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还不知道,央视八套昨晚,又上了一部大剧?

好,不卖关子了。

随着《无所畏惧2》正式收官,央八黄金档,又推出了一部大剧接档,名字叫做《陌上又花开》。

在首播3集的情况下,就强势拿下收视榜第一的宝座。

你问我剧好不好看?

我首先要回答的一点就是,非常值得一看。

第一、故事讲了啥?

故事设定在八十年代的挂月台村,这是一个被大山阻隔的偏远山村,山路崎岖难行。

恶劣的交通条件严重制约了村子的发展,村民们出行不便,农产品难以运出销售,外面的商机也无法进入,村民生活困苦,孩子生病都因山路难行而面临危险。

这种困境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凸显了修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该剧将故事置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初期,修路与推行该政策之间产生了矛盾。

这体现了当时社会变迁给农村带来的冲击,村民们一方面要适应新的政策,另一方面又要为改变交通现状而努力。

使得剧情更加复杂和丰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村发展面临的多方面挑战。

作为铁姑娘突击队队长,马春秀性格坚韧、干练、有担当。

她怀揣着为家乡修路的梦想,毅然决定组织村民抢修山路。

但因决策失误,擅自爆破引发山体滑坡,导致修路工程停工,她也因此失去了党支部书记的职务。

面对挫折,她没有气馁,而是选择进城打工筹集修路资金。

在城市中,她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努力站稳脚跟。

然而,她的奋斗却遭到了一些人的不理解,包括她的恋人于大河,这使她在事业与情感的夹缝中艰难前行。

民兵队长于大河与马春秀是青梅竹马,在马春秀修路出现失误后,接任党支部书记。

他对马春秀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在修路问题和工作决策上,与马春秀产生了分歧和矛盾。

他既理解马春秀修路的初心,又对她的失误感到无奈和抱怨,同时还要承担起带领村民继续前行的责任,人物内心充满了纠结和挣扎。

第二、都有哪些看点?

首先,是情感线。

马春秀和于大河这对恋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是剧情的一大看点。

修路决策失误、职务变动以及进城打工等一系列事件,让他们的感情逐渐出现裂痕。

于大河的母亲无奈退婚,于大河对马春秀也有了抱怨和指责。

而马春秀为了实现修路梦想,不得不坚持自己的选择,两人在情感上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和考验。

其次,是修路受挫。

故事开篇就展现了村民们在马春秀的带领下抢修山路的场景,但爆破后遭遇山体滑坡,不仅让修路工程被迫停工,还差点造成人员伤亡。

这一情节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修路的艰难和意外风险,也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村民们面临着巨大的挫折,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再次,是进城打工。

为了给继续修路筹集资金,村党支部决定由马春秀和于大河带领村民进城打工。

在城市里,他们面临着陌生的环境、激烈的竞争和艰难的起步。

这部分剧情展现了村民们在城市中的拼搏与奋斗。

他们从底层做起,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始终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在城市中站稳脚跟,为修路筹集资金。

最后,迎来转机与希望。

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挂月台村的修路工程再次启动。

这一次,村民们在党员干部的带头奋战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成功修通了连接外界的天路。

这条路不仅改变了挂月台村的命运,也让马春秀和于大河的情感迎来了转机,两人在共同的奋斗中,重新找回了彼此的爱与信任。

第三、主题深刻,立意深远。

其一,奋斗精神。

全剧以修路为主线,展现了挂月台村村民们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各种困难挫折,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团结一心,勇往直前。

无论是修路过程中的艰辛劳作,还是进城打工的拼搏创业,都体现了他们为了改变命运、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品质。

其二,时代变迁。

通过剧情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与城市的生活对比等元素,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

观众可以看到农村在政策影响下的变化,以及人们在时代浪潮中的选择和成长,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氛围和发展脉络。

其三,情感与人性。

剧中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人生选择,展现了丰富的人性。

马春秀和于大河之间的爱情,既有青梅竹马的纯真,又有面对困难时的矛盾与挣扎。

铁姑娘姐妹们之间的友情,相互支持又各有不同的人生道路。

村民们之间的亲情和乡情,在修路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些情感元素使得剧情更加丰满和动人,让观众在感受奋斗精神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与美好。

第四、演员表现如何?

第一个,马藜(饰马春秀)

成功塑造出马春秀从铁姑娘突击队队长到党支部书记的性格转变。

前期作为突击队队长,展现出了勇敢、果断和坚韧的一面,面对修路的艰难险阻,毫不退缩,坚定地带领村民们努力。

在经历爆破失误、修路停工等挫折后,又体现出了顽强的精神,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选择进城打工筹集资金,将角色在困境中的不屈和担当诠释得十分到位。

马藜在情感戏上的表现可圈可点。

与于大河之间的感情经历了诸多波折,从青梅竹马的默契,到因修路和生活选择产生矛盾后的痛苦挣扎,再到最后可能的重归于好。

马藜通过细腻的眼神、表情和动作,将马春秀在爱情中的纠结、无奈以及始终怀揣的爱意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能深刻感受到角色情感的起伏变化,产生强烈的共鸣。

本身温婉优雅的气质,在剧中又很好地融入了乡村女性的质朴,使得马春秀这个角色既有着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和勇敢,又不失乡村姑娘的淳朴和善良。

形象十分立体饱满,让观众能够相信她就是那个为了家乡发展和爱情不断奋斗的马春秀。

第二个,铁政(饰于大河)

把于大河的坚毅果敢、英勇无畏展现得很充分,在担任民兵队长期间,那种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劲头表现得十分到位。

同时,也演出了角色在面对感情和工作时的纠结与挣扎,例如对于马春秀修路决策失误后的无奈和抱怨,以及在两人感情出现问题时的迷茫,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

在与马春秀的对手戏中,情绪的转换自然流畅。

从最初两人一起为修路奋斗时的默契和甜蜜,到后来因观念不同产生矛盾时的争吵和冷战,铁政都能准确地把握角色的情绪变化。

将于大河在爱情和事业上的双重压力下的状态生动地呈现出来,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很好地诠释了于大河从一个相对冲动的年轻人,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能为村民谋福利的成熟男人的过程。

通过在修路和生活中的种种经历,观众可以看到于大河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转变,铁政用自己的表演让这个成长过程显得真实可信。

第三点,崔心心、蒋方婷、那家威、高杨等配角表现同样出彩。

丰富的人物群像。

崔心心、蒋方婷等演员塑造的 “铁姑娘” 群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和特点,有的温柔善良,有的泼辣直率。

她们的存在丰富了剧情,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不同风貌,也为马春秀的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情感维度。

增添故事烟火气。

那家威、高杨等演员饰演的挂月台村民,把村民们的朴实、善良以及在面对生活困难时的无奈和坚持都表现了出来。

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小山村中,感受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村氛围,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的真实感和烟火气。

配角们与主角之间的互动和对手戏,很好地衬托了主角的性格和成长。

在马春秀和于大河修路的过程中,配角们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有的在中间起到了调和的作用。

他们的态度和行为都从不同角度推动了主角的故事发展,让主角的形象更加突出。

结语:

其实严格来说,《陌上又花开》不算是一部“纯新剧”。

该剧曾在地面频道短暂播出过,但这丝毫不影响,观众们对于该剧的热爱。

曾经,《山海情》《觉醒年代》,以及《大山的女儿》等剧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主旋律剧”不好看的偏见。

而如今,《陌上又花开》,完全接住了前辈们的薪火,继续照亮前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