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重信用,守诺言,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当千金和一诺同时摆在面前,是选利益还是诺言?就要看人心了。

2001年,北京顺义村民老于,将自家530平的宅基地以3万元卖给四川人老何,之后搬进市区。2018年,该地被拆迁,这530平房子拆迁补偿1135万,老于得知后,非常后悔,撕毁了当初白纸黑字签的买卖协议,要求分一杯羹,且要占拆迁款大头,老何自然不同意,两家对薄公堂,拉扯2年。


最终,老于是否会分到这1135万赔偿款?为何有买卖协议还是被老于钻了法律的空子?这起房屋纠纷案来龙去脉究竟如何?

3万卖房,17年后房子价值千万


谁能想到,名不经传的农村宅基地会在17年后变成价值千万的香饽饽,卖家与买家面对从天而降的“千金”,人性又该经受怎样的考验?

卖家于泊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家住顺义区柳各庄村一处宅基地,经过多年的奋斗和积蓄,在2001年时他决定卖掉现在530平方的农村宅基地,带着全家人转去城里住楼房,换一种人生活法!

与此同时,来自四川的何大海夫妇正欲寻找一处能买得起的住房准备长久在北京扎根。原来,这对夫妻家庭条件并不好,年幼的儿子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双耳失聪,何大海夫妇不得不辗转多地为儿子做治疗,可终究失望而归,无奈之下,他们决定赴北京最好的医院看病。


长期往返奔波为儿子做治疗已经让夫妻俩精疲力竭,最终下定决心扎根,只为儿子后续的治疗更加便利。于是,卖家与买家一拍即合,接下来就是买卖成交过程。


要知道,当时于泊的农村宅基地虽然占地面积大,但几乎无可利用价值,一时间根本找不到有需求的买家。所以,买家何大海的出现让于泊欣喜不已。

对于何大海来说,这套农村宅基地虽然比较破败,且构架一般,但能遮风挡雨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他能拿出的钱并不多。


得知何大海虽买房迫切,但只能拿出一万多时心中产生犹豫,毕竟宅基地可是几辈人的心血,如果不是着急凑钱买城中房,他也舍不得低价售出。


再三思索之下,于泊还是决定宅基地必须得卖出去,但价格不能太低,于是,在双方的多次协商下,最终定下3万元成交。何大海遂立即返回四川,将老家一套房子紧急卖出去凑够3万。

实际上,于泊对于3万的低价仍心存不愿,最终同意成交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他急需这笔钱在城里买房子,一方面他得知何大海一家的心酸过往后动了恻隐之心。


于是,在双方的见证下,于泊手写一份房屋转让协议并签署后交于何大海,表示这530平方的宅基地就归属于买家了,并承诺永不反悔。为何没有走正规流程办理产权转让公证?何大海的妻子当时有过疑惑和担忧,但又怕卖家反悔,急匆匆交了钱举家住进去,好不欢喜!


很快,于泊也在城里买了房,并将全家人的户口迁去城里,成为实实在在的城里人,心里别提有多美了!的确,城市的优势在于便利的交通,先进的医疗水平和良好的教育资源,一切都让于泊欣喜不已。

转眼间10年过去了,这两家人又有怎样的改变?


终于在北京扎根的何大海为了给儿子看病,花光了夫妻两辛辛苦苦攒的钱,多年过去生活依旧捉襟见肘。而于泊也已到当爷爷的年纪,日子还算圆满,唯一惆怅的是三代人住在90多平方的房子里越发感觉拥挤了。


这时的于泊回想起自己曾居住在那530平方宅基地里的宽敞时光,又想到竟低价3万就卖给别人,瞬间产生悔意。

两次对簿公堂,因“千金”违背“诺言”


随着10年过去,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北京的房价可以说翻了几十倍,如今再想买个城市里像样些的房子,对于泊来说几乎没可能了,蜗居在90平方房子里的现状无时无刻令他焦虑。


与此同时,有消息传出老家柳各庄村的宅基地很可能要拆迁,原本之前的老房子就被他贱卖了,得知此消息后于泊更觉后悔。毕竟,倘若真的拆迁,530平方的宅基地可是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这让他很是心动,不由得在心里盘算起来。

欲望驱使之下,于泊决定找何大海收回房子。起先,他打算和对方协商用原价3万买回房子,但何大海因为无处可去说什么也不肯。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于泊转头就气冲冲地将何大海告上法庭。让人不禁疑惑,当年已经白纸黑字、尘埃落定的事,怎会还有转圜的余地,他究竟有何底气?原来,当年两方仅签订了书面协议,但却没有办理过户,土地使用证上还是于泊的名字,相当于宅基地自始至终仍旧属于他。


