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7月29日电 题:以旧换新政策乘数效应预计在3倍左右
作者 陈兴 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马骏 财通证券宏观分析师
陈莹 财通证券研究助理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发布,提出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此次对支持以旧换新的措施加力到底加到何处?将对消费起到多大带动作用?
资金如何安排?
《若干措施》是在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来,首次全面对资金方面作出具体安排。
从资金来源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当前按照发行安排,发行进度近半。
从资金使用目的来看,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国家发改委牵头安排,约1480亿元,用于落实优化设备更新项目支持方式和支持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
第二部分,直接向地方安排,约1500亿元,用于落实支持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等政策。
第三部分,财政部通过原有渠道安排20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落实“提高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比例”。《若干措施》还安排75亿元中央财政资金“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资金支持政策”。
另外,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今年5月末财政部已通知下达2024年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64.4亿元专门用于汽车以旧换新;设备更新方面,下达5亿元支持老旧农机报废。中国人民银行还于今年4月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为5000亿元,我们预计用于技术改造额度约在4000亿元左右。
据目前已知的资金安排,共计有约750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1500亿元左右资金,以及支持设备更新的首批约500亿元资金,将于近日下达。计划在8月底前,将3000亿元左右资金全部下达。
加力支持加在何处?
从《若干措施》的表述来看,首先,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显著扩大。设备更新领域,在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回收循环利用等领域基础上,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老旧电梯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安全改造,新增支持营运船舶和营运货车报废更新。
其次,补贴力度大幅提高。在财政贴息方面,中央财政贴息从1个百分点提高到1.5个百分点,贴息期限2年,贴息总规模200亿元。在设备更新领域,还提高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整体补贴力度提升50%左右;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平均提升至6万元。在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新能源和燃油乘用车补贴标准较4月印发的细则提高了一倍及以上;家电产品补贴标准也由产品销售价格的10%提高到15%。
最后,获得补贴门槛有所降低。一方面,资金申报不再设置“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要求,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项目采取投资补助等方式予以支持,大幅简化了申报审批流程。
此外,未来五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年均6000亿元,据我们的估算,约相当于央企设备工器具购置总额的30%左右。
加力投资撬动影响多大?
目前,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响应,特别是在民生、降碳、科技等设备更新项目申报较多,如北京收集11个医疗项目贷款需求9.5亿元,河南企业申报超2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以旧换新方面,截至6月25日,商务部已经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11.3万份。
历史上,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乘数效应都是比较可观的。2007-2012年9月,“家电”下乡推进,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补贴资金765亿元,实现销售额6597.6亿元,政府资金撬动消费杠杆率约8.6倍。而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期间,全国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9298万台,拉动直接消费3442亿元,有效引导了城镇居民消费能力的释放。汽车方面,2009年发布的《汽车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安排50亿元资金开展“汽车下乡”,汽车零售额在2009-2012年间3年均增速达20.6%,为2009至2020年3年均增速最大值。
从本轮政策加力撬动的影响看,预计乘数效应约在3倍。结合《若干措施》进行测算,财政直接补贴投资规模超1500亿元,考虑到上下游产业链的拉动效应,预计对钢铁行业的总产出拉动最大,在0.5个百分点左右,而有色行业位居第二,预计拉动总产出超0.4个百分点,资源利用、仪器仪表和化工等行业紧随其后,其总产出拉动预计也均超过0.4个百分点。从对各行业的总拉动规模来看,1500亿元投资可以拉动总产出超4500亿元,乘数效应约在3倍。
(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芷菡 实习生 刘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