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十岁这个年纪,人生历程已经走完大半,生活也进入了比较稳定的状态。处在这一年龄段的人,没有了年轻时那种心气,相比起退休的老年人,又有更重的负担。孔子曾说“五十而知天命”,人活到五十岁,大概也知道了自己这辈子的天花板在哪。心态更加通透,不再怨天尤人,做什么也不再非得求一个结果。
只是,这种看似洒脱淡泊的处世态度,更多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正如《庄子》中所写的,“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英国经济学教授奥斯瓦尔德曾提出一个“U型幸福曲线”,来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人们的幸福感。结果表明,“U型幸福曲线”的底部位于50岁这一年龄段。那么,为什么说人活到45岁到55岁之间,是最不快乐的10年呢?具体来说,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压力大电影《人到中年》,是处在45岁到55岁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正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父母到了六七十的年纪,小病小痛不断,几乎全年都需要吃点药,才能减轻一些身体上的痛苦。虽然有医保减轻负担,但身为儿女除了要预留一笔钱来预防老人生大病,而且还要操心不断。而孩子也正在上大学,每月要一笔生活费,一年要一笔学费。现在就业环境不好,孩子大学毕业了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工资低了,还要家里人来补贴。如果打算继续读研,又是一笔不小大的开销。
孩子工作安顿好了,又要张罗着给孩子买房结婚。二十多年攒下的积蓄,就这样没了一大半。孩子结婚之后,也未必能轻松些。女职工50岁刚退休后,就要帮自己的孩子带娃。年轻人工作都忙,产假一休完就要赶着去上班。看娃的事,就只能让家里父母来做。婴儿什么也不懂,需要人时时刻刻陪在身边。自己的孩子刚工作没有多少钱,孙子的奶粉钱、看病钱,都需要父母来补贴。
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曾提出“60分妈妈(good enough mother)”的理论,
意思是做个合格的妈妈,而不是做个完美的妈妈。60分留给“妈妈”这个身份,其余40分留给自己。
这个理论,也许对中国式家长更有启示。在孩子成年,特别是孩子自己也成家之后,应该学会适当放手。
在孩子实在周转不过来时,适当帮助是可以的,事无巨细的照顾就会失去自己的时间。可以说,45岁到55岁的中年人,家里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要自己顶着,都要自己操心。在这样的生活下,人不仅是身体上累,更是心累。
职位上升无望,易被辞退到了四五十岁,一生中事业能达到的高度,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再想往上走一走,既没了年轻时那种冲劲,也没有更好的机会。
作家阿瑟·C·布鲁克斯在《中年觉醒》中写道,几乎所有人在30多岁到50多岁之间的某个时间点,都会开始步入职业下行通道。
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业,只能努力工作,避免被公司边缘化。
稍有不慎,工作出了点差错,轻则被降职,重则被裁员。如果被裁员了,再找工作只能是难上加难。曾经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咨询者让我印象深刻,
他向我诉说道:“公司在X城的分部撤掉了,我就这样没了工作。失业之后,我一直在找工作,但就是找不到。”
这位资讯者履历相当不错,2000年从985高校毕业,一毕业就进了国内知名媒体,并且出了好几本书。我不禁问道,“您这么优秀,为什么会找不到呢?”
他叹了口气,说道,“因为我年纪大了,家里负担也重,公司更愿意去培养一个有能力的毕业生。”
在职场中,四五十岁已经不具备竞争优势。许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正在摩肩擦掌,想要闯出一番事业。工作经验丰富的三十几岁的壮年人,正是到了晋升的好时机。试问,如果你去买一台机器,是要工厂刚生产出来的呢?还是要一个已经用了二十几年的旧机器?有人为了图便宜,可能会买旧机器。但现在有许多待业的大学生,更低的薪酬也能招来一个。现实总是这么扎心。中年人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三、身体开始衰老除了家庭和职场上的压力之外,一到四五十岁,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身体大不如前。
人体衰老退化时间表显示,人体到了40岁,神经细胞开始每天以1万个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等大脑功能造成影响。
45岁,心脏也开始衰老,心脏病发作概率增大。
曾经年轻时熬夜写方案,第二天正常上班。现在一熬夜就精神不济,甚至有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而且能明显感觉到,记忆力大不如前。曾经虽然不至于看几眼就能记住,现在连把钥匙放哪里了都要想好一会。年轻时因为久坐产生导致的腰病,现在也开始显现出来。腰疼得厉害时,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只能在床上躺着歇息。“三高”这些疾病,也开始找上门来。每年看自己的体检报告时都有些害怕,担心身体又出现了什么毛病。
最近在看到一个帖子,一位网名为晴天的网友说,“50岁之后,上有老下有小的,都不敢去看病。得病了也是一拖再拖,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也没时间去。家里有老人小孩要照顾,一天也离不开人。”
45岁到55岁这个年龄段,有说不完的心酸。
人身体一旦出了问题,情绪也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但当突然衰老来临时,很多人并没有做好心理上准备,从而产生许多负面情绪。曾经身体那么活力满满,想去哪说走就走。现在看着体检报告上的一堆慢性病,不由得叹气道,怎么就不中用了呢?此外,四五十的年纪,已经看过了太多的人情冷暖。成年之后,只讲利益,很难交到真心朋友。儿时的伙伴,也早已有了各自的家庭,感情也越来越淡。
生活中没几个知心朋友,有什么苦,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正如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一句诗:“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四五十岁,就像进入了人生的秋天。许多不如意的事,都挤入了这个人生阶段,可谓人生中最不快乐的十年。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也不要陷入到悲观的情绪中。秋天虽然草木开始凋零,但也不要忽视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四五十的年龄,压力确实很大。但另一方面,四五十岁的人已经在事业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而且也把孩子抚养成人。甚至有人已经抱上了孙子,这也是人生中难得的福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