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个标题,或许吸引人的并不是“反派”与“封神”二字,更多的还是对“邓建立”这三个字感觉到陌生。
这个由已经古稀之年老戏骨王建国饰演的角色,实际上就是卢少骅在化学造诣上的师父,那个曾经因先给红包后借钱让笔者感到错愕的老人。

一个在化工厂里奉献了自己几乎一生的男人,一个培养出无数徒弟却一个个都离开了这个份没有“钱途”职业的男人,一个只有卢少骅见到自己还愿意叫他一声老师的男人。
最初的邓建华,在笔者眼中只是在曾经那个时代众多郁郁不得志者中极为普通的一个,一个为了几千块只能向徒弟开口借钱的卑微老人。

为集体、为工厂奉献了一生青春年华的邓建立,为了给老伴做透析几乎已经到了家徒四壁的程度。
面对固定且巨额的透析费用,虽然我们只看到了邓建立这一次向卢少骅开口借钱,但想必大家都能明白,他曾经多少次跟这个好说话的徒弟开过口,他又欠下了卢少骅这个徒弟多少的债务无法还清。

虽说剧中的邓建立并没有表现出“因病返贫”的窘境,但从化工厂领导开的那一次大会来看,只要化工厂一倒,邓建立与老伴不仅治病的钱无处筹集,甚至连老两口的基本生活都成问题。
于是,才有了邓建立猜到徒弟卢少骅在干什么时看破不说破的一幕,才有了继王林之后邓建立也要参与到卢少骅铤而走险的制毒中来。

或许对于王林来说他可能只是穷怕了,想过上比现在更好的日子。
可对于邓建立来说,他所要面对的,更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搏,在卢少骅给出一个机会的情况下,无论好与坏的最后一搏。
当一个人的大半生都生活在没有希望中时,当一个人年近古稀却无法面对自己的另一半时,即便我们可以腹诽卢少骅与王林,却很难有足够情与理来腹诽邓建立。

从法这个层面来说,无论是卢少骅、王林还是邓建立都是反派,都是违法情节严重的罪大恶极之辈。
可如果从情与理的角度来审视邓建立,我们又该如何评断这个老人的选择呢?

是让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伴生活在痛苦之中,还是让他亲眼看着工厂一步步走向破产,而自己只能像一只待宰羔羊般坐在办公室等待生活给他的最后一刀呢?
虽然最终因为卢天赐的意外死亡邓建立没有如愿以偿,虽然邓建立宽慰徒弟卢少骅或许这样的结果对他和徒弟来说更好,可如果卢少骅真将上百万现金放在他面前,他真的会拒绝吗?

原本已经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的邓建立,已经开始为老伴安排起了换肾计划,可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这一切的可能。
当邓建立面对心理上已经开始好转的老伴,当邓建立看到老伴听到医生打来电话说找到肾源时的兴奋,这个年近半百的老人再也忍不住了。

面对如此残忍的结果,邓建立只能借买酒来到屋外楼梯间,他无法亲手掐灭老伴重新燃起来的希望之火。
邓建立的这一哭,虽然悄无声息,却远比卢少东看到横死的儿子时更加撕心裂肺。
为什么会是自己,为什么命运会如此对待自己,自己这一生究竟做错了什么?

膝下无子的老两口做了一辈子的好人、老实人,他们从没有跟谁红过脸,他们从来都是以诚心对待每一个人,可到头来命运又给了他们怎样的回报呢?
如果没有卢少骅有求必应的援手,如果没有卢少骅这个徒弟还念着一点的师徒情分,或许邓建立与老伴之中的一个早就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不得不说《扫毒风暴》的厉害之处绝非只是猫捉老鼠这般简单,无论是剧情设计还是人物设定,几乎每一个角色都不完全是非黑即白的极端形象。
特别是像卢少骅、邓建立这样的角色,还有很可能会被迫黑化的邱来宝,都有着许多灰色成分让人产生心有戚戚焉的感觉。

也许这就是《扫毒风暴》的魅力所在,并不是所有的同类型电视剧中的反派都能以这种形式“封神”,并不是所有反派的无声一哭,都能够直击人心最深处。
也许我无法与卢少东的一哭产生共鸣,却因为邓建立这一哭产生了心被击碎的疼痛感,这种与剧中人的共情和代入感,让我有了更多角度看待《扫毒风暴》的可能与机会,原来反派也可以一哭“封神”。

关于《扫毒风暴》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