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亲王薨逝,中心悲恸,饮食无味,寝卧不安。王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朕待王亦宜在常例之外。今朕素服一月,诸臣常服,宴会俱不必行”(《清史稿.列传七》),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胤祥去世后,雍正是悲痛欲绝,更是饮食无味,寝卧不安,从这就足以看出雍正与胤祥的感情是有多深。
同时从以下的事迹也可看出,雍正与胤祥的关系是有多深。 一、雍正一登基,就立刻册封他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同日晋升为和硕怡亲王。 二、“命王所兼管佐领俱为王属,加护卫一等一员、二等四员、三等十二员,豹尾枪二、长杆刀二,每佐领增亲军二名”,雍正元年,雍正除了加封他为怡亲王外,还将原只属于他兼管的佐领全部划归怡亲王府属下,同时于亲王定额之外再增加一、二、三等护卫共17员,仪仗中也增加豹尾枪、长杆刀各二,以此来凸显出胤祥与其他亲王的不同。
三、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又以胤祥“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从优议叙”为由,特在亲王之外又加封一个郡王爵位,允许胤祥在儿子中任意指封一人,而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先例的。当然最后胤祥并没有接受。 四、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胤祥病亡。雍正为表其功劳,特意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而这就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五、胤祥去世后,雍正还特意下诏“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就是雍正告诫后世子孙,他给胤祥的赏赐,后代子孙皆不能减免,同时怡亲王爵准许世袭罔替,由胤祥子孙世世相承,永远弗替。 从种种迹象可以表明,清朝的皇帝与亲王之间要论关系最好的,无疑是雍正与胤祥这一对。雍正、胤祥君臣之间的至诚相托和忠心以报,在历代封建王朝“最是无情帝王家”中是极其少见的,因此世人经常用“棠棣情深”来形容雍正与胤祥之间的兄弟情谊。
那作为雍正最器重的,也是最信任的和硕怡亲王胤祥,他后代的结局都是如何的呢? 首先,胤祥的和硕怡亲王是被准许世袭罔替的,也就是清朝的第九个铁帽子王,所以胤祥的后代无论有多么的无能,他们其中都有一人能拥有亲王的爵位。而接任胤祥的和硕怡亲王爵的就是第七子弘晓,弘晓这人并无突出的政治能力,只是家世好,所以得以有亲王的爵位,不过他的文学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是一位诗人,著有《明善堂诗集》。 之后和硕怡亲王一共传了六代共十九位。在这十九位中以同治年间,咸丰顾命八大臣之首的载垣最为有名。载垣,胤祥的五世孙,第六位怡亲王,他是咸丰朝的重臣,先后任左宗正、宗令、领侍卫内大臣等要职,咸丰十一年,与爱新觉罗·端华、爱新觉罗·肃顺等八人受顾命为赞襄政务大臣,掌控朝政大权。不过可惜的是载垣太自大,或者说没头脑,不久就被慈禧太后与奕訢所发动的“祺祥政变”给拉下了台,最终还被逼的自尽,结局实在是让人唏嘘。
而最后一位怡亲王名叫毓麒,1902年6月因上一任怡亲王溥静纵容义和团开罪列强被革爵,所以他得以继承怡亲王爵位。 胤祥的儿子当中除了第七子弘晓一脉继承怡亲王外,剩下的还有长子弘昌、二子未取名(早夭)、三子弘暾、四子弘晈、五子弘眖(早夭)、六子弘昑、八子绶恩(早夭)、九子阿穆瑚琅(早夭)。其中长子弘昌是胤祥所有儿子当中最没有出息的,少时“秉性愚蠢,向来不知率教,伊父怡亲王奏请圈禁在家”,乾隆朝虽初期被册封为贝勒,可到乾隆四年就因参与到弘晳逆案而被革爵,之后再未获废,死后也未得谥号。而弘昌的子嗣当中,唯一还算有点出息的就是担任三等侍卫的四子永崇。
三子弘暾,他身为嫡长子,本来是由他来继承怡亲王爵位的,只是可惜他雍正六年就去世后,年仅19岁,死后被追封为多罗贝勒。后因他无嗣,所以之后他的弟弟弘晈所生的长子永喜就被过继给他为嗣,然后继承多罗贝勒爵位。再之后他的弟弟弘晓又将所生的四子永蔓过继给他为嗣,永蔓初为二等侍卫,后被革。 四子弘晈,雍正朝被封为多罗宁郡王,乾隆四年被“弘晳逆案”所牵连,因此被打击,虽保住了爵位,但自此不再被重用。所生次子永福在他死后袭封贝勒,同治三年追封为怡亲王。
六子弘昑,雍正被封为多罗贝勒,雍正七年二月初一日卒,年14岁,无子嗣。
此外,胤祥还生有四年,长女封郡主,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初五日卒,年74岁,嫁精奇哩氏萨克慎。二女封郡主,雍正四年三月三日卒,年20岁,嫁伊尔根觉罗氏福僧格。三女早夭,无封号。四女封和硕和惠公主,雍正九年十月初三日卒,年18岁,下嫁喀尔喀博尔济锦氏多尔济塞布腾。
胤祥四女中以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公主地位最高,她是雍正的养女,嫁的是蒙古皇族智勇亲王丹津多尔济的儿子。和硕和惠公主生有一子,名博尔济吉特·桑斋多尔济,初被封为喀尔喀札萨克多罗郡王,后在乾隆年间因与俄罗斯私自买卖交易获罪,被夺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