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浪从古至今就没平静过,这片海域承载着中国的历史,也见证着今天的博弈。
南沙群岛广袤水域中,五方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成了各方眼中的“香饽饽”。
面积达80平方公里的五方礁,如今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通过2011年和2015年两件标志性事件,我们能清楚看到中国在南海捍卫主权的能力。
五方礁主权的历史根基
南沙群岛,包括五方礁在内,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有据可查。
早在宋元时期,海南的渔民就在《更路簿》里把五方礁叫作“五风礁”,当成航海和捕鱼的坐标。到了清代,文献里也明确把五方礁列入中国版图,没人提出过异议。
1947年,国民政府划定了“九段线”,把南沙群岛包括五方礁正式纳入中国地图。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领海的声明》再次重申了这一点,立场几十年如一日,没变过。
但五方礁的好位置和资源也让周边国家眼红。菲律宾离得近,东北方向11海里外就非法占着马欢岛,还多次对五方礁指手画脚。上世纪70年代,菲律宾借着民族主义情绪,在南海搞了不少小动作,五方礁也没能躲过去。尽管如此,中国没坐着干看。
1989年、1990年和1994年,中国科考队多次登上五方礁,留下标识物,表明我们的管辖权。
历史是基础,但光靠历史不够。现代国际社会看的是实际控制力,而中国在五方礁上的表现,绝对是硬核的。2011年和2015年的两件事,直接把“实际控制”四个字写得明明白白。
2011年与2015年铁证
先说2011年2月的事。那时候,五艘菲律宾渔船突然闯进五方礁海域,装模作样地说是正常捕鱼。中国海岸警卫队巡逻艇发现了不对劲,马上报告给了南海舰队。舰队反应很快,派出了053H1G型护卫舰“东莞”号前去处理。
结果菲律宾渔船一看形势不对,磨蹭了一会就撤了,整个过程也就两小时。事后,菲律宾媒体嚷嚷说“东莞”号开了火,中国外交部直接澄清:没这回事,纯属胡扯,证据菲方也拿不出来。
再看2015年12月的事。菲律宾一艘叫“MV卡拉延”号的船偷偷溜到五方礁附近,停下来后说是引擎坏了要修。中国无人机侦察到情况,海军指挥部立刻派了两艘护卫舰和三艘巡逻艇过去,把这船围了个严实。几天僵持下来,菲律宾船员扛不住了,自己收拾东西走人。
中国还派了打捞船,把他们留下的破烂清理干净,不留一点隐患。菲律宾媒体又跳出来喊“中国恐吓”,但国际上没人买账,因为证据还是没有。
两件事,一个是快刀斩乱麻,一个是持久战围堵,都说明了中国在五方礁的主导地位。
菲律宾想占便宜,结果一次次碰壁,只能靠嘴上喊“冤”来挽回点面子,但事实谁也改变不了。有了这两块铁证,五方礁的控制权归属,已经不是啥悬念了。
实际控制的深远意义
中国对五方礁的实际控制,可不只是赶走几艘船那么简单,背后是军事、民用和法律的全方位支撑。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就在五方礁所在的联合礁区域一步步加固部署。
1988年赤瓜礁跟越南的冲突后,中国拿下了控制权,2014年起还开始大规模填海造岛。到2015年,赤瓜礁上建起了27英亩的人工岛,有跑道、雷达站和港口,这些设施让中国能随时盯着五方礁周边,谁敢乱来,一目了然。
海警和民兵也是重要力量。海警的现代化舰艇配着先进设备,反应快、效率高。民兵平时捕鱼,真有情况还能帮忙监视和威慑。2021年牛轭礁事件里,200多艘渔船齐刷刷出动,组织能力和资源调动让人刮目相看。
这些都说明,中国在五方礁海域的存在不是临时的,而是常态化的。
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一大亮点。赤瓜礁、休斯礁、南薰礁这些地方都开发得有模有样,既能驻军,又能给渔民补给。雷达覆盖几百公里,港口能停大船,菲律宾那些小动作根本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从法律上看,2016年菲律宾搞的南海仲裁说“九段线”无效,但中国不认这裁决,靠实际控制让它成了废纸。
军事和基建的双保险,确保了五方礁的主权稳如泰山。
南海每年过3.36万亿美元的贸易,是全球海上贸易的三分之一,五方礁的位置太关键了。
中国的控制力让我们在航行自由和资源开发上有了主动权,中菲关系因为此事一直紧绷着,菲律宾靠着美国撑腰,但真动起手来,他们自己也清楚,硬碰硬没戏。美国在背后搞军演、所谓的“自由航行”,也没改变五方礁的现状,反而让局势更紧张。
中国在五方礁的控制,维护了自己的正当权益。菲律宾背后有美国撑腰,美国想把条约往南海扯,但实际行动上,也就是搞搞演习、喊喊口号,没啥大用。
中菲得坐下谈,克制点,菲方别老想着挑事。东盟也在推《南海行为准则》,虽然慢,但总比没有强。中国实力越来越硬,控制五方礁只会更稳。
我们得继续保持克制,用外交解决问题,菲律宾也别总想着靠美国压人,合作开发资源、共享利益,才是正道。
中国靠2011年和2015年的硬实力,加上长期的军事和基建布局,把五方礁攥得牢牢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