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与张大大、麦琳紧急割席的无忧传媒,在修复自身形象、挽回行业口碑上任重道远。
读娱 | yiqiduyu
文 | 小咕咚
年前,网友“黄毛毛111”控诉张大大因脚本沟通不畅对她“残忍折磨”,并指使社会人士砸门恐吓,一时之间舆论哗然。
不止网友“黄毛毛111”的爆料,网络上还是出现无忧传媒前员工对于张大大的一些爆料。
此外,张大大过往在综艺节目中言论也被考古,如在《偶滴歌神啊》中diss选手颜值、对王宝强说“我弄洗你”。
因《一年一度喜剧大会》走红的刘大锁曾在《火星情报局》里提到了某艺人(传言称是张大大)被关小黑屋只能说“对不起”的片段也传播开来,而刘大锁本人也在微博上公开喊话,后续还分享了张大大对其他人出言不逊的录音。
对于网络上的种种声音,张大大方面并未正面回应,而其签约的MCN机构无忧传媒在第一时间便发布声明称,鉴于此事调查仍在进行当中,经公司慎重考虑,无忧传媒暂停与张某的一切业务开展,并将持续彻查此事。
但这一声明,并未得到当事人、网友认可,甚至还有官方媒体下场批评靠黑红流量变现的行为,呼吁抵制畸形价值观。
在这一背景下,在事发3个月后与张大大紧急割席,无忧传媒此后真能高枕无忧了吗?
1
张大大事件,对无忧传媒有何影响?
读娱君认为,此番张大大事件对于无忧传媒来说,所产生的影响是多重的。
一是“造星模式”遭到质疑。除却博主“黄毛毛111”在社交平台喊话张大大备受大众关注之外,#张大大直播疑似全是剧本#这一话题也在网络上掀起热议,留几手早前吐槽张大大直播连麦全是剧本的直播切片也再度传播开来。
可以预见的是,围绕直播剧本所展开的舆论会让大众对于无忧传媒旗下达人直播内容产生刻板印象,很难产生代入感与信服感,对后续其他达人的运营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是暴露处公司在人事管理上缺乏人文关怀。最直接的表现是声明诚意不够,距离事发已有3个月,无忧传媒表示仍在调查中。对此,博主“黄毛毛111”回应:谢谢贵司对我的安慰疏导,谢谢贵司未能获得可信证据,谢谢贵司先撤刊例后发声明以及对我的沉默。
很显然,无忧传媒的声明是不被当事人认可的,而在打工人共情打工人的时代,无忧传媒的此举很难得到大众的支持,反而暴露出自身危机公关能力薄弱以及缺乏人文温度的一面。
三是公司形象受到很大影响。对于张大大事件,一位无忧传媒前员工接受采访称因张大大有流量老板经常给他换人,并表示:“大家不太能接受张大大的工作方式,包括每天凌晨工作、随叫随到、贬低辱骂、非常情绪化,连无忧负责对接张大大的高管都走了好几波。”
从中可以看出,无忧传媒老板疑似看重商业利益而不顾员工的感受,这样只重效益不顾员工感受的企业文化对后续的人才招揽亦有不利影响。
透过张大大与黄毛毛的事件以及衍生的种种新闻,可以看出无忧传媒在公司运营上有流量至上之嫌,利用黑红流量促进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在达人运营上用剧本将观众玩弄于股掌之间,在企业管理上无视员工的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并在企业价值观上亦与主流价值有相违和之处。
也就是说,尽管是MCN行业的领头羊,但无忧传媒在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用人逻辑、运营方式等维度都存在种种问题亟待修正。
2
张大大事件后,无忧传媒难“无忧”
“网红千千万,无忧占一半。”网络上的这一说法,多多少少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在,但不可否认的是,无忧传媒签约的网红数量之多,绝对称得上领跑行业。
早前的官方资料显示,无忧传媒签约主播达人超过10万人,其中全约优质艺人超5000人,涵盖了颜值、聊天、唱歌、乐器、舞蹈、二次元、游戏、虚拟等多个品类,全平台粉丝总量超20亿。
与此同时,让网红、明星在短视频平台更出圈是无忧传媒的另一重核心竞争力。
艺人运营方面,因《爸爸去哪儿》而被内地观众熟知的刘畊宏,精准抓住了疫情期间大众居家健身的时代红利而爆火,因在《我是歌手》一哭成名的张大大一直处在黑红状态,以内娱客服小张、娱乐圈唯一的人脉等人设而翻红。
短视频达人运营方面,全网现象级达人“多余和毛毛姐”则以一口标准的“贵普”的小镇青年形象出圈,后续又因与保洁阿姨的创意搭档而有稳定的关注度;广东夫妇则以包租的形象出圈,并在直播带货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背靠张大大事件,无忧传媒在造星这一擅长的领域却遭遇了滑铁卢。早前麦琳在个人社交平台挂上了无忧传媒的标签期间通过直播首秀以及脱口秀、跳不录舞等方式玩梗自嘲、让不少网友对她产生了改观,但因在张大大事件后麦琳撤下了相关的标签,并特别注明了未签约任何公司,#麦琳称没签任何公司#这一话题还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
不过,留几手在直播中表示麦琳有无签公司不好说,并科普了达人挂MCN标签的流程,标签挂上是需要自己操作的,要通过MCN公司授权以及平台确认,而标签的摘掉并不一定能够代表合约解除,言语间的潜台词值得思考。
除却造星,领跑行业的无忧传媒还有什么?有网友总结称,在直播领域打造了霸主地位,也在短视频领域打造了内容帝国,同时也是电商直播领域的先锋。这一说法在肯定无忧传媒在直播、短视频领域的头部地位的同时,也说明无忧传媒在电商直播领域的表现稍显逊色。
为了进一步强大电商直播的实力,无忧传媒还有意完善电商直播后端供货的产业链。去年底,无忧传媒在杭州、三亚共成立了十多家公司,涵盖了食品科技、食品制作、食品销售、食品经营等多个维度,似乎有意完善直播间的供应链,为电商直播业务开发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带货的能力还与主播的个人IP深度捆绑。一旦网友对于无忧传媒产生负面印象,旗下主播的口碑与带货能力多少会受到影响。这也意味着,明面上与张大大、麦琳紧急割席的无忧传媒,在修复自身形象、挽回行业口碑上任重道远。
THE END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