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国际舆论场被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一番言论搅得波澜四起。

他直言不讳地宣称:“北约实际上正在与俄罗斯交战,这无需任何额外证明。”

这般毫无铺垫、斩钉截铁的定性表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原本就剑拔弩张的俄乌局势瞬间升温,紧张程度陡然上升。

仅仅一天后的9月16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传来消息,俄罗斯空天军的图 - 160战略轰炸机现身于巴伦支海中立水域上空。

在长达4小时的战斗训练中,该轰炸机全程模拟空基巡航导弹发射流程,米格 - 31战机更是贴身护航,为其保驾护航。

这一外交宣言与军事行动的紧密衔接,显然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战略布局。

那么,俄罗斯为何会选择在这个关键节点“摊牌”呢?图160战略轰炸机的升空,绝非简单的武力展示,其背后蕴含着一套通过“示能 - 示愿 - 示信”构建的复杂威慑逻辑,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俄罗斯彻底摊牌,北约已经参战,图160轰炸机升空,传递一个信号

此时,俄白“西方 - 2025”联合军演恰好处在收尾阶段,图 - 160战略轰炸机的亮相,无疑是为这场军演画上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句号。

据俄国防部当日发布的通报,这架轰炸机在巴伦支海上空完整演练了多目标锁定、电子干扰环境下的导弹发射全流程。

尽管没有实际投射弹药,但每一个战术动作都严格按照实战标准执行。

为何要着重强调“电子发射”的意义呢?要知道,图160所搭载的Kh - 101巡航导弹,射程可达5500公里,这意味着北约东翼的所有军事设施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

更为关键的是,其650公里的作战半径,恰好能够覆盖波兰境内最新部署的“爱国者”导弹阵地。

由此可见,俄军通过此次演练,实际上是向北约清晰展示了“如何突破并摧毁其反导屏障”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图 - 160的行动并非孤立事件。

俄罗斯彻底摊牌,北约已经参战,图160轰炸机升空,传递一个信号

9月14日,也就是军演启动后的第三天,俄军在同一海域发射了“锆石”高超音速导弹,成功精准命中450公里外的靶标。

该导弹以9马赫的速度飞行,与图 - 160巡航导弹的隐身性能相结合,形成了“高低速突防组合”。

前者凭借超高速撕裂防线,后者依靠隐蔽性实施精确打击,这种组合无疑给北约的防御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

俄罗斯选择巴伦支海作为展示平台,同样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

这片位于挪威与俄罗斯北方的海域,是俄北方舰队的核心布防区,也是少数能够全年通航的出海口。

历史上,1987年的“巴伦支海上空手术刀事件”以及2000年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件,都让这片海域的军事敏感性深深烙印在国际社会的认知中。

如今,图 - 160的飞行轨迹刻意避开挪威领空,却精准切入北约“防空识别区”边缘。

俄罗斯彻底摊牌,北约已经参战,图160轰炸机升空,传递一个信号

这种“不越界但够得着”的操作方式,既严格遵守了国际规则,又将军事存在的信号清晰地传递给了北约。

而佩斯科夫在9月15日的表态,其核心变化在于对冲突性质的定性。

因为“北约参战”这一表述,意味着冲突的进一步升级。

这绝非简单的外交辞令调整,而是在国际法和外交话语体系中,为俄罗斯后续的行动铺垫正当性。

据佩斯科夫解释,北约“向乌方提供间接和直接的援助”,已经构成了参战行为。

那么,这里的“直接援助”具体所指何物呢?结合此前公开的信息,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的不仅仅是武器装备,还包括情报支持、军事训练,甚至有北约国家军人以“雇佣兵”的名义参与作战。

俄罗斯此时将这层窗户纸捅破,显然是想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号:自身接下来的任何升级行动,都是对“北约参战”的反击,而非主动扩大冲突。

俄罗斯彻底摊牌,北约已经参战,图160轰炸机升空,传递一个信号

俄罗斯的叙事逻辑,始终围绕着“被迫反击”展开。

其“示愿”还体现在对和平谈判的态度转变上。

佩斯科夫在9月15日的声明中明确指出,“乌克兰未准备好就解决冲突展开认真谈判,谈判进程明显陷入暂停”,同时指责“欧洲国家也在施加干扰,没有关注危机根本原因的打算”。

这种对谈判进程的消极评估,看似是对现状的客观描述,实则是在为可能的军事升级“解绑”。

当和平谈判被定义为“无望”时,采取更激进手段的正当性便多了一层支撑。

威慑的有效性,不仅在于“有能力做”和“愿意做”,更在于让对方“相信会做”。

俄罗斯此次的一系列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精准设计,正是为了强化这种“可信度”。

俄罗斯彻底摊牌,北约已经参战,图160轰炸机升空,传递一个信号

从时间线来看,俄白“西方 - 2025”军演的时间是9月12日至16日,而北约启动“东部哨兵”行动的时间,恰好也是9月12日。

当天,北约宣布向波兰增派12架F - 16战机、6套“爱国者”导弹系统。

这种时间上的高度重合,显然并非巧合。

俄罗斯用图 - 160演练和“锆石”导弹发射作为回应,等于直接向北约表明:你的军事部署,我已精准捕捉,且有能力进行反制。

再看地理位置的选择,巴伦支海毗邻北约成员国挪威,图 - 160在此演练,直接针对北约北翼防线;而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的军演,则对北约东翼形成压力。

这种“南北夹击”的态势,绝非随意安排,而是对北约“东部哨兵”行动的针对性反制。

俄罗斯彻底摊牌,北约已经参战,图160轰炸机升空,传递一个信号

综上所述,俄罗斯此次战略摊牌的终极信号,已通过“示能 - 示愿 - 示信”的逻辑链条清晰呈现。

它划定了一条不容逾越的红线:如果北约继续强化对乌军事支持,特别是在东欧部署进攻性武器,可能引发俄罗斯的直接军事回应。

这种“战争边缘”策略,本质上是想重塑北约的风险评估体系,让西方意识到“继续升级局势,挑衅俄罗斯的代价,远超预期”。

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俄罗斯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将对地区乃至全球的政治、军事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也将密切关注后续的发展态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