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文/么思齐
编辑/漆菲
当地时间8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印度大量采购俄罗斯石油为由,扬言将对印度商品大幅加征关税,让美印之间贸易战火升级。
自8月1日起,美国已开始对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威胁施加额外的惩罚性关税,但细节暂未透露。特朗普指责印度对美国商品设有极高的关税壁垒,同时批评印度通过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并转售获利,间接支持俄罗斯的战争行为。
孟买证券交易所大楼的一块屏幕上正在播放有关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新闻。
印度对此持强硬立场,称美方的指责“存在双重标准”,并强调进口俄罗斯石油是其能源安全的必要选择。印度政府亦拒绝放宽农业和乳制品市场保护,尤其不愿放行美国的转基因作物进口,因为这涉及宗教和本国农民的利益,是“红线中的红线”。印度总理莫迪回应称,将坚持国家利益,不会因美国的关税压力而轻易改变政策。
面对特朗普的施压,印度不仅坚持继续从俄罗斯采购石油,还于8月5日派遣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访问俄罗斯,旨在加强双边关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李红梅对《凤凰周刊》评价说,“特朗普从实力地位出发对印度发号施令,挥舞关税大棒进行威胁,只会增加印度对美国的不信任感,为美印关系注入更多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会坚定印度的‘多向结盟’战略。”但她认为,“尽管印美两国贸易纠纷不断,但还是会继续谈判。”
8月1日,印度孟买街头,艺术家绘制了特朗普与莫迪关系生变的漫画。
印度为何敢“硬刚”特朗普?
当地时间8月4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威胁将大幅提高对印度商品征收的关税,理由是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将部分石油在国际市场转售牟利。
对此,印度外交部迅速发表声明称,印度开始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是因为俄乌战事发生后,传统的能源供应被转移到了欧洲。“美国当时积极鼓励印度进行此类进口,以加强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
声明强调,印度的进口旨在确保本国消费者能够负担可预测的能源成本,这是全球市场形势所迫的必然选择。“那些批评印度的国家自己也在与俄罗斯进行贸易。”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达到675亿欧元,远高于2023年的172亿欧元。印度援引这些数据称,欧盟与俄罗斯的贸易额“远远超过”印度与俄罗斯的贸易额。
印度驻俄罗斯使馆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内,印度与俄罗斯的贸易额约为687亿美元。其中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有了大幅增加,达到每天约210万桶,印度由此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俄罗斯石油进口国。
2023年,印度古瓦哈提的一座炼油厂。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印度88%的石油依赖于进口。
另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报告,俄罗斯已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其进口量从战事爆发前的每天不到10万桶(占总进口量的2.5%)激增到2023年的每天180多万桶(占总进口量的39%)。
印度能源部长哈迪普·普里 (Hardeep Singh Puri) 今年7月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称,正是由于印度的帮助,才让全球能源价格得以稳定。“如果我们停止购买,油价就会涨到每桶130美元。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伙伴都建议我们购买俄罗斯石油,只不过要控制在价格上限之内。”
印度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背后既有经济上的考量,也有一定的战略考虑。俄乌战事爆发后,西方的制裁使得俄石油在国际市场上大幅折价,印度以低于国际基准价20%至35%的优惠价大批采购,降低了进口成本,这对于印度这个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来说,可谓只赚不亏。
何况,全球传统石油供应链因地缘政治动荡转向欧洲,印度为了保障国内能源供应稳定,不得不寻找可靠的替代来源,俄罗斯恰巧满足了这一需求。
除了能源合作,印度与俄罗斯在军事领域也保持着密切合作。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2020年至2024年,印度36%的军事硬件是从俄罗斯进口的。这已经比过去少了很多。
俄罗斯计划向印度出口苏-57E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和苏-35M战斗机,并提供全面技术转让,支持印度本地化生产。印度军队也长年依赖于俄制装备,2021年印俄签署了新的十年军事技术合作计划,涵盖武器出售、联合研制和技术转让等。
美国此前已将一些印度企业列为目标,指控它们通过销售可增强俄罗斯军事生产能力的军民两用技术,帮助其规避制裁。
2024年3月,印度艾哈迈达巴德市郊的一座工厂,工人正在组装变压器。
在反驳美国的同时,印度也将矛头指向对方,称美国也从俄罗斯持续进口用于核工业的六氟化铀,用于电动汽车行业的钯,还有化肥和化学品。数据显示,2024年的美俄双边贸易额为52亿美元,2021年则接近360亿美元。迄今为止,美国尚未对俄罗斯征收“对等关税”。
基于此,印度对特朗普的施压采取了“硬刚”的态度,并公开了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对俄贸易合同,表示无意减少俄罗斯石油进口,关税再高也照买不误。
