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热播剧《》里,黄玲和宋莹的邻里姐妹情的每一帧画面,都美得让人窒息。
她们既是邻里情,又是闺蜜情。
她们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互相扶持,彼此照应,她们性格不同,却灵魂契合。
遇到宋莹之前,黄玲的生活如一潭死水,日复一日地熬过了一年又一年。
宋莹在遇到黄玲之前,以为自己的儿子将在孤独和无人陪伴中度过童年,就为没有人陪伴儿子而内疚不已。
但是她们遇见了,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相互扶持,更是心灵深处的彼此疗愈。
因为“你懂我”!
01
性格反差,灵魂契合
黄玲和宋莹的性格完全相反,一个热情似火,一个清冷如水,但她们却能处得胜似亲姐妹。
用上海话来说,“真是一块馒头一块糕,搭得刚刚好!”
宋莹性格泼辣、好强,受不得一点委屈;而黄玲则逆来顺受,总是打碎牙往肚子里吞。
宋莹在厂里名声并不好,厂里的人都认为她胆大包天,是出了名的“刺头儿”,但黄玲读懂了她。
当初宋莹为了能解决住房,当街和生产科长叫板,真是个辣妹子。
可一转身,悄悄溜到没人注意的墙角,偷偷抹掉眼角那抹倔强的泪光。
在人前,宋莹永远是不屈不挠的女战士,绝不泄露一丝怯懦。
但是,看到林栋哲和庄图南共读故事书的温馨画面,她又瞬间破防。
在新朋友黄玲面前,宋莹的防线彻底“决堤”,泪水不争气地滑落。
黄玲见状,非但没惊慌,反而打趣道:“那你把儿子一个人扔到领导家里,你回家是不是偷偷哭了?”
宋莹一听,忍不住笑了,心中的郁结仿佛瞬间解开。
黄玲说:“好了,好了,光荣的历史翻篇了,以后咱姐俩互相帮衬!”
黄玲读懂了宋莹的爱,一句“翻篇了”,是理解她的难、她的苦。
“真正的朋友能读懂你坚强的伪装下的脆弱”。黄玲懂得宋莹的不易,一句“翻篇了”,既是对宋莹过往的释怀,也是对她未来的鼓励。
02
生活压抑,有幸遇见
黄玲与宋莹同一小院的这对邻居,好多人说她们是一对好闺蜜。但我感觉闺蜜还是肤浅了这,她们是彼此的“精神伴侣”。
有这么一个场景:黄玲的婆婆过生日,黄玲在厨房里忙了一天,为一家人准备好了寿宴。
可是到了吃饭的时候,老二家媳妇都上桌了,只有黄玲和女儿庄筱婷,被婆婆说“坐不下了”,让她们母女俩去厨房,只能吃白水面,而懦弱的庄超英居然一句话也不说。
电视剧里的黄玲,像极了我妈妈那一代的传统女性。她们善良,隐忍,吃苦,耐劳。
“儒家”传统文化的女人的“三从四德”是刻在她们骨子里的,在她们的观念里,婚姻就是“熬”。
熬到有了孩子,熬到孩子上大学,熬到孩子成家,熬到……
就这样在人生路上一直熬着,从年轻熬到中年,从中年熬到老年,就这样熬过了一生。
黄玲的生活原本如一潭死水,老公懦弱愚孝,黄玲虽有满腹委屈,但是潜意识里,“三从四德”枷锁却又无法挣脱!
直到宋莹出现,才泛起了不一样的涟漪。
03
生活狼狈,彼此照拂
凡事不能总忍着,如果你总是忍着,别人就以为你乐意,你喜欢!
自己都没有底线,别人又如何会有?
黄玲的婆婆摔断了腿,不让住在一起的老二媳妇照顾,却来为难分了家的老大媳妇黄玲。
还好有邻居宋莹为黄玲分担,她知道黄玲最在乎孩子的功课,而老人总起夜,会影响孩子睡眠,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
于是,宋莹叫庄图南搬来和栋哲一起住,她看到了黄玲觉得委屈,就说:“玲姐,你不能总这么忍着呀!”
渐渐的,黄玲也有了反抗的意识,她不再一味顺从。她们俩俨然成了生活战场上的战友,彼此守护。
从在小院里她们的对话中就能觉察到,黄玲说:“宋莹,如果不是你,我都不知道我能变成啥样。”
宋莹噗呲一笑:“你本来就有这股劲儿,我不过是点了把火。”
结 语
愿你我都能遇见那位懂自己的知己
记得有一句话这么说:我们普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被看见。
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黄玲帮宋莹做了一条裤子,宋莹穿在身上刚刚好,就连连夸奖黄玲:“玲姐,你手真巧!你会做衣服,你也喜欢看着孩子们穿得漂漂亮亮的,你也一定喜欢自己穿得漂漂亮亮的呀。”
黄玲先是一愣,眼里泛起泪花,怔怔地看着宋莹三秒:“谢谢你呀,宋莹!”
《小巷人家》不仅展现了邻里之间的温情与互助,更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心灵层面的相互疗愈。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各种压力与挑战,但请铭记,无论人生旅途多么崎岖坎坷,总会有一个人,能够穿透你坚硬外壳,洞悉你内心深处的艰辛。照亮你心灵最柔软的角落。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被理解、被看见更能温暖人心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