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实录》的记载: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全国人口数为2010万; 等到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已经暴涨到1.4亿人; 50年后的乾隆五十五年,人口数达到3亿人; 再60年后的咸丰元年(1851年),全国人口已经达到4.3亿人。 是什么让清朝的人口如此暴增呢?

原因一:统计的误差 在清朝入关后,最初并没有建立非常体系的户籍制度,所以康熙年间的统计是比较粗糙的,很多人口没有计算在内。 史学家普遍认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人口应该已经过亿。 后来经过康雍乾三朝不断完善保甲制度,才让统计的精度逐渐上升。 等到嘉庆年间时,清廷对中原地区各户情况掌握已经非常详细,对边疆地区也有了较为精准的数据统计。

原因二:“摊丁入亩”制度的执行 朝廷的引导是人口暴增一个巨大的助力。 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时,清廷以上一年人口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基数,并规定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意思是新生人口不用再交人头税了。 等到雍正元年(1723年)时,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即把人口税平均摊入到田赋中,以后按照田地多少征收地丁银,不再以人口为对象征收税款。

▲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却在下降 原来一个家庭人口越多,税收压力越大。但从“摊丁入亩”开始,人口多少与税收没关系了,自然要多生,生得越多,相当于人均的税收越少。

▲百子图,清代中期在民间开始流行的吉祥图案 原因三:环境稳定 从康熙朝的“三藩之乱”结束后,全国范围的大战就几乎没有了。等到乾隆年间,中原地区更是几乎无战事。 人们普遍工作稳定,不用天天逃难,保暖思那啥,所以人口数量自然就上来了。

▲三藩之乱 原因四:农作物产量提高 宋朝是出了名的富裕,但是农作物产量远远不及清朝。 土豆、玉米、红薯传入中国后,在清朝时开始大面积种植。与传统的农作物小麦和水稻相比,这些外来作物,对土地要求较低,量产又高出很多,让原来的很多荒地得以利用。

▲汉代(上)与清代(下)的农耕图,方式基本一样 而且很多地方在土地上种植高粱、小麦,在收完后,可以再种玉米,再来一波收成。 家有余粮,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多养几个孩子传宗接代。 以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