彭博社引述船舶追踪数据称,刚刚过去的周末,至少有四艘运载数百万桶俄罗斯原油的油轮陆续抵达印度。其中三艘Aframax级油轮——“Achilles”“Elyte”和“Horae”分别向私营企业奈亚拉能源和信实工业旗下的炼厂运送了约220万桶乌拉尔原油;另一艘名为“Mikati”的油轮向国有企业巴拉特石油公司、芒格洛尔炼油与石化公司输送了72万桶瓦兰代原油。
截至目前,在锡卡港和蒙德拉港等印度港口,仍有装载220万桶以上俄罗斯原油的油轮等待卸货。
李红梅指出,印度之所以对特朗普的威胁态度强硬,有几层原因。“首先,印度历来重视外交战略自主,反对美国干预印俄关系,这是经历过殖民的印度无法接受的事情。印度长期在大国之间搞平衡战略,左右逢源,拒绝选边站队;其次,在印度看来,大量从俄购买石油有利于确保全球石油市场的价格稳定,所以印度自认为‘没有过、只有功’。同时,印度借此机会获取暴利,通过从俄进口打折石油加工,然后高价出售到欧洲,所以欧洲也是俄罗斯石油的间接消费者。”
“再者,印度长期以来具有大国意识、好面子,特朗普公开威胁、发号施令,很伤印度的民族自尊心。加上印俄关系的发展有其内生动力,长期以来比较稳定。俄罗斯是印度主要的武器供应国,两国合作基础坚实且久经考验。”李红梅分析称。
美印真要撕破脸?谈判仍将继续
特朗普和莫迪曾以“伟大的朋友”互赞,不过,这次关税战让外界怀疑昔日友谊已经变味。
早在上一任期,特朗普就指责印度存在巨额贸易逆差和高额关税壁垒,还威胁将取消印度的贸易优惠待遇。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印贸易摩擦进一步激化。他多次称印度为“关税之王”,批评印度对美国出口产品设立繁杂关税和限制,认为印度在美印贸易中“占了大便宜”。
今年2月,莫迪访问华盛顿,仅次于以色列、日本和约旦领导人之后。出访前,莫迪称特朗普为“我的朋友”,特朗普也热情回应,称莫迪为“伟大的朋友”。
2025年2月,特朗普在白宫接待了莫迪。
然而,一谈及关税问题,特朗普便瞬间变脸。会见莫迪之前,特朗普发布了针对印度的“对等关税”政策,并签署备忘录,将印度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当时为了缓和贸易关系,莫迪希望通过向美国采购能源和军备来解决逆差的分歧。
而这一次,莫迪没有讨好美国,转而开始大力推广“印度制造”。他推动了一项总额高达2000亿卢比(约合23亿美元)的本土产品推广、激励计划,重点扶持包括半导体、电子产品、医疗设备、无人机等多个重要制造领域,目标是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上述政策是“自给自足印度”(Atmanirbhar Bharat)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莫迪政府旨在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低息贷款等措施,推广国内制造,减少进口依赖,吸引外资建厂。
莫迪提出了“自给自足印度”战略。
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计划在9月推出这一计划,以保护其出口商免受国际贸易波动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一位印度官员表示:“若想让这项任务顺利实施,未来五到六年需要超过2000亿卢比的资金。”
除了关税问题,特朗普偏向巴基斯坦的态度也刺痛了印度。今年5月,印巴因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争议爆发了为期四天的军事冲突。由于两个国家都是拥核国家,导致核战争风险骤升,引发大国介入促停火。
特朗普声称自己在这场停火调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莫迪政府颇为不满。“这对印度来说很尴尬。印度向来拒绝第三方调解的想法,而这正是巴基斯坦一直寻求的。”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负责南亚政策的前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官员莉莎·柯蒂斯(Lisa Curtis)解读说,“如果只是发了一两条推文,双方关系本可以恢复。然而,特朗普多次提及,是美国促成了停火。”
此后,美国与巴基斯坦关系不断升温。6月18日,特朗普在白宫接见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Asim Munir),并与巴方达成“大规模”石油勘探协议,甚至暗讽印度未来可能要从巴基斯坦购买石油。其间,特朗普还称赞巴基斯坦在反恐方面是美国的“重要伙伴”。
2025年6月,特朗普与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在白宫进行了会面。
新德里金达尔国际事务学院专家斯里拉姆·乔利亚(Sri Ram Sandel Cholia)对此表示,特朗普称巴基斯坦为反恐重要伙伴,无疑“伤害了”印度,“希望这只是他的一时兴起”。乔利亚警告说,“如果美巴真的达成金融和能源协议,将会削弱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并导致印度对美国失去信心。”
美国最近对印度实施25%的惩罚性关税,覆盖电子零件、化工品、药品原料、钢铁、汽车零部件和农产品等多个关键领域。
即便如此,印度仍表示愿继续推进与美方的贸易谈判。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表示,美印关系“经历了数次变迁和挑战。我们仍专注于两国共同承诺的实质性议程,并相信两国关系将继续向前发展”。
据多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将派出贸易代表团于8月中旬访问新德里,继续展开下一轮协议谈判,目标是在9月至10月期间敲定一项全面的贸易协议。
谈判中的一个关键争议点在于,美国力推开放印度的农业市场。印度超过40%的劳动力在农业领域就业,若开放这个长期受到政府保护的行业,会激怒作为强大投票群体的印度农民。这将对莫迪构成严重的政治风险。
“由于特朗普经常出尔反尔,印度能否妥协要看特朗普对印度施加惩罚性关税的决心和力度有多强。”李红梅分析称,如果惩罚性措施带来的成本和损失超过了印度的承受范畴,印度即使对美嘴上强硬,私下也可能会要求其国内企业扩展石油进口渠道,减少从俄进口石油。“不过,从印度国内经济发展以及能源安全来讲,和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是必然选择,不可能因为特朗普的威胁就贸然停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