自我挣扎的一种外在体现。
比如说,电影《无名》或者电视剧《追风者》当中,王一博饰演的这个角色,要是不青涩了,反倒是不好了,不对了。因为有青年人的青涩特征,所有,他不油滑,不阿谀逢迎,不屈服于世。这种表演,让角色以最善良的眼光去打量世界,并且以满腔之热血,去报效祖国。
尤其是角色当中,那种自我较劲的部分,其实是高贵信仰建立的过程。没有青涩感,就无法有更为高贵之灵魂的建立过程。这其实便是咱们文艺批评领域当中讲的“赤子童心”的状态。咱们当下,很多演员是没有办法驾驭这种状态的。
这种自我较劲的状态,尤其是内在的较劲,是成为优秀演员的重要前提条件。咱们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当中,最为出彩的主人公主角,都是这种在灵魂层面上自我较劲的状态。我举几个电视剧作品当中的例子。
比如说,《血色浪漫》这部电视剧暴露年龄了,一举例子,都要举20年前的了。我当年聊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便说,这部剧当中,论演技,让我觉得最佩服的,是郑桐这个角色及其饰演者。这个角色身上,有一股子读书人的自我较劲。可能我也是读了一点书的缘故吧,总是喜欢这种自我较劲的表演方式,认为这才是很高级的。
再比如说,《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电视剧,我感觉表演上最为高级的角色之一,便是孟烦了这个角色及其演员。这也是一股子自我较劲的表演。后来,在很多作品当中,张译都是这种自我较劲的表演方式。这是一种演员的内在驱动力,是赋予角色灵魂的一种表演。张译后来可是拿了不少的奖项。
这种自我较劲自我角力的表演,是最为难能可贵的。这种表演,是帮助编剧去实现更为饱满的角色灵魂特征。咱们很多非常优秀的剧本,在角色塑造上,便有这种自我较劲的感觉,但很多演员,无从实现这种表演。所以,能够实现这种表演的演员,就显得很珍贵。王一博在《无名》当中,在《追风者》当中,都是这个表演路数。
在《追风者》当中,这个角色处于一种怀疑和自我怀疑的过程当中,最终找寻到了正确的信仰和道路。要实现这个角色,就必须在演技上有自我较劲的能力才行。这个劲儿给上了,青年那种“满腔热血,心怀报国”的精气神才会出现。我总感觉,这个角色,确实让王一博给演活了。编剧老师的剧本,给了角色骨肉,王一博的表演,又在骨肉上添了灵魂。
我应该是基于对这种表演方式的私心,才希望王一博的演技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吧?或者,这种自我较劲自我追问自我审视,是不是就是我自己的一些怪癖?与其说我喜欢别人,不如说是我自认为是读书人,顾影自怜呢?让我把内脏掏出来,证明没吃那碗凉粉,我做不到。但让我掏心窝子,自我追问一下,我做如上内容,算是扪心自问。文马庆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