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里,驴肉摊前总围满人,马肉偶尔也有人买,唯独骡子肉见不着。这事儿我琢磨了好久,问过养牲口的老乡,也查过旧书,总算弄明白了些道道。为啥大家对这三种肉态度差这么多?听我慢慢说。

为什么中国人敢吃马肉、驴肉,却不敢吃骡子肉,在害怕什么呢?

先从老辈儿的讲究说起,过去马是重要的役畜,拉车打仗都靠它,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杀来吃。但真到了缺肉的时候,马肉也能上桌。就像抗战时期,有些地方物资匮乏,马肉成了补充营养的应急粮。

驴肉的境遇就更不一样了,北方人爱吃驴肉火烧,南方也有酱驴肉的传统。有数据显示,河北河间一年能卖掉上亿个驴肉火烧,可见大家对驴肉的喜爱。民间还说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把驴肉捧得比啥都金贵。

可骡子呢?老辈人常说“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这顺口溜可不是凭空来的。我爷爷那辈人讲,旧社会谁家要是吃骡子肉,会被戳脊梁骨,觉得这人太狠心。

为什么中国人敢吃马肉、驴肉,却不敢吃骡子肉,在害怕什么呢?

再说说肉质本身,驴肉纤维细,炖熟了软烂入味;马肉紧实,适合做卤味或烧烤。但骡子肉就不同了,畜牧局的朋友告诉我,骡子的肌肉纤维粗得像麻绳,煮熟后又老又柴,嚼着费劲。

有次在乡下,老乡杀了头退役的骡子,硬拉着我尝了一口。那肉带着股奇怪的腥气,咽下去喉咙都发紧。后来听兽医说,骡子因为不能生育,体内激素水平和马驴不同,这可能是腥味的来源。

从养殖角度看,马和驴能大量繁殖,可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种,天生不能生育。有统计显示,骡子的出生率只有马驴的十分之一,数量少得可怜,根本没法形成养殖规模。

为什么中国人敢吃马肉、驴肉,却不敢吃骡子肉,在害怕什么呢?

过去农户养骡子,主要是看中它力气大、耐力强,能拉犁拉车干重活。一头骡子能顶半头牛用,谁舍得杀来吃?不像马老了能宰肉,驴除了干活还能产肉,骡子的价值全在劳力上。

还有个有意思的说法,古人觉得骡子“非驴非马”,是不伦不类的存在。这种观念慢慢影响到饮食选择,觉得吃骡子肉是违背常理的事。就像有些地方不吃狗肉,不是因为肉不好,而是情感上接受不了。

为什么中国人敢吃马肉、驴肉,却不敢吃骡子肉,在害怕什么呢?

现在虽然没人再讲究这些老规矩,但骡子肉还是没市场。菜市场摊主说,一年到头也遇不见一个问骡子肉的,进了货准砸手里。反观驴肉,光北京的超市里,每月就能卖出几十吨。

其实啊,饮食选择从来都不只是口味的事。它藏着老祖宗的生活智慧,也带着时代的印记。马肉驴肉能端上桌,骡子肉被冷落,说到底是千百年来形成的饮食文化在起作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