面对于泊卑劣的做法,何大海一家气愤不已,其妻子更是回想到当时未经正规流程房产转让的纰漏而感到后悔,谁也没想到一时疏忽竟然造成如今被动局面。

可在相关法律的规定下,何大海确实不占理,只能干着急,当初手写的房屋转让协议书不具备任何法律效益,最终法院将宅基地所有权判给于泊,但出于人情考虑,于泊必须收回房子就必须给何大海80万元的赔偿金。


听到这于泊不愿意了,他哪能付得起80万,再说拆迁还不一定呢,要个破烂房子有何用!面对于泊迟迟不肯支付赔偿金,法院只能再次协调双方,宅基地仍归何大海一家住,于泊也不再支付赔偿金。


原以为该房产纠葛案就此作罢,可没想到几年后竟因“千金”愈演愈烈。

2018年,顺义区柳各庄村在政府的规划下确定要拆迁,按照政策计算,拆迁530平方的宅基地大概要补偿1135万,曾经被低价3万出售的“破房子”竟然一夜身价过千万元,这令何大海一家十分惊喜,总算能苦尽甘来了!

可这份惊喜还没落实就被一纸状书打散了。原来,于泊得知自己卖出去的宅基地如今价值千金,又动了邪念。因为7年前的法院判决中,该宅基地是属于他的,在他心中,是自己好心将房子免费给何大海一家住了十几年,如今要拆迁了自然是他的。


因为2010年的调解记录,法院尽管非常同情何大海一家的艰难现状和不公平的遭遇,也只能实打实地将宅基地判给于泊。但想要得到拆迁费,还得经过拆迁办的同意。

此时于泊已经胜券在握,有些飘忽所以然。竟大言不惭地对即将无家可归的何大海一家说:“我可以花3万再把这宅基地买回来,你要是没房子住,也可以选择回到四川把你曾经卖出去的房子要回来!”这番话令何大海十分寒心。


那么,于泊最终能称心如意吗?这桩房产纠葛案到底该何去何从?

公道自在人心

于泊两度撕毁诺言,只为争取原本已经不属于他、却偏要钻法律空子谋得的财富。甚至在因为要赔偿80万而选择主动放弃房子的基础上,抵抗不住“千金”的诱惑,从而违背诺言!殊不知人间自有公道在!

法庭上,何大海一家不得不接受判决带来的不公平结果,而这份不公平源于于泊钻法律空子,就连法院也无可奈何。这对苦命夫妻一想到即将无家可归,当初自己耗尽家产买的房子不得不付之东流时,两人悲愤痛哭,在场的人都替他们感到憋屈。

正当于泊认为自己就能顺利得到全部的拆迁款,而只需要给何大海“施舍”一小部分时,转折却出现了!


拆迁管理科科长杜建春提出反对意见!相关法律表示,房屋转让协议倘若存在合同无效问题时,原因主要在于卖家,或背地搞鬼,或另有其它原因,买家的责任次之。

倘若这种情况下再遇到土地征收问题,肯定要现实生活中实际使用该房屋者为主,原房主为次,那么,何大海一家应该是拆迁收益主体,而于泊次之。

况且,于泊的户口早就在2001年在城市买房后就迁过去了,已非柳各庄村户口,相当于他和何大海的户口性质一样。拆迁政策更倾向于买卖人中的确没有住房的。最终,于泊不得不接受新的变动,而何大海一家终于否极泰来。


在拆迁办的协调下,最终拆迁补偿的70%给何大海,30%给于泊,这样下来,何大海一家分到259.7平方的住房面积和215万元现金,于泊则分到38.22万现金和111.3平方的住房面积。这场颇为戏谑的房产纠纷案也圆满解决。

但话说回来,这场纠纷案背后正是利益的驱使,面对从天而降的“千金”,又有几人不心动呢!想必不管是于泊还是何大海心中各有一杆利己秤,只不过相比而言,于泊算盘打得太响,最后调节的结果也算公平!


这场案件的前因后果也告诫我们,在购买房产时一定要经过正规部门、正规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切莫因一时偷懒或疏忽给未来留下不可控的隐患,让别人钻了空子。另外,人活一世,要坦坦荡荡而过,不要因一时利益蒙了心智,失了方向。一诺千金,一诺永远在前。

你认为于泊应该得到这些补偿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