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读者发来私信说清代时祖上出过一位举人,在期墓碑上写有“登仕郎”,具体做过几品官不清楚。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登仕郎”并非官职,而是朝廷的一种封赠,算是荣誉性质的。按清制,凡是九品的(含从九品)的皆封登仕郎。

但是由此引申出来的另一个问题却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清代的举人能做什么官?当然,并非所有的举人都能当官,也不是举人当官就一定是九品。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从不同的时期进行分析。 举人,顾名思义就是乡试中举者,举人除了参加会试继续考取进士外,也可以选择入仕,这个权力在于朝廷。清代举人入仕是个普遍现象,从入仕渠道来看,大致分为拣选、截取和大挑三个方面。 清初时,由于战乱不断,朝廷急需用人。因此对科举中式者入仕实行的是授职从优,当时进士授职,有二甲授参议(布、按二司属官),三甲授知府,这在清代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同时,对于举人的授职也很优待,准许举人会试不第后,考授推官、知县、通判等官。

顺治九年(1652),吏部规定,举人三科不第者可以参加拣选,并以推官、知州、知县考用。到了顺治十六年,由于进士出身者人数增多,规定举人五科不第者,方可参加吏部拣选,并停授知州,以推官、知县考用。到了康熙后期,举人拣选的门槛再次抬高,只能以知县、教职选用。 雍正元年(1723),开始实行举人截取制度。截取是清代用官的方式之一,即以一定的资格、条件(如食俸年限,科举名次等)为标准,按录用人数依次选取。具体实施的情况,就是按照吏部的规定,挑选年力精壮、可堪大用者任知县、教职,并让各省督抚依名次先后,汇造总册,呈吏部铨选。 举人虽然可以授职,但比起进士来还是有明显的差距。不论是拣选还是截取,只是先注册在案,真正授职还有一段时间。至乾隆六年,进士候选者已经排到了乾隆元年,而举人候选者却排在了康熙五十三年。也就是说,乾隆六年的时候,还有康熙五十三年的候补举人尚未授职。

为此,乾隆帝规定,以后截取举人令各省督抚在一年之内办理,如果举人科名相同,按照名次先后;名次相同,则按照省份次序,以知县授职。但不管是乾隆帝还是后来的嘉庆帝,都对举人授职定下了硬性标准——年龄和能力。那些年老者以及才干不足者一律不准授予实职。 到了清后期,如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政策又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当时进士出身者尚难以安排实缺,加上捐纳入仕者多如牛毛,因此举人入仕十分艰难,除非有朝廷大员保举或是立有军功,除此之外鲜有举人入仕者。 举人大挑,是举人入仕的重要途径。所谓的“大挑”,若从制度上来讲,仍属拣选的行列,只不过是形式有所不同而已。说白了,就是朝廷为了照顾落第举人而给予的一种特殊照顾,为了就是不至于过度打击读书人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大挑,数年举行一次,有三年、六年甚至十二年的,由吏部主持,在参加的大挑的举人中选取十数人或数十人予以实授。但大挑的形式比较奇葩,参加大挑的举人比的不是文章和实际能力,而是以体型样貌为主要标准。如果通俗的理解,可以认为是一场“选美大会”。 举人授职于进士授职一样,清朝前期较为优厚,其后,所授职衔逐渐降低。乾隆时,科举中式之人日增,故中式与授职的矛盾愈发凸显。虽然清政府对授职条例屡有通融变动,可是矛盾实在难以解决。 尽管如此,有清一代由举人入仕之数量还是不小的。由举人入仕,后居高官且在朝野有重大影响者亦不乏其人,如康熙朝之姚启圣,雍正朝之鄂尔泰,乾隆朝之阿桂,同光朝之左宗棠,皆是举人出身。

据统计,自道光元年(1821)至光绪二十年(1894)间,共36科之举人,其中官至一、二品者,包括大学士、尚书,侍郎、左都御史、总督、巡抚、布政使、漕运总督、提督、将军、都统者,共计102人。总之,清代对举人的授职,还是很有成效的,较之明代,清代的做法显然也要进步了很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