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是中国神话中,著名的两位上古大神,主要水火比较贴近人们的生活,所以大家对他们也比较熟悉,据说他们二人不和,所谓水火不容嘛,于是祝融和共工之间发生了一场大战,结果共工战败,恼羞成怒之下,一头撞倒了不周山。 而不周山是传说中的撑天之柱,它倒了之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引发了大洪水,从而又引出了女娲补天等等一系列神话故事,大约就是这样的,看起来还是非常合理的。

实际上这个故事最早出自唐朝司马贞的《史记补三皇本纪》,由于《史记》中没有关于三皇时期的历史,所以司马贞对此进行了补充,补全了这段历史。说是历史,其实就是对上神话事件进行了合理的编排。 当然神话也并非毫无价值,其中也蕴含着一些真实的历史信息,虽然很少,但唐朝毕竟距离三皇时期太过遥远,他所编排的神话也难免也有些偏差。所以神话这种记载,还是越早越好,越早越接近真相。

那么有没有比司马贞更早的记载呢?当然是有的,关于共工撞倒不周山的说法,最早的,要数《列子汤问》,其中记载: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 而《文子》记载: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根据这两部古籍的记载,我们发现果然和司马贞的说法有所不同,可以确定撞倒不周山的,就是共工,但前因却不是和火神发生战争,而是和五帝之一的颛顼,争夺领导权。 所以根据我们越早越可靠的原则,可以得出结论,其实与共工大战而后撞倒不周山的,是颛顼而非火神祝融,不过都说水火不容了,那么共工和祝融之间,就没可能发生点什么争斗吗?这就要说共工和祝融的真实关系了。

据《山海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这是一部炎帝的家谱,很明显的记录是共工和祝融的关系,父子,也就是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他们都是炎帝的后代。 因此共工和祝融不会有根本的利益冲突,而颛顼是黄帝的后代,这就不同了,他与共工的争斗,可以追溯到黄帝和炎帝之间的矛盾,所以共工才会和颛顼打起来,而且共工后世名声十分不好,多半是颛顼黑的,成王败寇嘛。 还有一点就是,无论共工与谁大战,这些古籍只记载了共工撞倒不周山为止,造成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效果,并没有提及女蜗补天的事情。所以女娲补天和共工撞不周山,其实是两个事。

那么现代这个水火大战的版本为什么这么流行呢?主要还是出于简化的考虑,中国神话中蕴含很多信息,十分复杂,只能简化一点才能便于小朋友理解,产生兴趣之后再深入研究,也不能算错。 所以现代人编写《中国神话大全》的时候,就选择了司马贞水火不容这个版本,方便理解,但内涵就少了许多,。 我是咸鱼道长,感谢您的支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